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8-22 13:34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邓小平站在社会发展走向的高度,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念、全面协调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路和综合创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途径,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建设文化强国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

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寻找解决和克服人与社会、人性与社会联合形式之间矛盾与冲突的途径。人是关系社会主义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以人为本既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标准,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

其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要求文化工作者立足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实际,热情讴歌和充分表现人民的奋斗业绩和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2]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形态复杂多样,文化观念相互影响。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基本价值取向,就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3]不断开拓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和境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要。

其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现代化是社会与人相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人的素质、能力、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建设的进程。“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邓小平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并把它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5]他特别强调要致力于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只有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的社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力量。

其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判标准。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以及建设的成效如何等都需要一个科学的价值评判标准。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各项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评判标准。1992年初,他又进一步指出,评判一切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之统一看作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就是要求以人民为评价主体,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都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性质。它一方面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产生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一部分文化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经济效益。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矛盾时,邓小平强调,“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7]自觉服从社会效益,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二、全面协调: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思路

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等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邓小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或拓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其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针对曾经一度出现的因“一手硬、一手软”造成的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贪污腐败、信仰危机、一切向钱看等文化失范现象,邓小平果断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他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社会主义不仅要在物质文明上优越于资本主义,还要在精神文明上优越于资本主义。“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8]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是促进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文化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现。在邓小平的文化建设理念中,不是孤立地观察和思考文化现象,而是把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放到中国与世界双向互动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他把物质文明建设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力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统一协调发展。

其二,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解决文化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早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一方针对推进科技进步、促进艺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这一方针没有能够一贯地坚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一些中断了的正确思想恢复起来,一再强调,“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9]。他认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都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都可以自由争论,“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10]。他认为,一定要“坚持宪法和法律上所保障的多项自由”,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一定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的疏导办法,不能随意将之说成政治问题而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同时,邓小平还指出,坚持“双百”方针要以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为前提。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就会受到影响。只有长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理论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其三,培育“四有”新人是对公民素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的作用来实现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即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建构。在端正我国文化建设指导方针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广大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这四个方面不仅具有各自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四有”是对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特征。在“四有”中邓小平特别强调理想和纪律。他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11] 理想是在观念形态上对现实和自我的某种超越,是一种对价值目标的确认和追求。做到“有理想”,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纪律是为了统一人们思想和行动并使之所向无敌的物质力量。做到“有纪律”就是要保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最终要用理想和纪律来构建。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四有”新人的文化建设目标,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蕴含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其四,“三个面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指针。为了实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视察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2]。这不仅为教育事业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整套发展战略。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让先进文化成为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反映当今社会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又要在全社会形成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为此,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世界,就是要大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让中国先进文化获得更加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空前加强。邓小平从审视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强调面向世界的重要性,认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1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面向未来,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文化在创新中求得发展。邓小平认为,在全社会形成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不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必胜信念;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提供一个宽容、有序、和谐的文化环境,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引擎。

三、综合创新: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践路径

能包含和容纳不同成分的事物才能存在和发展。但这种包容绝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通过综合创新实现“和而不同”。创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立足现实,并在融合古今中外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

其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成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就要进行比较和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封建主义文化并不会随着封建制度的消灭而自行消失,作为有形无形的存在物,它深深潜藏在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成为人的主体意识的销蚀剂。邓小平反复要求,“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认真钻研、吸取、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的一切好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15]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而且在整个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上都要吸取各种有益成分,清除各种腐朽因素,真正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整合、离析与创新。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 [16] 。在他看来,要大力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聚和整合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决不能搞复古主义,而要做到继承又不泥古,扬弃又不伤根,发展又不离宗。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展现新的时代特征。

其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新。任何民族文化的进步都不能不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而不同”不仅要求国内各民族文化之间或各学派之间的相互融合,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而且要大胆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博采众家文化之长。邓小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的基础上,以博大的胸襟和高度开放的文化观,弘扬了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提出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邓小平认为,“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出发点” [17],不仅在经济方面要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而且“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 [18]。随着信息技术和卫星传送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来势汹汹,无孔不入,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严重挑战。邓小平在坚持文化开放政策的同时反复告诫全党,在加强对外文化合作、交流的同时一定要对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保持高度的警觉,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现代文化成果,“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他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 [19],“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 [20]。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要进行坚决抵制;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要进行不懈斗争。既要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的有益的东西,又要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东西,要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其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新。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了摧毁旧的国家机器,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放思想、摆脱旧的思想文化的束缚上。邓小平在总结“文革”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的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 [21]即使是清除封建主义遗毒,也要靠建设、靠教育、靠文化的发展,“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必须明确,不要搞什么反封建主义的政治运动和宣传运动,不要对什么人搞过去那种政治批判,更不能把斗争矛头对着干部和群众” [22]。创新离不开继承和借鉴,离开了继承和借鉴创新就失去了前提。然而,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才是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进行文化创新,既要立足社会发展的现实,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参考文献:

[1] 潘岳: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J]光民日报,2007,2,08.

[2][4][8][9][10][13][15][16][17][20][2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1,88,208,209,213,369,212,90,111,168,336.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鉴,[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793.

[5][6][7][11][12][14][18][19][2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372,145,111,35,373,43,44,41.

(作者:唐金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