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低碳旅游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8-08 13:3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日趋严重,绿色低碳理念在较短的时间迅速深入各个领域。“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1]。同年12月,我国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首次提出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当前,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3]。“双碳”目标引领下,需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降碳空间,通过构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低碳旅游研究情况,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以往研究述评

综观国内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式构建与政策支持。早期主要采取定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关于低碳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一是关于概念内涵的探讨。早期研究者主要基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释。基于低碳经济思想,研究者普遍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4]。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啸的研究,他认为低碳旅游是基于低碳经济的理念,要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低能耗、低污染[5],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内部“六要素”的基础范本。随着研究的深入,探讨开始延伸到外部的技术支持、低碳制度等范畴。如明庆忠等指出低碳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旅游业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侯文亮等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为前提,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7]。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者往往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因此低碳旅游的概念不只是强调降低碳排放,也要关注游客体验、综合效益等,以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其中,唐承财认为低碳旅游是采用低碳技术与材料,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形式[8]。刘庆等提出低碳旅游就是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但不降低旅游体验质量,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9]。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就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等相近概念进行了比较和界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蔡萌等的研究,其认为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但各有侧重,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倡导通过更少的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低碳旅游着眼于“低碳”,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10]。

二是关于低碳旅游影响因素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低碳认知、低碳交通、低碳技术等方面。在低碳认知方面,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方法,都得出来较为一致的结论:发展低碳旅游需要发挥旅游者的主体作用,即通过提升低碳认知、构建低碳情景等来提升低碳消费意愿、引导低碳消费行为、培育低碳消费习惯。汪清蓉等基于对佛山市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发现尽管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具有个体差异,但大部分都认可在旅游过程中实施低碳行为,且一致认为低碳旅游的推行有赖于全民素质的提高[11]。张琰飞等基于武陵源景区,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低碳旅游环境对低碳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低碳消费习惯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低碳消费习惯对低碳旅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夏颖基于重庆市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低碳责任感、低碳旅游知识、参照群体和政策感知对居民的低碳旅游消费意愿和行为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低碳旅游情境仅对低碳旅游消费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的部分个人特征对其低碳旅游消费意愿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差异影响[13]。在低碳交通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立等的研究,其以苏州市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例,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提出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以提高整个城市内部通达性[14]。在低碳技术方面,魏卫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探索了当前饭店业低碳技术扩散的主要障碍因素,发现饭店内部障碍是决定性因素,低碳设备成本与性能是市场性因素,消费者与政府的理解支持不足是外部环境障碍[15]。总体来说,有关低碳旅游影响因素的探讨,虽然也加入了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分析方法,但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定性研究的方式,研究结论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有待优化和提升,这也为后期结合碳排放开展量化研究留下了广阔空间。

三是有关旅游业碳减排研究。许多研究者认为旅游业碳排放的测算与管理是实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第一步,要按照“测度—减排—补偿”的逻辑主线展开,因此,主要围绕碳排放测度方法和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两个方面展开。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比较而言,自上而下在测度范围的整体性、全面性等方面优于自下而上法,有利于旅游业不同产业、行业间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比较,但其所依赖的卫星账户目前还不健全,所以应用较多的还是自下而上法,其优点是有利于明确旅游业碳减排重点领域,但不足是对间接碳排放的测度容易产生误差,从而低估旅游业碳排放总量。随着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准确性的提升,研究者开始关注其影响因素,并获得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旅游人数、人均旅游收入、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等都是影响旅游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例如,查建平等采用自下而上法,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结果显示:旅游业内部结构变化是旅游业碳排放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旅游业碳减排工作的核心在于优化旅游行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16]。时朋飞等采用自下而上法厘清了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的因素,发现旅游交通作用较强,其他依次是人均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旅游接待设施规模[17]。邹利林等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省级旅游交通、住宿、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发现主要来源是旅游交通和旅游活动[18]。相比于纯理论探讨,研究者运用量化分析,通过碳排放测量更加精准地了解到旅游业低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即旅游交通和旅游活动,为推动旅游业节能降碳、探索低碳旅游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二)关于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围绕低碳旅游目的地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者认为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地和旅游消费的发生地,是低碳旅游发展必须依托的空间载体,因此如何评价与提升低碳旅游目的地就成了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马勇等从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以及其涵盖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目的地吸引物、设施、管理水平以及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9]。吴儒练基于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设施、低碳环境、低碳运营状况及低碳管理水平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20]。李颜戎等基于镇江市低碳旅游发展实践,在PSR模型的分析框架之上,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城市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21]。曾启鸿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包括社区低碳行为、低碳旅游体验、低碳环境规划与设计、低碳交通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5大方面的低碳旅游社区评价指标体系[22]。

