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平:数字赋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异彩纷呈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8-27 09: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考古证明,我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组成中的瑰宝,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熠熠生辉,彰显出丰富深邃的时代价值。

新的时代,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根本需求。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运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中,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字赋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异彩纷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无论是历史名胜古迹、古典古籍、发明创造、诗词歌赋,还是民风民俗、名人轶事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新的时代,数字技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载体,创新表现方式,通过创造性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鲜活、生动起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与参与度,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博物馆内文物、古籍展览的数字化运用,让游览者入脑入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利用VR技术让游客化身兵马俑,从“只可远观”到近距离感受,沉浸式体验秦俑的威严;河南博物院内展出历史文物的同时,利用电子视频播放古代对于该器具的生产、使用活动,古今同频,让文物“活”起来;国家图书馆发布“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应用三维复原技术展示《永乐大典》40册75卷内容,让读者直观了解《永乐大典》的产生背景、编纂流传等,深度感受这一旷世巨著的神圣与伟大。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展现形式创新,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生命力,让观众沉浸式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实现知行合一,更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

数字赋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颖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镌刻着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文明的印记。从人类诞生之初,中华传统文化便逐渐开始形成和不断积累,历经生生不息的演进历程。从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到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从冶铜铸器、木漆器、石玉器,到冶金铸造、金玉铜加工、丝织等制造业的成熟,从甲骨文、竹简、造纸术到诗词歌赋文学艺术的兴盛,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绵延发展。

新的时代,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坚持文化守正创新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审美需要。数字技术探索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展示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大众视野,释放出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近几年,围绕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唐宫夜宴图》制作的舞蹈《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根据中华传统节日制作的舞蹈《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广寒宫》等作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利用虚拟现实、AI合成技术将现实舞台与历史文化糅合在一起,赋予中华传统文化全新形象、全新色彩,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赢得好评与赞叹,在传媒领域迅速“出圈”,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光彩与价值。

数字赋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炫彩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所在。用数字技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服务形式、传播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话语、中国名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绚烂多彩、璀璨夺目。向世界展示全方位、立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促进了文化繁荣,增强了文化自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汉字“冬”为灵感制作的会徽,以敦煌壁画“飞天”为原型设计的滑雪跳台等创意设计,运用数字技术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会徽、火炬、礼服等设计中充满了中国元素。吉祥物“江南忆”组合的三个形象“琮琮”“莲莲”“宸宸”,分别融入了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元素。闭幕式中《荷桂共生辉》节目导演组将千余种荷花形态,通过AI计算,最后形成独特的“记忆之花”,传达中国惜别客人的礼仪文化。体育赛事中将数字科技与体育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得精彩纷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盛大绚烂的视觉盛宴,更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独特的东方之美。

【作者:程晓平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