代云:以术治国的战国法家申不害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23 09:33

  申不害(约前401年—前337年)又称申子,战国时期郑国京地(今河南省荥阳县京襄城村)人,后因郑为韩灭,他成了韩国人。他是法家术派代表,辅佐韩昭侯在韩国进行改革。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汉书·艺文志》,他著有《申子》,后佚失。他的思想片断保存在《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中。另外,《群书治要》中辑有《大体篇》,《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中也有零星材料。

  司马迁称申不害“学术以干韩昭侯”,这里的“术”据索隐“即形名之法术也”,具体而言即君主的驭下之术,而他之所以能以此与韩昭侯相得,就在于它本就是韩昭侯兴趣所在,申不害所学正投其所好。

  一、韩昭侯与申不害的君臣相遇

  韩昭侯(前362年—前333年在位)又称韩釐侯、韩昭釐侯,战国时代韩国君主。从《韩非子》中记录的两则故事,可以看出他的为君之道——

  韩昭侯使人藏弊袴,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袴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今夫袴岂特嚬笑哉!袴之与嚬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这个故事是说韩昭侯把自己穿过的旧裤子收藏起来,侍奉之人觉得他太小气,穿过的裤子不拿来赏人却藏起来。韩昭侯讲了一番话,大意是君主连做个表情都有道理,不能随便做,藏旧裤更不可同日而语,也是有道理的:我要用这条珍而重之收藏起来的旧裤子赏给有功之人,而不是随便赏给什么人。可知韩昭侯是一个特别有为君者自觉的人,一言一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同是自己用过的东西,若随手赏人,就不贵重;若自己摆出很重视的姿态,将来作为给有功者的赏赐,对方就会视为恩赏,破衣服就成了珍宝。既收拢人心,又能废物利用,可谓一举两得。

  他还是一个谙熟帝王心术的国君,对于驭下、察奸这种事特别在行——

  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不诚。(《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爪”,据郭沫若,“这爪恐怕是爪甲上的套饰,故所以能够握之而佯亡”(郭沫若:《前期法家的批判》,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55页)。这是说他假装丢了爪甲上的套饰,急吼吼地让人去找,身边的人来不及去找,就把自己的套饰取下献给他,本以为可以取悦他,他却以此考察随从是不是忠诚于他。所谓“诚不诚”,也就是是否依其令而行。他急令去找“丢失”的甲饰,随从们应该依令去找,而不是拿自己的东西糊弄他。这样以谎试诚,其用心从一开始就歪了,上行下效,又怎么能指望底下人的诚呢?

  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曰:“何见也?”对曰:“无所见也。”昭侯曰:“虽然,何见?”曰:“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昭侯谓使者:“毋敢泄吾所问于女。”乃下令曰:“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固有令,而吏不以为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于是三乡举而上之。昭侯曰:“未尽也。”复往审之,乃得南门之外黄犊。吏以昭侯为明察,皆悚惧其所而不敢为非。(《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这个故事是说韩昭侯先悄悄派人骑马下乡去巡查,得知一个情报,即南门外有小黄牛在大路左边吃禾苗。他严令此人不准把这件事泄露出去,然后下令查禁牛马踏禾苗的情况。底下人报上来,他说不够,还有遗漏,再查果然发现南门外还有一起。官吏们由此而认为韩昭侯明察秋毫,都害怕他,不敢欺瞒他了。这还是用小把戏来驾驭臣下,用欺骗防止欺骗。

  申不害要辅佐的就是这样一位自诩聪明、玩弄权术的君主,他“学术以干韩昭侯”的这个术也就不言而喻了。再来看申不害的行事——

  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晃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说以言于王,王大说之。(《战国策·韩策一》)

