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新顺:低空经济是郑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格局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因地制宜”更为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与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相适应,引导生产要素顺畅流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领域。由于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呈现不同特征。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突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以低空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主导、高效能运营和高质量发展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低空经济的发展正是沿袭这样一条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生产力发展路径,低空经济对低空制造不断提出技术革命性突破的要求、低空经济也对生产要素提出创新性配置要求、低空经济发展进程更是一次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二、发展低空经济郑州历史积淀较深厚
一般认为,通航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而无人机产业是通航主导产业,两者结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是发展热点。低空经济产业链由低空制造、低空飞行、设施保障和综合服务四部分组成。实际上,郑州低空经济的发展,也追寻这一脉络。
2010年,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郑州上街区乘着国家低空开放的东风,持续坚持技术创新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人才、功能、区位与专业优势,瞄准了当时比较冷门的通航产业开始深耕。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确定郑州市等26个城市为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郑州十多年的通航产业发展历史积淀,让其有机会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
三、郑州发展低空经济的技术实力雄厚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这是目前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也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郑州上街区作为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围绕通航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全面发力,不断建强通航特色产业链条。目前,郑州上街已累计入驻通航类企业36家,机队规模65架。其中,通用航空及无人机制造集聚发展,研发生产的自转旋翼机、无人机、固定翼飞机、地效翼船等产品国内领先。郑州惠济区谷翼(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聚焦低空装备制造研发、低空农业航空大数据平台、精准农业研究中心、无人机大数据库、无人机运行控制基地等科技服务,开展尖端科研创新和重大技术攻关,促进高新成果转化和转移,打造无人机产业链。此外,郑州还聚集了信大、郑航、中电科二十七所、郑飞装备等一批高校和研发机构。
根据上奇产业通数据显示,从企业数量来看,广州、北京、郑州、上海、成都是低空经济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城市,分别有相关企业6816家、3336家、2662家、2501家、2009家。
四、郑州抢抓低空经济新机遇和新赛道
国家层面上,2023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省级层面上,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强调拓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氢能储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积极开辟新赛道,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今年6月11日,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到要“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支持郑州率先开展无人机物流试点”,并“以郑州为中心,积极开拓市域、城际、区域等低空客货运航线,建立省内和省际空中交通体系,发展空中通勤、城际飞行等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在低空经济这条蓝天赛道上,河南将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五、郑州新时期发展低空经济未来可期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备产业辐射力强的优势,有望催生万亿产业规模。
今年5月18日,一架小型物流无人机搭载着货箱飞向蓝天,标志着UU跑腿与河南航投通用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低空物流新模式成功运行,意味着河南首批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正式启航。郑州加速打造无人机产业链,孕育发展出无人机整机生产企业,以及无人机反制、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无人机自定位导航、无人机壳体、无人机挂架、电子连接器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核心企业。
特别是郑州上街区已经提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145”规模目标,将围绕一个目标即“全国领先的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抓牢四个方面即“抓牢基础设施、制造维修、运营服务、飞行保障”,打造五个基地即“打造无人机产业基地、航空应急救援基地、通航运营服务基地、航空文化旅游基地、通用航空会展基地”,强化低空经济产业培育,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成形成势,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质生产力,让无人机产业“热起来、飞起来、强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探索发挥优势、展现特长的发展路径,培育壮大新产业和新动能。
今年7月18日,郑州市市长何雄在出席第八届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致辞中强调,未来郑州将坚持以航空人才培养、优势企业引育、产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攻坚为抓手,以发展壮大低空经济为促进,加速航空航天产业融合发展。
低空经济商机无限,新时代新征程郑州发展低空经济的新赛道,应在进一步强化通航产业基础上,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运营监管,研发更先进的飞行器技术,扩大全新的应用场景,为相关产业提供更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为现代化河南实践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仝新顺,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 本文系2024年度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郑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0575)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