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之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的伟大贡献,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精神,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杨金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会议明确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潮流发展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世界潮流高度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他说:“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那么,当今世界潮流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首先解决的理论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看,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世界潮流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层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层面,即现代化潮流;二是社会制度发展的层面,即社会主义潮流。这两个层面又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
所谓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潮流,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人类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由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其中包括以大机器生产为特点的工业化、城市化、交通运输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世界市场化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比如后来又增加了电气化、信息化等。这些特征就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现代化的共同点。
所谓社会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潮流,就是人类发现资本主义现代化有不可克服的弊病,因而力图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来推进现代化的大趋势。科学社会主义潮流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理论的时代,但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此,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曾经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人类的一种新选择。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曾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下,欧洲各国率先实现工业化,并带动现代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城市等发展起来,同时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这样,一种不同于中世纪的崭新的“资本主义文明”就逐渐形成。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遵循资本的逻辑和自发的逻辑,即一切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且不受社会控制,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贫富两极分化,乃至造成残酷的殖民主义和掠夺战争。怎么办?很多空想社会主义者为此提出了不少主张,但均未成功。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用科学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设想。
当然,由于历史条件局限,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列宁则创造性地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人类由此可以通过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来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探索现代化特别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的伟大贡献,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以往世界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十月革命后,世界现代化潮流逐渐形成两条发展道路,即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也借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有益经验。
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以苏联模式为典型。它发端于列宁的现代化建设思想,但真正形成比较定型的苏联模式是在1928年之后的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即取消市场、完全靠政府计划来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例如,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过短短10年多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为打败法西斯并带动形成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奠定了坚实基础。苏联现代化巨大成就与当时西方经济大萧条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大战劣迹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提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采用的主要是苏联推进现代化的办法。我们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短时期内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我们在短期内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完成了多项大型建设工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然而,随着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也暴露出来,即不允许私有经济存在、取消市场等,完全走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另一个极端。由此出现了两大新的弊端:一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也就是违背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规律;二是违背社会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仅仅靠政府计划来推动经济,这在短期内可行,但从长时间看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这种人为的计划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且经济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特别是人员不能自由流动,人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限制。例如,农民只能在农村劳动,工人只能在工厂做工,不允许自由流动。这严重违背现代经济发展规律,也成为推进现代城市化、生产集约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性障碍。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越来越全面。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强调,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一方面,我们的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有共同点,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我们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即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是具有“小康”社会性质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现代化,是追求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现代化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正是以此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到了一个的高速稳定发展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更加成熟、全面、规范、定型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多方面思考和阐述,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阐述,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有五个方面,即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治理作用,加强政府的科学的宏观调控,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十分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又汲取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合理成分。其中,充分体现着中国智慧,这就是中道原则。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我们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不走极端,而是不断调整二者关系,从而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经济社会现代化道路。这样,中国式现代化就不仅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将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的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践,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极大推动并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伟大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由此,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国家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精神,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都迫切希望自己国家走向现代化。但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都证明,走西方现代化老路是行不通的,而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方面提供了经验。比如,发展中国家只能走和平发展新道路,而不能也不再可能像西方大国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进行资本积累;也不能走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发展老路,而需要有强大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和政府来推动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而不能像苏联模式那样把经济管得太死,影响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当然,还要有一套科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体系,不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现代化。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