  这个故事在《韩非子》中有类似的记述——

  赵令人因申子于韩请兵,将以攻魏。申子欲言之君,而恐君之疑己外市也,不则恐恶于赵,乃令赵绍、韩沓尝试君之动貌而后言之。内则知昭侯之意,外则有得赵之功。(《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两种文字合而观之,当是同一事的不同记述。郭沫若认为,“赵绍与赵卓,韩沓与韩晁自系一人,而名必有一误。考魏伐赵围邯郸,是在魏惠王十七年,赵成侯二十一年,韩昭侯九年。赵被魏兵,故遣人求救于韩,于时乃申不害相韩之第二年,与始合于韩王之说正相合。韩国究竟参加了哪一边,两说都不明,但就史事看来,就在昭侯九年,韩侯朝魏于中阳,其明年魏又以韩师败诸侯师于襄陵,足证韩国是参加了魏的一边,而拒绝了赵的请求。”(郭沫若:《前期法家的批判》,见郭沫若:《十批判书》,第352-353页。)这件事中申不害最关切的是怎样通过此事取得韩昭侯的欢心与信任,为此他压下自己的本来意愿而先用好话劝两个人去打前站,试探韩昭侯的心意。在确定韩昭侯想站魏一边后,就果断抛弃自己援赵的打算,转而与魏国结成联盟。这样专以揣摩上意为务,所以所谓术派实际上是政治投机者。他与韩昭侯可谓同类相召,以心术对心术。

  在上面的故事中,他为确知韩昭侯心思在劝赵、韩二人时,就表现出言行不一的特征,而在另一个故事中,他被韩昭侯发觉了——

  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一日,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曰:“非所学于子也,听子之谒,败子之道乎?亡其用子之谒。”申子辟舍请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这个故事在《战国策》中有一个类似的版本——

  申子请任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子者也。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战国策·韩策一》)

  两种记录可互相补充以得其全:起初是韩昭侯苦于有法难行,申不害讲了行法的道理和难行的原因,即法度要赏有功者、用有能者,而韩昭侯却是一边立法度,一边又用私议破坏法度,这才造成法度难得。这番话可以看出申不害不愧是法术家,于理于事都有精到的见解,因此而令韩昭侯信服,后来他向韩昭侯推荐自己的本家兄弟做官,韩昭侯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他说的道理再转述给他,他的反应两个故事都有记载,《韩非子》中是“辟舍请罪”,《战国策》中还加了一句“君真其人也”,更加形象,意思是国君真是个明白人,不好糊弄。他这种一边谈法治一边又去法任私的特点,也让我们对于相关史料的择取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总的来说,申不害不是一个坚定的法治派改革家,他最本质和最突出的主张是术治。这符合他的行事,也迎合了韩昭侯,就此而言,他与韩昭侯也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二、申不害的重术思想

  申不害的思想包含法与术,但以术为主。术是站在君主立场上控制臣民的方法,就其性质而言,若法属公,则术属私,具有私人性质。

  凡官者,以治为任,以乱为罪。今乱而无责,则乱愈长矣。人主好暴示能,以好唱自奋。人臣以不争持位,以听从取容。是君代有司为有司也,是臣得後随以进其业。君臣不定,耳虽闻不可以听,目虽见不可以视,心虽知不可以举,势使之也。凡耳之闻也藉於静,目之见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君臣易操,则上之三官者废矣。亡国之主,其耳非不可以闻也,其目非不可以见也,其心非不可以知也,君臣扰乱,上下不分别,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驰骋而因耳矣,此愚者之所不至也。不至则不知,不知则不信。无骨者不可令知冰。有土之君能察此言也,则灾无由至矣。且夫耳目知巧,固不足恃,惟修其数、行其理为可。韩昭釐侯视所以祠庙之牲,其豕小,昭釐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来也,昭釐侯曰:“是非向者之豕邪?”官无以对。命吏罪之。从者曰:“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闻之,曰:“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聪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当也。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去三者不任则治,三者任则乱。”(《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任数》)

