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涵: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8-14 09: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改革开放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以前,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国有企业开始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个体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的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国改革的一个重大进展。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确定。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从2003年到2011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等等。第四个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从2012年到今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要把握三个基本事实:一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每一届三中全会都会专门研究改革开放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因为是前无古人而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因而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方面,我们都是在探索前进,逐步深入、逐步扩大的。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伟大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40多年极不平凡的历程。40多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一)解放思想不停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这个觉醒就是指我们党的思想解放,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冲破了“文革”错误理论的藩篱。在强调“实践标准”的同时,我们党也强调人民满意这条标准。这就是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比如,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革”之后,国内出现几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把集体的耕地分给了农民各家各户耕地;第二件事是大批知识青年开始从农村返回他们的城市,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们就在街头摆地摊、卖鞋帽、包饺子、卖馄饨,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个体户;第三件事情是,安徽有一个叫年广久的生产了“傻子瓜子”,最多的时候,雇工达到140人。面对农民分田到户,大量的个体户和民营经济的出现,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还叫社会主义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恍然大悟,以往我们的理解没有到位。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阶段,它比资本主义发展更高,在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然而,中国没有进入到资本主义,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发现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这个阶段要长达一百年。于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制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解放思想不停步,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成果。我们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党正确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从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从而形成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正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上这些重大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由于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我们党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大获成功奥秘的第一点——思想解放不停步。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革命首推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要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呢?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崭新观点。为了引进科技、引进先进的管理,我们就要同各国发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21世纪以来,我国紧紧抓住以信息技术带头的科技革命,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人工智能,从而实现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巨大变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呼唤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制度创新,包括实现经营目标责任制、人员聘用制、奖金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配置资源、城镇化……负面清单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所有制改革等,这些改革大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已经成为我党坚定不移的共识。

4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含糊。1978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北方谈话”指出,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句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4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而展开的。例如“一网通办”,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各项管理体制改革,我们更加注重人性化、便利化、高效率。人民群众办理护照、户口、执照、驾照、产权过户、婚姻登记,不知比以前方便了多少倍,老百姓可以通过微信汇款转账、网上购物,可以异地缴费看病,享受社保。我们取消了各种各样的证明,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加便利。为了让人民获得公平正义,实现共享而改革。我们基本建成了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改革。40多年来,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粮票、布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票证已经进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一去不复返了。

(四)党的强大领导力是关键。正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够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我们党强大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念先行。很长时间内,一些“左”的思想观念束缚着我们的手脚,窒息了我们的创造活力。因此,改革一切不合时宜的做法和体制,就要理念先行。二是超常的胆略和气魄。改革开放不光需要先进的理念,还需要超常的胆略,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否则,再好的理论和蓝图也是空的。比如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一步一步地实现对外开放,直到我们一步一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三是组织和动员群众的能力。改革只有成为大众的行动才能成功。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利益主体多元,推进改革的难度极大。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战略;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所有这一切,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第一,我们要牢记“顺应”两个字。“顺应”就是顺应时代潮流,顺应历史逻辑,顺应人心民意。而这三个“顺应”,正是我们党让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的深层逻辑。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只要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第二,要始终保持“定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第三,要学习“接力”。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是一项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作者:张芝涵  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