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略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8-16 09: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活态载体,保留着最根性的文化基因。河南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具有中原文化根源性、基础性、原创性、独特性与多样性的重要表征。伴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文化强省和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河南非遗保护利用与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有序结合和良性协同路径,实现“以非遗促文旅,以文旅兴非遗”,对于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原文化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河南非遗资源禀赋优势

(一)河南非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河南非遗植根于深厚的中原文化土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帝祭典、伏羲祭典、邵原创世神话群、盘古传说、河图洛书传说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民间传承数千年,彰显中原文化的根源性与基础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的二十四节气、太极拳发源于中原,流传至全国各地,甚至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原创性与强大的扩布性;享誉中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豫剧、少林功夫、钧瓷烧制技艺等,是中原文化独特性与多样性的表征;木兰传说、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等,作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中原文化交融性与开放性的硕果。千百年来,这些非遗形成了生生不息、辐辏四方的文化织体,在赓续历史、传承文脉、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河南非遗形态多元,内涵丰富

河南非遗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等十大类别,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群众认同与价值引领。截至2024年6月,河南有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3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另有市级、县级非遗保护名录1万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逾万名,总数居全国前列。从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结构类型上看,以传统戏剧、民间音乐与民间美术类非遗居多,体现出中原民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高度的审美追求。从空间分布上看,全省每个市、县、乡镇都有相当数量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洛阳和开封作为古都型城市,是非遗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豫北的安阳、鹤壁、濮阳,豫中的郑州、许昌、焦作、平顶山,豫东的商丘等多为历史文化名城,是非遗高度密集区,呈团状分布;豫西、豫南地区非遗则根据山脉河流走势呈带状分布。

二、河南非遗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一)河南特色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河南积极探索多样化非遗保护模式,先后制定出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关键支撑。开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计划”等工程,针对稀有剧种、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非遗进行分类保护,成果丰硕。全省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省级示范展示馆71个,省级示范传习所62个,构建起了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格局。5家非遗工坊入选全国典型案例,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为全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贡献了中原模式与中原智慧,也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二)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2023年,河南旅游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全省接待游客9.95亿人次,为2022年同期的228.2%,旅游收入9645.6亿元,为2022年同期的305.2%。河南积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发展,将优秀文化遗产与游客需求有机融合,持续推进“非遗点亮计划”,共打造140个非遗空间、149个非遗文创项目,推出18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只有河南”景区“非遗里的河南”常设展、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二十四节气展示馆等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先后落成,集收藏展览、活态展演、教育研学、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一个又一个中原文化旅游“新地标”。

三、河南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遗旅游资源缺乏整合,统筹规划不合理

由于缺乏全省范围内非遗资源的整合与统筹规划,地市之间、县域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横向协作和整体联动机制,区域壁垒、市场分割、同类无序竞争等现象突出。各地方政府对非遗旅游产业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现有的相关政策分散而繁琐,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特别是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缺乏成熟的政策支持。

(二)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单一,非遗资源流失异化

目前,河南大部分地方对非遗的开发利用停留在单一的旅游商品开发模式,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市场吸引力不足。在非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现象,违背非遗本身的发展规律,破坏非遗的文化内涵,带来非遗的同化、异化、庸俗化问题。

(三)非遗旅游品牌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

现有的河南非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竞争力、影响力有待提升,地方特色非遗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许多非遗旅游产品与服务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现有的非遗旅游产品对非遗文化内涵发掘不足,地域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普遍,产业内部不协调不均衡,产业链整体呈现较为零散状态,产业融合理念有待提升、融合方式有待深化。

(四)非遗旅游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供需脱节

在河南非遗旅游产业发展中,人才短缺仍是最大瓶颈。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特色非遗旅游人才的结构性短缺,既深谙非遗文化内涵又具有跨界思维与探索精神,精通产业经济、经营管理的高端职业经理人和非遗创新人才极度匮乏。

四、河南非遗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全省非遗旅游资源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抓好顶层设计,高度重视、深入挖掘、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赋能文化旅游发展,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实现非遗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地方性文化,非遗因民族、地域、历史等因素而千差万别,各有特色。因此,要在对全省非遗资源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对其存续现状加以科学评估,推出非遗资源开发利用优选名录,整合具有代表性、可复制的非遗旅游资源,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区划,对地脉相邻、文脉相通的地区进行跨区域的非遗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同时鼓励各地精准施策,结合区域特点,明确各地各类非遗发展方向,建立健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地域性非遗资源优势,建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特色化、差异化非遗旅游发展体系。

(二)探索多元发展模式,拓展融合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一方面,拓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深度,将各类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旅游产业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诸环节中。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创意转化,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满足人们扩大视野、放松身心、渴望意外之喜的体验诉求。另一方面,推动非遗旅游与教育、生态、农业、体育、饮食、康养等行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验性、参与性、交互性强的非遗旅游新业态,通过“非遗+景区”“非遗+演艺”“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民宿”等模式,拓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广度,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延长非遗旅游产业链

各地应深入挖掘特色非遗资源,提炼中原非遗文化符号,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地域特色,赋予时代内涵,推出一批具有国际范、中国味、中原韵的非遗旅游精品,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原非遗文旅品牌。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形象,聚焦非遗IP转化,构建中原非遗IP矩阵,通过创新创意,深度开发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非遗旅游产品,推动其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创新驱动方向延伸。努力构建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河南范式”,将非遗旅游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拓展线上和线下发展空间,打开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提升非遗旅游人才素养,扩大非遗旅游传播渠道

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中,人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一方面,要培养兼具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与跨界思维的非遗传承人,提升非遗产品的文化含量。另一方面,要着力引进和培养非遗旅游创新专业人才和团队,通过专业设计理论和方法,利用非遗文化元素,设计出更具时代审美要求的非遗旅游产品,助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此外,还要着力引进和培养非遗旅游经纪人,充分发挥经纪人在管理、推广、营销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还要通过全媒体新型渠道多元化传播,不断加深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与理解,强化其情感认同,拉近其与非遗的距离,形成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良好情境,实现非遗旅游产品、服务与公众实际需求精细化对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一步释放非遗旅游的发展潜力,使非遗成为河南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作者:孙佳,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讲师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中原地区文化空间类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CZX019)、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化赋能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42400410306)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