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奕涵:深刻认识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要义 把握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文化篇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再度深刻解读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要义,对于把握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文化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紧密结合历史继承与文化发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无不伴随着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其中,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是基础性支撑和战略性工程,它强调要继承赓续中华民族血脉,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旗帜。
继承赓续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与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关键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就意味着,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追根溯源,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坚持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和而不同”的鲜明特色,寻找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优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为中华民族铺设通往美好未来的坚实文化基石,进一步展现其在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所展现的全新意义。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基点。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要想重新焕发传统文化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与当前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强调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这种转化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通过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得以重新激活,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为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创新性发展”意味着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从而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便需要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新的表现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更为鲜活的形式呈现给人民群众。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同时,拓展新的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动历史传承与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既彰显了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自信,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定承担新的文化使命的决心。
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国家发展的宏大蓝图中,价值观念与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提升和经济与军事等硬实力的提升同样重要。国民素质的飞跃、思想道德修养的升华,以及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与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更关系到文化强国建设的速度与深度。一个国家若缺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便难以在全球化浪潮中独树一帜,更难以在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自然就无法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具有高度文化和科学素养的国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国民是德育、智育、美育综合培养的结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力军。首先,应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通过教育、媒体、文艺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国民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次,注重道德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铸魂育人,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为精神支柱、外化为自觉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最后,提升国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着力加强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教育水平,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切实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应不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人才,为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途上,发达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不可或缺的支柱。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目标,推动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一是,需持续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的繁荣。文艺创作应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情感与思想之中,立足人民生活,创作出既反映人民心声又蕴含理想情操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应只是空洞的叙述,而应成为传递人民情感、引领精神风尚的重要力量。二是,应致力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党中央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确保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有机结合,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三是,全力助推高质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坚守文艺的审美原则,同时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创新文化发展新形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国际文化交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愈发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组织和活动,加强与各国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消除误解偏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让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行稳致远,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推动“第二个结合”向纵深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使命的归宿和目标。它强调在传承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美好向往、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文明发展趋势,创造出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成功超越了“古今中西之争”的困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现代转型则孕育出崭新的文化生命形态。因此,在探讨中华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关联时,我们应秉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在比较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时,则应坚持“洋为中用”的立场。在坚定文化自主性的基础上,我们应积极拓宽中华文化思想表达的新疆域。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古”与“今”并非完全对立或统一,古代文明中的“礼仪文化”和“道德规范”等宝贵财富,可以融入现代文明之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开辟出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塑造人类文明的新篇章。同时,我们也需剔除古代文明中的“愚昧思想”和“封建落后”的糟粕,为中华文化在当代的繁荣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文明及其文化渗透的挑战,中华文化有时被置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语境之下。然而,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此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这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新时代的“第二个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它旨在融合古今智慧,贯通中西文化,为中华现代文明的建设贡献新的力量,并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
“第二个结合”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革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绘制了清晰的蓝图。在建设过程中,关键在于坚守“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并将“第二个结合”视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理论先导,以此消融“历史虚无”与“文化虚无”的束缚,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这一结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中汲取养分,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党积极倡导并推进“第二个结合”,旨在确保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升对文化问题的研究能力,推动文化的发展。这一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融入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实践中,为文化建设的现实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的因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凝聚了高度的中国智慧,彰显了非凡的中国价值。
“第二个结合”承载着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还引领着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划定了清晰的方向,要求我们深入发掘并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注入中华文明的发展之中。首先,“第二个结合”的核心在于在“扬弃”中提炼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使其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这要求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摒弃其中的糟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其次,“第二个结合”还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进行精准把握。这要求我们以文化创新的自觉性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最后,“第二个结合”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视为关键路径,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上,为现代文明的建设提供实践指南,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持续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注入动力。
(作者:付奕涵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