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冰:“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质量建设的改革向度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26 09:55

在新文科浪潮的推动下,公共管理学科的体系构建、课程体系革新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成为积极回应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变革、精准对接新时代专业人才培育需求的关键举措。这一过程不仅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科在新理念指引下的理论疆域拓展与内涵深化,更是突破既有改革的桎梏,探索理论话语的本土构建,有效对接宏观经济社会变迁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挑战与回应。作为对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教育建设的新范式,“新文科”建设为公共管理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既强调价值引领与实践导向并重、时代精神与创新思维交融,更注重跨学科协同与知识融合的全面发展。

作为支撑学科发展的基石,课程质量的转向与改革,直接关系到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最终成效。为积极顺应时代变化、贯彻新文科改革要求,公共管理学科应从课程建设价值、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建设模式、课程建设方式、课程建设进路和课程建设目标等方面对传统专业人才培养予以转向重塑,进而推进复合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模式的全面塑造,全面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

一、课程价值转向: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导向树立

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价值的重构,是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的深刻转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关键所在。高校承载着塑造品德、培育英才的崇高使命,“课程思政”作为关键路径,深刻践行着这一历史重任。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指示,不仅强调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共同构筑学生精神世界的坚固基石,更为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公共管理类专业聚焦锻造服务于公共领域的专业人才,教育目标既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也是塑造能够担当社会责任、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未来领导者。就此而言,公共管理类专业应更加注重强化学生的道德基石,坚定其理想信念,发挥价值观的导航作用。

鉴于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西方,其知识框架在引入国内初期难免存在与中国国情脱节的现象。随着时代变迁与学科发展,我们愈发意识到,简单复制西方模式无法适应中国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因此,课程价值必须从单一的“知识性”传授转向“价值性”融入,通过课程思政的强化,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性地审视西方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性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期”的论断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思想价值观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使学生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时代赋予的必然使命。

“课程价值”的重构,应追求内涵与质量的双重提升。一方面,通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时代价值融入课程,提升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确保课程内容紧贴国家发展脉搏,有效促进学生个人价值、思想观念与国家、时代同频共振,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个人意识、思想价值与党、国家和时代的紧密联系,推进公共管理教育的创新与进步。另一方面,还应与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紧密相连,实现与党同步、与国家发展同步、与时代同步。这不仅能够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始终坚守初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课程理念转向:从“单一趋同”向“特色引领”的视阈延伸

时代化、特色化、差异化的理念革新,强调公共管理教育应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科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蓝图中,其定位、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化进程,实则是社会宏观环境变迁与学科认知深化相互交织、共同推进的必然结果。然而,这一过程虽促成了教学模式从混沌到清晰、从零散到体系的转变,却也因过度标准化而引发了“模式僵化”与“同质化竞争”的隐忧,限制了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活力与人才适应力,难以有效应对社会需求的复杂性与职业岗位的综合化要求。

面对此挑战,公共管理专业应紧密围绕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脉动、行业细分的新格局及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深度融合时代、地方、高校、专业四大特色要素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出能够适应多样领域、复杂岗位、多元任务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一是强调“时代特色”的融入,意味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敏锐捕捉社会思潮变迁,前瞻性地规划学科与专业发展方向,确保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引领公共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的新航向。二是注重“地方特色”挖掘,将区域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鲜活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通过“在地化”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教育服务地方、贡献社会的价值追求。这不仅是对“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三是强调“高校特色”彰显,要求高校特别是那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地方特色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特色专业与特色行业上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为公共管理课程体系注入行业活力与前沿元素,既凸显学科特色与人才优势,又增强教育与国家发展、行业需求的契合度。四是突出“专业特色”培育,聚焦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学院特色构建,依托专业师资团队的深厚底蕴与研究方向优势,推动“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发展,这不仅要求教师发挥在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还需善于把握课题研究中的机遇,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课程模式转向:从“学科分割”向“交互融合”的路径共生

从“学科分割”向“交互融合”路径共生的课程模式转向,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反思与重构,更是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力回应,也是新时代公共管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现象的错综复杂性、问题域的广泛交织以及重大事件的突发性,深刻揭示了单一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在指导社会实践时的局限性,这不仅是新文科理念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变革的动因,也是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跨越学科壁垒,促进文理交融与跨学科整合,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课程构建与人才培养策略的核心要义。为此,打破学科藩篱界限,促进跨文理、跨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课程改革重塑的核心要义。

