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范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谋划和全面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战略宏观引导、统筹协调的功能,充分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区域协调发展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区域合作虚多实少,城市群缺乏协同,带动力不足。区域协调发展是瓶颈,也是突破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能简单追求平均发展,必须结合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让区域发展战略体现“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各区域已形成的自我发展轨道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自平衡”,最终达到区域整体的“帕累托最优”动态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平均发展、同步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分类、错位、差异、时空等多维度的协调竞进。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实践。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制约人民幸福感提升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宗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作为“先富带后富”的具体实现路径,通过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协作等机制,不断促进地区间结对帮扶,依托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富发展的良好局面。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优化的重点方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优化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全面打通区域循环、城乡循环的卡点堵点,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提升国家整体治理效能。在区域政策体系上,通过推动财政、货币、产业、投资、消费、价格等方面政策的协同,构建统一规范、层次明晰、功能精准的区域政策体系,优化生产要素资源流通环境,推动要素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在区域空间格局上,通过推动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和城乡融合发展,科学有序分类推进中心城市、区域大都市、次级核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此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推动国家治理的全局统筹和协调。
准确把握当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挑战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推进,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看到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征程上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区间发展的绝对差距依然明显。东北地区因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局限,长期面临传统支柱产业竞争力下降、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历史包袱沉重等挑战,长期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老龄化程度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很大,资源开发环境成本高昂,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相对滞后。相比之下,东部地区凭借开放政策的先行实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高效的市场体系,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优于西部。中部地区虽然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与东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的“软件”方面也存在明显差距。
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的任务艰巨繁重。当前,我国仍存在部分关键产业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过于集中的问题,对经济发展构成一定风险;一些地区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不匹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频繁发生;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亟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地区间产业同质化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严峻,区域特色和竞争力难以形成。此外,部分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进展较慢。
特殊类型欠发达地区的振兴发展仍面临挑战。革命老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受限等客观问题,难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资源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边境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局限性,存在人均收入偏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保障不足等发展问题,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有限,边境村空心化等问题较为突出;资源型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依赖资源开发,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在资源枯竭、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在此过程中往往因传统产业依赖、体制机制固化、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受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的制约。
进一步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完善区域政策统筹协调机制。要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协同融通,在深入实施各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引领周边发展的动力源的同时,更加注重战略间的衔接,统筹推进不同板块发展,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各地区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整体发展和相互协作中努力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东北地区作为重要工业和农业基地,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全面振兴;西部地区要把握战略机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重点补短板;中部地区要融入国家发展全局,强化“一中心、四区”战略定位;东部地区要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能级,培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要建立健全区域间战略互动及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协同发展水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要强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平衡性,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强改革措施的系统性整合与协同推进,推动区域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制度创新,制定清晰可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注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共建共享治理模式,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推动区域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要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政策协同和标准趋同;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的跨区域衔接,加快建设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机制。要不断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好优化生产力布局这项系统工程。坚持因地制宜谋发展,将国土空间规划作为重要抓手,把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落实到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层面,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有为政府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提供良好环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决破除地区之间的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集聚、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以有效市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完善区域发展工作长效机制。要统筹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坚持系统谋划、精准分类施策,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革命老区弘扬红色文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推动沿边开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支撑能力;推动资源型地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支持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推动城市焕发新活力。要不断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扎实稳妥推进。
(作者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