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鹤鸣:关于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集聚模式的思考
人才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型人才集聚带来的技术红利对于区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1]。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人才事业作出的重要规划与决策,也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区域的创新型人才集聚与经济发展相关,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同,人才集聚模式也有所不同,而经济发展与人才集聚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分析和总结河南省创新型人才的集聚趋势与模式对河南省进一步的人才集聚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创新型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美国心理学家乔伊·吉尔福特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人的才智体现为发展性、完整性、健全性与非压抑性的优秀人才。”通常认为创新型人才具有较高的学历与知识储备,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其创新活动(包括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等活动)为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结合国内外研究与政府文件中对创新型人才的表述,以经济发展为背景,将创新型人才细分为高层次人才、R&D人员、创新创业人才,其中R&D人员是指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人员,是国际上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测度所使用的一个通用术语,是研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指标。
创新型人才集聚是指在集聚区域内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过程,在此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协同互动产生“1+1>2”的集聚效应[2]。关于创新型人才集聚的成因,创新型人才集聚过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特征,成因较多元化,有研究认为良好的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创新氛围、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对创新型人才集聚皆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3];关于创新型人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创新型人才集聚在一定规模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边际贡献递增[4]。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个地区吸收与容纳的创新型人才越多,进而形成创新型人才集聚现象,而人才集聚又会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循环与良性人才生态环境。
近年来,河南经济总量攀升速度逐渐加快,2005年跨越万亿元大关,之后又分别于2010年、2013年、2016年迈上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新台阶,2017年GDP达到4.5万亿元,2022年河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1345.05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排在广州、江苏、山东、浙江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定不移的实施,河南也集聚了一批创新型人才,具体表现在创新主体的活动上,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100亿元、R&D超过1.8%。
河南省人才集聚与政策密不可分。2016年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2021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置于“十大战略”之首,提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战略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形势下河南省在战略上把人才放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在顶层设计上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发展,同时打好政策法制组合拳。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制定出台了《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河南省“十四五”人才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促进规划》等,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制定了路线图和施工图。二是强化政策保障,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工作方案》等,明确了战略实施的相关政策保障和支撑措施。三是完善配套措施。省委人才办制定了《关于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的若干举措》,研究制定以《关于对标中原起高峰实施人才引进“八大行动”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的工作方案》为引领的“1+20”一揽子政策措施,省财政厅牵头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河南工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布局的一批重大项目,提速于世纪交叠的大开放大招商,提升于近年来持续推进的转型发展攻坚。今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将全省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聚焦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来,着力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聚力打造七大制造集群,其中新材料产业是河南的优势产业,产业比重大、基础好、应用广,2022年全省材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8万亿元,形成了郑州、许昌、南阳、商丘等超硬材料集群,洛阳、三门峡、巩义、鹤壁、济源等新型有色金属集群,濮阳、平顶山、洛阳等化工新材料集群,郑州、洛阳、三门峡等新型耐火材料集群。以濮阳市为例,近年来濮阳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集聚了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重要话语权的骨干企业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市内高校开设化工专业和2020年获批成立的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濮阳市培育和储备了一大批化工人才,目前濮阳市集聚了近10万人的化工管理技术人才并产生了一大批创新平台。河南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上围绕郑州为主、开封为辅的整车产业布局,郑汴地区、焦作、洛阳、新乡、南阳、许昌、安阳、鹤壁等地聚集了众多零部件骨干生产企业[4],同时河南省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先进装备产业集群、现代食品产业集群、现代轻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与壮大为河南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平台。
创新型人才集聚和产业协同集聚不能完全分割[5],吸引创新型人才集聚是助力创新创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可持续创新的重要依托。目前中国区域创新产出以及科研人才分布存在严重的空间不均衡性[6],河南省应从创新型人才集聚这个着力点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创新型人才集聚模式的研究,推动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集聚助力经济发展,一是要以产业集群吸引创新型人才集聚,构建良性创新生态体系;二是改革人才体制机制,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以服务河南经济发展与高新产业布局,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7];三是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引导高端人才加速聚集,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8]。
参考文献:
[1] 刘敏佳.江西省科技人才集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广场,2024(02):26-33.
[2] 师磊,俞卓航.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23(06).
[3] 崔祥民,柴晨星.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长三角 41 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22,36(06).
[4] 何琪,敦帅.人才环境要素如何驱动城市创新人才集聚?——基于组态视角的定性比较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24,42(01).
[5]王振宇. 山东省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协同集聚动态演化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24.
[6] 刘晔,曾经元,王若宇,等.科研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9,39(07):139-147.DOI:10.15957/j.cnki.jjdl.2019.07.016.
[7] 吴爽.40年探索: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广东经验[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0,4(06):41-46.
[8] 李治国,唐一路. 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瓶颈[N]. 经济日报,2024-04-22(009).
【作者:都鹤鸣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该文章为 2024 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 (24E58) 阶段性成果】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