文理交叉的深度融合,旨在强化传统文科的人文底蕴同时注入科学理性的光芒,而学科交叉则聚焦于不同专业间视角、理论、方法论的相互借鉴与整合,以拓宽视野、深化认知,提升公共管理人才的问题识别、策略制定及创新能力。新文科视野下的公共管理课程建设,应着力打破“学科孤岛”现象,跨越专业与知识界限,将前沿思想、创新理念、多元知识及实用方法深度融合于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之中,实现对传统公共管理课程教育模式的革新与超越。融合性课程模式的构建,需从主体、课程类型、内容以及学习过程四个维度全面展开。其中,主体融合强调高校内部学科间的深度合作,同时引入政府与社会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开放生态系统。课程类型融合则基于大类学科框架,重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群,围绕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促进基础与专业的有机衔接。课程内容融合紧扣社会需求与岗位实际,精准对接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融合理论深度、实践操作性及现实针对性,持续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过程融合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重视“第二课堂”在能力培养中的独特价值,使之成为评判第一课堂成效的重要标尺,构建以专业素养与实务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实践教育体系。

四、课程方式转向:从“理论孤岛”向“实践蓝海”的形态变革

从“理论孤岛”向“实践蓝海”的课程方式形态变革,旨在提升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精准识别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深入探究问题及有效解决问题方面的综合能力,是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适应力、创新的实践能力等素养培育的关键所指。公共管理作为以政府为主体,探讨如何处理公共事务与公共问题、满足公共诉求、维持公共关系的显性学科,具有显著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导向。面对新文科教育理念的浪潮,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急需从传统封闭性“理论孤岛”课程教学方式中破茧而出,转向更加开放、多元且贴近实际的“实践性”教育模式。这一转变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对时代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回应。长期以来,公共管理教育受限于“校园围墙”,课程内容往往难以全面覆盖国际视野、跨学科视野及专业前沿动态,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虽试图模拟社会情境,但终究难以触及真实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因此,必须摒弃“封闭式学生教育”的旧有框架,迈向“开放式人才培育”的新纪元。

开放式育人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界限,实现教育资源与培养路径的多元化融合。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突破传统课堂的物理与心理界限,更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协同创新。通过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策略,构建课堂、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具体而言,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者、社会实务专家、外校名师及行业领袖走进课堂,分享第一手资料与实战经验;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与社区服务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校教学+社会学习+社区实践”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丰富了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得以亲身体验公共管理的复杂性与挑战性,通过与社会的直接对话与交流,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与“以用促学”的良性循环。

五、课程进路转向:从“单一线性”向“多维循环”的系统深化

由“单一线性”向“多维循环”的系统深化的课程进路,强调理论教学、思辨判断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融合,是实现“理论—思考—实践”的良性互动与多循环发展、实现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路径。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教育有赖于理论积淀、自我判断与实践探索的长期循环。在新文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亟须构建一个集理论深度、思维广度与实践力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面对知识爆炸、信息碎片化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挑战,传统单一向度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师生双方在新阶段教学互动中的需求,更难以契合新时代对公共管理人才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因此,课程进路的根本性转向,即从“单通道”模式升级为“多循环”体系,成为推动公共管理教育创新的关键举措。

“多维循环”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理论教学、思辨判断与实践教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结构闭环。其中,理论教学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前沿理论的探索,通过实际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审视公共管理现象,深化对理论逻辑与框架的理解,拓宽理论视野并丰富分析工具。这一过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思辨与实践提供支撑。同时,实践教学作为“第二课堂”的延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构建包括仿真模拟、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及跨学科交流在内的多元化实践平台,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也强化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的搭建以及实践导师的配备,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尤为关键的是,思辨判断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其培养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案例研究、团队互动、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提升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学生被鼓励从宏观战略、社会问题及热点事件中提炼学习素材,进行深度分析与批判性思考,从而掌握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反哺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学习方法。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社会现象、政策制定及解决成效的全面认知与客观评价,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

六、课程目标转向: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塑造”的内涵挖掘

公共管理课程目标的转向,不仅是量的调整,更是质的飞跃,也是“新文科”建设对全方位课程质量建设体系塑造的必然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经历了量的快速扩张后,质的提升矛盾越来越突出。” 回顾过去,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公共管理专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众多综合型与特色型高校纷纷设立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等文科专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显著突破。然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单纯追求生源规模的扩大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高质量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为文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指明了方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优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特色质量文化。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而言,这标志着必须实现从“数量规模化”到“品质飞跃式”培养的深刻转型,即强化内涵式发展,专注于高质量人才的锻造,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具体而言,公共管理课程目标的“品质塑造”,需全面覆盖价值塑造、教学革新、实践强化与成效评估四大维度。首先,“价值塑造”需将价值引领置于核心地位,深化立德树人理念,将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融入课程与教学中,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灵魂所在。其次,“教学革新”强调开放合作与跨界融合,将高校、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制定培养标准与路径。课程与教学应超越传统学科界限,依据人才未来所需的核心素养,灵活设计培养模块,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再者,“实践强化”聚焦于模式创新,通过构建“产学研创训”五位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实现课程实践质量的显著提升。最后,“成效评估”作为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需坚持结果导向,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涵盖课程考核、实训实践、专业认证及就业反馈等多个维度,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机制,不断推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优化与持续提升。

【作者:侯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系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质量建设提升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2021SJGLX408)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