二是聚焦低碳景区构建指标体系。研究者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资源特性、文化认知、区域范围、市场发育不同,故发展低碳旅游的取向和路径自然也不同,故而不能用单一的指标体系去评价不同类型的低碳旅游目的地,需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低碳景区发展指标体系。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国兴等的研究,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从资源保护、规划与设计、低碳景区运营、低碳景区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山岳型低碳旅游景区创建指标体系[23]。周容霞围绕低碳开发、低碳环境培育、低碳接待、低碳消费四个方面,选取了18个影响因素来构建低碳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低碳开发是最重要的,需要从土地利用、建设材料、旅游设施、能源利用四个方面给予重视[24]。但这二者的研究都是基于旅游供给的角度,忽视了旅游者主体作用的引导和发挥,后来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弥补和完善。如李琼从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旅游产品、旅游管理、低碳意识等五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8个指标的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25]。方金生等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低碳旅游资源、低碳旅游设施环境、低碳旅游运营、低碳旅游管理4方面,构建了包含2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26]。回顾以往研究,无论是基于旅游目的地的探讨还是基于旅游景区的探讨,基本上都是基于低碳旅游的影响因素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由于不同的旅游目的地资源禀赋、覆盖范围、文化认知、市场程度等都不尽相同,低碳旅游影响因素自然也不相同,故难以实现一致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研究者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大致都包含了低碳旅游规划与开发、运营与管理、产品与消费、意识与行为四个共同方面,这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低碳旅游模式构建与政策支持

一是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旅游目的地是以旅游设施、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等满足旅游需求的供给综合体,也必然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因此需要探索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以统筹解决旅游目的地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多重矛盾。马勇等认为影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主观因素包括政府、旅游者和投资者的意愿,客观因素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关,故提出了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三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27](在此简称为“三驱模型”)。唐承财将生态因素引入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系统,提出基于4E系统(能源—经济—环境—生态)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28]。王淑新等分析了企业、旅游者、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旅游地低碳发展的“利益相关模型”[29]。此外,还有学者基于不同空间尺度,探讨了景区、县域、城市等范围内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例如,李瑞芳等通过旅游发展的各要素对五台山旅游资源进行低碳化的开发研究,构建了五台山低碳旅游发展和运行模式[30]。郝雅玲以政府、经营者和消费者为模式主体,以监督管理、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旅游行为等四方面的低碳化为开发思路,构建了西安市低碳旅游发展模式[31]。王立国等从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和载体四维度分析,提出乡村体验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农—工—旅结合三种旅游形态下循环式发展模式[32]。周玲针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绿色转型、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包括低碳旅游产品创新、低碳旅游产业创新和低碳旅游生态创新等旅游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33]。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回顾,不难发现研究者试图构建一个统筹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但无论是三驱模型、4E系统,还是利益相关模型,都是将低碳旅游的影响因素作为模式构建的关键主体。这种研究思路为区域构建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但遗憾的是,已有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并未实现让人信服的一致结论,且更多聚焦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也涉及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但如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开发与保护等都鲜有关注。

二是关于低碳旅游支持体系的探讨。研究者基于多个维度或不同尺度对国内低碳旅游支持体系、政策举措和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中,大多数研究者聚焦政府作用发挥进行分析,如秦奕莹指出了我国低碳旅游政策存在几个方面问题,包括缺少宏观层面碳减排规划作为指导、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正确引导不够、税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旅游立法有待加强等,故要构建低碳旅游发展的外部宏观政策和内部行业政策[34]。梅燕也从政府支持的角度,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五大措施,包括采取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宣传、制定激励政策、开展实验示范、狠抓重点环节等[35]。乌兰等同样基于政府角度,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4方面政策支持政策,包括完善低碳旅游标准和认证制度、财政鼓励低碳旅游项目开发、严格控制和合理规划环境容量、低碳相关政策与国际标准接轨[36]。也有研究者更为系统地探讨低碳旅游相关方面作用发挥,如肖岚将低碳旅游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即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的支持子系统、由人的作用构成的压力子系统、由企业和政府形成的协调子系统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的发展子系统,并基于张家界永定区借助系统仿真分析,绘制了系统内部各要素仿真模型因果关系图和动态流图,从而为改善低碳旅游系统运行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实践指导[37]。周婧从政府、景区、企业、游客4个方面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若干措施[38]。还有研究者聚焦某一区域探讨了政府对低碳旅游支持政策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如李可佳分析了江西省低碳旅游政策存在的问题,包括旅游产业节能减排意见缺失、旅游资源开发科学性不强、财税政策支持投入力度过小、资源保护法律保障依据不足等,并指出其原因在于重视度不够、引导意识薄弱、财税政策单一、保护政策滞后[39]。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政府作用的发挥在低碳旅游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不仅涉及发展规划、政策引导、财税支持、法律保障,还包括宣传教育、标准认证、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二、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文献回顾与梳理,现有文献从理论研究、模式构建和实践探索等不同视角对低碳旅游展开研究,为“双碳”背景下探索发展低碳旅游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明晰。一是低碳旅游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化和升华。以往低碳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几乎都是将其作为低碳经济的一个侧面,或者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方式,在不降低旅游体验的基础上纳入低碳技术、低碳制度等因素。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可能需要延伸拓展甚至重新定义,推动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向纵深拓展。因此,新发展理念下,低碳旅游基础理论的相关研究需要掀起新一轮热潮。二是碳排放测度需要更加科学和精细。由于旅游业与相关行业高度关联、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难以剥离等都使得测度的方位难以确定和统一,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都存在优势与不足。因此,如何较为精准地对旅游业的碳排放进行测度,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碳足迹概念的推出,这种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相对全面而客观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精准地识别和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如何加强碳足迹管理,特别是如何进行碳足迹核算、开展碳标识认证、丰富碳足迹应用场景和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等,需要更加系统地、科学地、精准地展开探索。三是低碳技术应用需要推广和深入。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将极大地推动低碳旅游深入发展。尤其是如何推动锂电、氢能等新能源技术,在碳排放量较大的旅游交通领域加速推广;如何推动风电光等清洁能源、碳封存碳捕捉技术,在旅游行业进一步开发利用并与传统能源配合使用等;如何推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等景区建筑全生命周期减少碳排放,进而实现超低能耗甚至零碳景区建筑,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四是碳金融市场需要丰富和创新。碳交易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市场化机制,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工具和重要力量。目前有关碳汇、碳补偿和碳交易等方面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双碳”目标约束下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发展低碳旅游离不开碳金融市场的支持和助力。如何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和参与主体,如何推动旅游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如何激发旅游企业主动进行碳减排、自愿加入碳交易,如何建立完善的旅游业碳减排市场机制,如何推动农业林业碳汇与低碳旅游良性互动以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五是区域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构建如何具备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往研究对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并没有取得较为一致或令人信服的结论,更多是基于对低碳旅游影响因素的深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旅游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双碳”目标引领下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又能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既能提升游客旅行体验又能增进社区福祉,既贴合区域发展实际又切中低碳发展关键,既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又能激发有效市场活力的多方共赢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更加深入地展开探索。‌

