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8-12 10: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发展旅游事业、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坚持以旅游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河南省是旅游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河南省的衙署文化,特别是以内乡、叶县和新密为代表的衙署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对衙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是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大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衙署文化的积极意义,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同时,更好实现开发、挖掘以衙署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文化旅游资源,为新时代旅游产业的进步增添动力。

一、 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河南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以内乡县为例,内乡县衙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被誉为“天下第一县衙”和“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其建筑布局体现了明清地方衙署的传统礼制思想,如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宅等。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叶县县衙是中国仅存的3座古县衙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新密市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资源。新密县衙创建于隋代,是河南现存最早的县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新密市近年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吸引了大量游客。新密市通过促进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南阳府衙等其他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错落分布在全省各地,共同构成了河南丰富的衙署文化旅游资源。

河南衙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首先,礼法合治的中华传统法治基本特征充分体现在衙署建筑中,尤其是整体建筑布局中。现存古代地方衙署有三十余处,虽然级别、规模不一,然而建筑布局与形制高度一致,充分彰显了明清时期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居中而治、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的传统礼制思想。其次,以民为本为其价值追求。古代州县官常以“父母官”自居,将百姓放在首位便是理所当然。传统中国司法既然是地方行政的一部分,地方长官就会当然使得司法成为爱民的核心手段,司法必然坚持以民为本,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便是民本思想的外化。最后,楹联文化为其核心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推荐了这副内乡县衙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楹联文化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发掘其中蕴含的法律精神,对我们当代的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独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当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有利于更好保护河南历史文化和历史遗产。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包括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文化和历史遗产是河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对具有河南特色的衙署文化旅游资源加以科学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其延续性。

(二)实践价值。第一,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通过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景区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产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第二,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延续,缺少资源支撑的旅游产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就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从而影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为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渠道单—,开发资金不足。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其与上下游产业同生共存。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利用无论是从前期规划、中期执行还是后期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投资的规模以及水平往往会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或者整个景区的规划水平、开发程度、配套设施建设等等。对于实践而言,河南拥有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各个地方对于相关文化旅游资源的投入一直处于低位,其资金保障往往无法满足当地旅游产业最低需求标准,无法保障旅游产业高质、可持续发展。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提升空间较大。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例如县衙等古建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关系较为复杂,难以厘清。首先,其既然属于人文文化资源,当然应当归属于地方文化部门统一管理。其次,其还是地方旅游资源构成的一部分,还需要接受旅游部门的管理与规划,二者之间难免会出现权力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发生。这种“多头管理”的现状会造成管理体制僵化、部门之间“踢皮球”等不利于地方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文旅产业发展的迟滞。所以说,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衙署旅游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相关专业人才匮乏,资源挖掘不深。河南衙署文化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其不仅仅是对现有的古建筑的保护,我们应站位更高,对现存的衙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整体规划、高质开发。立足现阶段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相关专业人才供给仍有较大缺口,相关从业者对衙署文化资源了解程度不够、保护意识不强,而且无法将现有理论运用到具体工作实践当中,理论与实践割裂现象严重。虽然各地对于如何更好保护和开发优质衙署文化旅游资源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因没有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专业知识作为发展支撑,发展模式仍较为落后,许多改变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形成地方旅游资源或者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四、河南省衙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合理路径

转变思维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我们在转变发展模式过程中,要更好实现推动优质旅游资源向高质量旅游产品转变,丰富、拓展周边产业发展,更好来满足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市场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稳定的资金支持。近年来,西峡旅游逐渐成为河南旅游行业的排头兵,“西峡模式”逐渐成为西峡的一张优质名片。西峡旅游产业在早期发展阶段也面临着重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乏。西峡县委县政府积极转变思维、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转变自身发展方式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为旅游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河南很多地方衙署文化旅游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资金保障不充足,投资过度依赖政府。化解资金问题需要摆脱对地方财政的高度依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流入衙署文化旅游开发,可以协商建立股份制公司,用收益和责任提高股东以及社会的积极性,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河南衙署文化旅游。

完善体制建设,实现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制度先行。要实现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更高质量保护与利用,首先要保障高效的相关制度落地,用制度来引领产业发展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省内外优秀发展经验和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河南衙署文化旅游发展在管理上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制度为保障,以市场为引导,以景区为核心”的发展方略,构建起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推动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同抓共管的高效管理体制。

积极培养人才,提高开发水平。河南衙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遵循“以衙署为中心,以地方为特色,以市场为引导,以人才为基础”的发展模式。现阶段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来出谋划策,只有让产业科技化、现代化,让景点多样化、便捷化,才能推动衙署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代共进步。在进一步保障产业发展资金供给的基础之上,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硬件设施的更新上,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才能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实现河南衙署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增添能动力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保护和利用河南衙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实意义,即在推动提升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好实现保护、传承、开发旅游资源同抓共管,此举是河南建设文化大省、旅游强省的关键一步,有利于为当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活力,同时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

【作者:姜保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教授;王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河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3-WHZD-04)、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河南特色纪检监察学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LZYB-15)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