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冰: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24 10:25

  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既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重塑教育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更是“源头性”回应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变革、新时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任务的重要指向。由于改革目标模糊、课程内容脱节、质量建设不系统等问题,“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成效受到了制约。公共管理学科是以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为导向,研究如何运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学科。专业人才的培育和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未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在新时代公共事务复杂性、公共诉求多样性、公共问题交织性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社会事务成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显性”导向,这也为新时代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进而,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建设路径,不仅有利于深化课程质量内涵、强化教学成效,促进公共管理人才高质量培养,也有助于破解教学质量建设的关键瓶颈、提升课程改革成果的整体效应,延伸新文科建设改革对具体学科领域改革和建设的理论扩展和内涵挖掘,为人文社科领域相近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的核心理念

  新文科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重构,更是对新时代文科教育使命与责任的重新定位。

  一是强调教育本质的回归,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应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深化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二是强调公共价值的引领,在课程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并践行公共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道德。

  三是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公共管理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培育理解、思考和解决公共事务的综合素养,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问题挑战。

  四是强调系统性育人模式塑造,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

  二、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以师资能力建设为基石,推进课程体系合理设置

  一是强化师资培养与引进机制。师资力量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也是课程内容体系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高校应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高级研修班、学术研讨会、实践考察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学术背景的公共管理专家,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二是打造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与特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本着“实而厚”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优势打造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应涵盖管理学、经济学等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开设特色课程,如数字政府治理、应急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前沿性、实践性强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体系,还能够提升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三是促进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与学术交流。高校应鼓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共管理人才以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等形式参与课堂实践教学、专题讲座、技能指导等环节。这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能够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高校还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展教师的学术视野和研究领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二)以专业技能建设为核心,优化主干课程实施方案

  一是整体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核心课程。应围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整体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核心课程的重要性。通过理顺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调整相似及重复课程的内容与结构,避免资源浪费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在核心课程的选择上应注重基础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公共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能。同时,在主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应突出专业特色和创新性,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市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多元化要求。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践技能。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重,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在主干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专业讲座等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引入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平台。此外还应注重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三是保持课程淘汰率与新增率,适应社会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高校应保持一定的课程淘汰率与新增率,确保课程内容体系的持续优化与更新。对于过时、重复或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应及时淘汰或整合;对于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应及时纳入课程内容体系,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市场对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通过保持一定的课程淘汰率与新增率可以确保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活力与竞争力。

  (三)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强化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一是构建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应构建系统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和创新思维培养等多个环节。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递进性,确保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能获得有效的实践锻炼和提升。

  二是加强实验室与实践平台建设。实验室和实践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撑条件。高校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建设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和实践机会。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软件平台,引入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实践基地应与企业、政府部门等合作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岗位。此外还应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管理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三是注重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趋势,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变化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高校应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合作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向,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问题和公共管理实践,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

  三、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优化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问题导向的学科性知识体系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内容。在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问题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应具备多元知识基础,能够敏锐捕捉学科前沿动态,以满足多样化信息处理的教学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通过师生共同协作设置、分析与评判问题领域,解构单一学科目标,重构多元评价体系。例如,在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概念或理论命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公共管理问题,培养其跨学科思维能力。

  二是强化前置知识评估,实现精准教学。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置知识水平,通过前置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精准教学。例如,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学习视频和测试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测试并反馈学习难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讲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重塑启发引导的过程性教学范式

  一是摒弃传统讲授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摒弃这种传统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从研究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凝练问题、提出假设并运用质性或量化方法进行验证。例如,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践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建立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平台,引入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专业讲座等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

  (三)以互动为核心构建信息传递链条

  一是建立师生互动机制,激发学习热情。人文社科类学科课程具有一定的情感属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应通过双向互动机制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热情。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自由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表达个人观点;在课后阶段则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及时解决学生疑问和困惑。

  二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知识传递。为了促进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空间布局。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安排时间、控制班级规模、调整学习氛围和空间布局等,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以独立思考为导向培养判断能力

  一是强化价值引领,强化思政融入。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应特别关注价值引导与学生的社会观塑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通过核心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表达实现课程内涵的诠释,拓宽教学评价的知识边界。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共伦理等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是突出过程评价,实现多维育人。与结果性评价相比,跨学科文科教学更多采用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解构了分数或等级评价的教学设计,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记录、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对课程质量建设理念的重新审视、课程质量建设的策略探讨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优化创新,将有助于深化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质量内涵,强化教学成效,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随着新文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作者:侯冰,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系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质量建设提升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2021SJGLX408)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