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代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为更好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为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作出了部署。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
顶层设计为基层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规范。国家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路径。这些政策为基层开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等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使得基层实践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基层实践是顶层设计的具体落实和检验。在实践过程中,基层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基层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也为顶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反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统一的目标和标准,而基层实践通过因地制宜的探索,促进了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政策的精准落地,避免“一刀切”的弊端,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复杂挑战。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生态环境的系统性规律,“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强化各项制度之间的联系性、耦合性,谨防畸重畸轻、单兵突进、厚此薄彼。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在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整体推进旨在从全局出发,统筹各领域、各环节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强化公众参与等措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均衡推进,形成系统性的保护与治理格局。然而,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统一推进可能会面临资源分散、难以有效落实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整体框架内选择关键领域或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例如,在污染防治方面,可以选择环境承载力薄弱的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治理,通过创新技术和政策支持,取得明显成效后再推广至其他地区。这种“以点带面”的模式,既能保证整体推进的协调性,又能通过关键领域的率先突破带动全局,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全面完善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从而加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坚持垂直管理与统一监管相结合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持在纵向上约束控制,推动垂直管理,横向上统一监管,构建协调机制,确保条块结合、各负其责、顺畅高效。在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中,坚持垂直管理与统一监管相结合是确保环境保护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垂直管理指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环境保护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确保政策的统一性和执行的严肃性。通过垂直管理,可以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确保环保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实现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有效监督。然而,仅依靠垂直管理可能会导致地方实际情况与中央政策之间的脱节。为此,统一监管成为必要的补充。统一监管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致的监管标准和评估机制,使得不同地区在同一框架下运行,保证环境质量监测、执法和评估的公平性与一致性。同时,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政策,从而使环保措施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有效。结合垂直管理的权威性与统一监管的灵活性,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各项政策的真正落实。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为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为改革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标准。改革过程中,各项新政策、新措施需要在这些法律框架下实施,确保改革方向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为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防止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和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从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了环境治理和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机构和管理体系,如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监测站等,能够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通过这些机构的规范化运作,可以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对污染源的有效监管、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还为改革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系统化的支持。
改革措施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创新
改革措施促进了生态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创新。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监管盲区和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改革措施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推动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智能化。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使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和防控污染事件,能够显著提高环境管理的精确性和实时性。此外,改革还推动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建立,强化了对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这种创新的监管机制,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不足,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改革措施推动了生态文明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创新。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例,通过改革引入市场化手段,如环境税收、碳交易等,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资金支持和激励机制。这些市场化手段不仅能通过经济杠杆促进企业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还能通过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推动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此外,改革还推动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支持环保项目和企业的融资需求。这种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改革措施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和治理结构的创新。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促进了经济改革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例如,实施绿色经济政策和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企业和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革措施如生态环境税、绿色信贷等,鼓励企业投资绿色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种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还催生了新兴的绿色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能。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使得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促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协调发展。例如,通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提升了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支持度。社会治理的改革,特别是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强化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这种治理体系的创新不仅提升了环境保护的效率,还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改革措施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各项改革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