【作者:周翠英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郭玲玲  郭丹丹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本研究系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双碳’目标引领下河南省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2022BJJ06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胜.简论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EB/OL].(2010-12-27)[2023-05-30].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0-12/27/nw.D110000gmrb_20101227_1-09.htm?div=-1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2009-12-03)[2023-05-30].

https://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3]李思雨.优化供给激发消费活力[N].经济日报,2024-07-24(011).

[4]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5]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6]明庆忠,陈英,李庆雷.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25(05):22-26+127.

[7]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2):86-89.

[8]唐承财.低碳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旅游形式[J].旅游学刊,2014,29(03):10-12.

[9]刘庆,刘亚萍.国内外低碳旅游的研究进程与实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03):68-71.

[10]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01):13-17.

[11]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31(05):489-495.

[12]张琰飞,朱海英,刘芳.旅游环境、消费习惯与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关系——以武陵源自然遗产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06):56-64.

[13]夏颖.重庆市居民低碳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23.

[14]李立,汪德根.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影响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03):166-172.

[15]魏卫,袁靖靖,李沐纯.饭店业低碳技术扩散障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粤港澳饭店业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2):66-71.

[16]查建平,王挺之,冯宇.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科学,2015,37(03):565-572.

[17]时朋飞,王梦君,陶春艳,等.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峰值预测[J].统计与决策,2023,39(12):90-95.

[18]邹利林,刘佳玲,王建英.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5(01):71-77.

[19]马勇,颜琪,陈小连.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04):686-689.

[20]吴儒练.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江汉学术,2013,32(04):19-24.

[21]李颜戎,李雯.基于PSR模型构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6,(19):91-94.

[22]曾启鸿.低碳旅游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0(01):83-86.

[23]朱国兴,王金莲,洪海平,等.山岳型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12):2357-2365.

[24]周容霞.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与管理研究——以福建青云山景区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14(04):87-91.

[25]李琼.嵩山低碳旅游发展评价与建议[J].河南科学,2015,33(11):2065-2070.

[26]方金生,许杨,路漫其,等.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模型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01):101-105.

[27]马勇,刘军.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01):106-110.

[28]唐承财.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03):114-119.

[29]王淑新,何红,刘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旅游地低碳发展模式构建[J].中国生态旅游,2022,12(04):679-689.

[30]李瑞芳,郑国璋.五台山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04):117-122.

[31]郝雅玲.基于低碳视角的西安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2]王立国,Guangyu Wang,陈美球.基于循环经济的低碳旅游模式构想——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7,36(10):15-20.

[33]周玲.低碳经济视角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4,(08):125-128.

[34]秦奕莹.低碳旅游公共政策支持研究[D].湖南大学,2009.

[35]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09):157-159.

[36]乌兰,张更庆.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途径与政策支持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6):31-32.

[37]肖岚.系统动力学的低碳旅游系统研究[J].经济问题,2015,(02):126-129.

[38]周婧.青岛市发展低碳旅游的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5,(08):105-108.

[39]李可佳.江西省发展低碳旅游的政策支持研究[D].湖南大学,2017.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