  这一篇讲君道,但是先从臣子的职守讲起。人臣对于君主本该有纠正、谏议之责,若不尽职,则人君只能自正,等于是人君做了人臣该做的事,这样就君臣易守,人君的三官(耳、目、心)就不能正确发挥作用了,亡国之君就是被闭目塞听的人。接下来进一步讲耳目心这些器官不足恃,要靠“修其数,行其理”以察奸驭下,举了韩昭侯的例子:祭祀的时候他让下面办事的人把小猪换成大猪,那个官员糊弄他,没换却告诉他换了,他说这不还是原来的那头猪吗?官员无言以对,被治罪,身边随从问韩昭侯怎么知道的,他说是根据猪的耳朵。申不害听说后,给了一番评价,大意是说,当一个人本身是耳聪、目明、言当时,他才能据此判断别人有可能是聋、盲、狂。这是说这种判断是有条件的和有局限的,所以要消除这种局限性,就要去听、去视、去知,不依赖耳、目、心去做判断,如此则可治,不如此则乱。这是黄老道家的君道。贵因、贵数,执本以驭末,在申不害这里成为法家术派的帝王心术。这是唯有君主才能用的术,不可示人,要藏起来,韩昭侯把它亮出来,这不符合术的隐秘性要求。《韩非子》中有类似的观点——

  申子曰:“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惑之;不知见,人匿之。其无欲见,人司之;其有欲见,人饵之。故曰:吾无从知之,惟无为可以规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这一段讲的是,在上下交战的情况下,人君只要把自己的意思显露出来,不管是明见、不明见、知见、不知见,都会被窥测,无欲见、有欲见都会被钻空子,如此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怎样克服?惟有无为可以对付。

  这种术是独家秘器,独用而不可示众,所以他的术要求人君要“独”。

  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为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这里的视、听前加了“独”字,就是人君的观察要暗中秘密进行,不被人窥测到首尾,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才能永远居于主动,以一敌万,以此为前提做出决断,就能王天下。这是将术的威力无限夸大了。

  据汉代之前的零散记载考察了申不害的重术思想之后,再来看《群书治要》中保存的申不害的思想——

  夫一妇擅夫,众妇皆乱;一臣专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难破家也,而群臣不难破国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莫得专君焉。今人君之所以高为城郭而谨门闾之闭者,为寇戒盗贼之至也。今夫弒君而取国者,非必逾城郭之险而犯门闾之闭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聪,夺之政而专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国矣。今使乌荻、彭祖负千钧之重,而怀琬琰之美;令孟贲、成荆带干将之剑卫之,行乎幽道,则盗犹偷之矣。今人君之力,非贤乎乌荻、彭祖,而勇非贤乎孟贲、成荆也。其所守者,非特琬琰之美,千金之重也而欲勿失,其可得耶?

  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为人臣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故善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设于不敢,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是以近者亲之,远者怀之。示人有余者,人夺之;示人不足者,人与之。刚者折,危者覆,动者摇,静者安。名自正也,事自定也。是以有道者,自名而正之,随事而定之也。鼓不与于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治主。君知其道也。臣知其事也。十言十当,百为百富者,人臣之事也,非君人之道也。

  昔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则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乱。是以圣人贵名之正也。主处其大,臣处其细。以其名听之,以其名视之,以其名命之。镜设精无为,而美恶自备;衡设平无为,而轻重自得。凡固之道,身与公无事,无事而天下自极也。(《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大体》)

  这篇文献第一段开头以夫与君相对,妒妇与权臣对举,说明作为一家与一国之君不可专听,专意味着偏,偏则破家破国,这似乎是针对权臣擅国而言。又说人君所守者乃是天下神器,是会招人眼的东西,单凭己力是难以固守的。治国需要君臣分工合作。下一段讲分工,是典型的黄老道家思想,主要讲君本臣末,君逸臣劳,各守本分,君不要越过自己的本分做臣子的事,臣也不可越过自己的本分做君的事。最后举古圣王尧的例子,说明君主正名则天下治的道理,这还是在讲君的本分。这段材料围绕君道讲两个重要方面,即人君不可专听、不可越权,从正面讲就是说君主要广开言路,君臣合作共治。这里几乎没有涉及帝王心术的内容。以申不害思想重术特色为参考,这段材料一方面说明申不害思想不仅限于术,内容更广泛,另一方面也说明申不害为求见用而搁置自己思想中重法的一面,由此他成为战国法家中重术的代表。用术任私,这样的改革就不可能彻底,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相比,韩国变法就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术治之局限性于此可见。

  (作者:代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