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起德:基因要素识别赋能焦作技艺类非遗实现新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8-29 10:22

焦作位于沁河怀抱之中的覃怀大地,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怀川大地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三千年的建城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适宜的文化生境孕育出诸多灿烂文化。焦作市非遗存续现状体现出明显富集性特征,目前全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7项。

我国非遗共分为十大门类,技艺类非遗因存在传承条件限制,即该类非遗实现代际传递的先决条件往往是基于家庭制或师徒制的关系,因此秘而不宣的“技”令其本身赓续阈限狭窄,而这对于技艺类非遗在当下的持续发展必然带来一定阻力。技艺类非遗是群体性记忆的有形刻写,具有文化、历史、审美、教育和经济等多元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于2022年曾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非遗理论研究持续深入,但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下,非遗因脱离惯常生活场域而日趋边缘化。因此,如何实现非遗的新发展,如何于生活场景中重置非遗是当下非遗保护的重要议题。

一、技艺类非遗基因要素识别原则

文化基因研究虽肇始于上个世纪,但作为文化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文化基因理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实践理路,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驱动力。因此,如何识别、怎么识别文化基因要素是其能否被妥善利用的关键环节。

(一)绝对唯一性原则

该原则是技艺类非遗基因要素识别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标准。具体是指技艺中所析出的某一要素不是多地区间的共享因子,因此对其予以审视便可判定技艺产物的产地和传播区域。例如“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因工序特殊而导致其器表所饰鸟羽纹、云纹和菊花纹等图案极富标识性,且是其余地区瓷器中所不具备的独特视觉性内容,故而这些纹样因符合绝对唯一性原则可视为焦作技艺类非遗基因要素。

(二)显著突出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某一要素并非某地的某一技艺类非遗所独有,但该要素却在该地区的该类非遗中有着突出的使用频次和突出的视觉化呈现。例如博爱县西北部拥有的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最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型竹林,且该竹林有2000多年的历史,于是博爱县自古盛产竹器。“清化竹器制作技艺”和“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由于竹子是技艺实践所必需的原材料,所以竹篾经纬交错而形成的器表肌理和纹样有着突出的呈现,纵然竹器在其他地区同样生产与使用,但从该类非遗中析出的要素亦可视为焦作技艺类非遗基因要素。

(三)持续复制性原则

技艺类非遗基因需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即基因要素需在时间链条上实现多次有序复制,且代际复制次数越多,越是能够表明该基因要素有着稳定的传递。持续复制性原则除了需要对时间因素予以考量外,空间因素的分析也需纳入其中,因为部分创新要素基于家庭制或师徒制的关系虽然能够实现代际复制,但是其本身并未在某一地区得到广泛认可。例如焦作部分技艺类非遗为适应新的消费环境而创新设计出了新器型与新纹样,且师徒制的链条式技艺传递令这些新形式已然实现了持续复制,但该些新要素却并非根植于历史,在区域范围内也并未得到群体性认可,故而无法将此类仅是满足时间轴复制原则的内容识别为基因型要素。所以,持续复制性原则需兼顾时间、空间双重维度的权衡。

二、文化基因要素助推技艺类非遗新发展

焦作市技艺类非遗基因要素识别工作的开展旨在促进其自身能够得以实现代际有序传承和活态化发展。作为历史遗留产物和在当代仍旧具备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技艺类非遗,通过对基因要素予以建库和复制两种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焦作市该类非遗实现新发展。

(一)以基因要素建库确保技艺赓续

与生物基因遗传规律相类似,文化基因同样需要在“上—下”两代宿主间以复制的方式实现传递,即道金斯所谓的以模仿实现它从一个头脑到另一个头脑中。但是,文化基因的遗传是从体外通讯开始,即依靠语言和动作来实现不同生命个体间的交流与模仿行为产生。在传统社会中,以家传和师传等途径实现的技艺赓续是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为主,属于连续式传承模式,在此过程中的文化基因则为有序复制。但在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技艺类非遗的连续式传承模式开始向离散式传承模式发生转变,技艺面临着逐步边缘和失传的困境,而非遗能否实现新发展的前提在于技艺本身是否赓续。

基因要素中隐含技艺。通过对技艺本身进行研究便会发现,技艺是一套具备缜密逻辑且程序复杂的完备化系统,而经由具身化实践后的最终产物则为视觉形式,包括型、材和纹。技艺的程序系统除了可以正向运转以外,逆向运转同样能够进行,即通过型、材和纹倒推工艺流程,这也是技艺类非遗能够实现离散式传承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技艺类非遗的基因要素同样集中于型、材、纹三个层面。因此,以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对技艺类非遗要素进行妥善保存可以确保技艺赓续。

基因建库需类目细化。首先,将基因要素按其依附载体所需技艺的级别进行分类,即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个梯次对基因要素予以级别归类;其次,将基因要素按其依附载体所需技艺的归属地进行分类,即按照焦作下辖6县(市)、4区和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阈限对基因要素进行地区归类;最后,将同一非遗项目中萃取出的基因要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绘制基因时序图谱,继而研究基因变异问题。基因数据库类目的细化一方面能够提高检索效率,便于深入挖掘和理解某一技艺类非遗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能够促进文化创新,特别是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灵感与素材,便于基因要素挪用和重组。

(二)以基因要素复制促成非遗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所感知的外界信息中约有80%来自视觉系统,这也就意味着视觉化的内容是人类易于接收的信息。从焦作技艺类非遗中萃取出的基因型要素具有明显的视觉特性,因此这些要素易于在“上—下”两代宿主间进行复制,继而实现文化在不同个体、群体间有序传递。

复制要扩增宿主量。部分基因要素因具备典型性而能够被确立为代表性文化符号,通过对符号使用数量予以激增,特别是当此类符号参与到城市文化形象体系构建中时,技艺类非遗持有者自然而然地会扩大为全体市民,这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而文化持有者的自信必然会对该文化进行自觉传承与发展。此外,文化传播还需突破本土阈限,这也就意味着基因宿主的扩增要实现以点带面效应。所以,焦作市的技艺类非遗需积极借助本土旅游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来实现自身传播,特别是具有排他性的基因要素通过寻求新载体和再表达的方式,新产品在被陆续投放到消费市场后,因其市场占有量的激增而实现了基因宿主数量扩增和非遗自身新发展。

复制要锚定民用性。技艺类非遗基因要素复制过程的开展必须强调民用性,即强调将基因要素融入日常生活,使其在大众的衣、食、住、行中得以体现。这不仅能够增强民众对焦作技艺类非遗的认知和亲近感,而且有助于激发其使用和消费热情,从而实现非遗的生活化与平民化。民用价值是技艺类非遗赓续和发展的原生动力,该价值的回归促成了其蓬勃生命力的再生。

复制要坚守原形态。生物基因复制强调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和精确拷贝,同样文化基因的复制也需要在传递过程中保持其纯正与一致性。技艺类非遗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突出的原形态特质亦可理解为对文化本真性的强调,该类非遗的文化内核由于通常是以具体的视觉化艺术语言为表现形式,即“意”的传达需借助于可感的“视象”。因此“视象”是群体记忆在刻写实践后的凝形,是凝结某一地区心理特质的文化基因。于是,与“意”嵌合的“视象”需予以本真化呈现。本真性既是确保非遗名副其实的关键,又是非遗得以存续的核心,还是非遗能够永续发展的根本。

【作者:朱起德  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本文系“焦作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