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政:交通现代化与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摘要:交通在促进国家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员交往交融、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交通发展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纽带角色。剖视交通固有属性,在增进国家认同和民族共同体认同上,具有强烈的空间社会势能、经济发展动能、政治整合功能和景观文化效能。伴随着交通现代化的变迁,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互动—认同—意识”过程,并参汇着不同的机制演化路径,共同构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面向。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交通大省,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主要散居地区之一。在交通现代化背景下,河南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动并创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模式,并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既盘活了县域经济,又改善了乡村风貌,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加深了各族人民的交往程度,增强了其“五个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河南经验”。
关键词:河南省 交通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河南省交通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河南省交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新时代以来,河南省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巩固原有交通优势基础上,培育新的交通增长点,“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里程达27.8万公里,基本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速铁路、普通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5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约为34万公里,其中铁路1万公里左右、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4.43万公里左右、农村公路28万公里左右、内河航道3200公里左右;内河港口达到10个,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0个以上,通用机场达到45个左右,区域性及以上邮政快递枢纽达到7个。
以省会郑州市为例。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郑州市以“同城化”“一体化”“国际化”为导向,加快推进都市圈交通设施内外联通、运输服务一体便捷、管理机制高效协同,建设都市圈现代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一枢多支”机场群、“三环十纵十横六联”高速公路网和“一干两支”航道,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加快转变,引领支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在一体化建设方面,持续完善高效互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建成投用,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一轴两翼”复合通道全面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底,郑州都市圈综合交通网里程达到10.3万公里,郑州与都市圈其他省辖市均由1条以上轨道交通、4条以上高等级公路连通。在同城化建设方面,不断推动郑开兰(兰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交通同城化进程。完善郑州、开封、许昌、航空港、兰考间高效连通的交通网络,服务支撑郑开兰同城、郑港融合发展。在国际化建设方面,重点打造国际交通门户枢纽。依托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效应,强化门户开放和平台承载能力。
(二)交通导向下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分析
河南省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显著,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战略要冲。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交通大省的河南省,也是56个民族成员全部涵盖的省份,少数民族以回族居多。新时代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贡献自身力量。自2012年到2023年,河南省共创建38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交通对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具有显性效应。二者又具有内在关联性,经济发展带来社会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进而增进群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反过来说,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依赖又可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包括交通现代化在内的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内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模式和道路。2020年以来,河南省民族宗教委、河南省财政厅下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6亿元,支持少数民族聚居村和周边村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同时,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不同地区群众的交往,增进了相互认同。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现代交通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尤其是县域地区人口流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发展效应,而且推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提升。通过“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路”等基层交通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以及促进沿线各族群众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在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的同时,使得河南省各族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在现代化道路上进一步夯实了共同富裕的基础。2020年7月,河南省民族宗教委、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扶贫开发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少数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村“同心圆·共发展”活动的通知》,在全省部署开展“同心圆·共发展”活动,通过开展友好结对、定向帮扶、宣传教育、文体活动、评先创优、节庆互动等多种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将“同心圆•共发展”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是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一大特色,不同村庄、不同乡镇之间的结对共建和共同发展是其重要体现。通过“同心圆•共发展”活动,在河南省内,共有84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村签订友好互助协议,“一对一”“一对多”共建结对已达2031个,举办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3000余期,培训14.3万人次,带动就业21万人。另有5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行政村(社区)、20家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与周边村(社区)结对,共建结对1454个。这些举措使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生活上相互融入、情感上相互亲近。
二、交通现代化对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应分析
(一)现代交通发展为河南省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协作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在历史上,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和黄河上游的民族地区联系紧密,茶马互市、丝绸贸易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当然,由于传统交通条件的制约,历史上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域空间分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有很大不同。进入现代社会,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产生极大推动了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了上中下游的经济协作,在提高各民族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交通现代化进程,重塑黄河流域尤其是沿黄民族地区的时空格局,促使黄河流域重要省份和节点城市快速发展,从而产生经济辐射效应,持续强化不同区域间的横向经济联系,推动少数民族被进一步吸纳到国家发展过程中,进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共同体意识。例如,通过河南、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上游地区的经济协作,实现了全流域经济交流互嵌。河南、山东等地可以为上游民族地区提供要素支持和人才帮扶,鼓励上游地区的特色生态产品进入中下游地区市场销售,大量上游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可以转移到中下游城市务工经商,上下游地区各族群众的双向流动有利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生成。在河南的郑州、焦作、南阳等城市及其下属区县已自发形成不同民族互嵌式社区结构,为民族间“三交”提供了空间基础。
(二)现代交通发展为加强河南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契机
全国56个民族在河南省均有分布,且回族占有相当的数量,全国一共五个城市民族区,其中有三个都在河南省,分别是洛阳瀍河回族区、郑州管城回族区和开封顺河回族区。增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同样重要。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电网、网络建设和环境整治等系列工程,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投入金额超过100亿,这些举措产生了鲜明效益,使得159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和5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交通现代化进程中,河南省各地各部门坚持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少数民族流入地与流出地对接机制,为各族群众尤其是流动人口提供帮助,不断增进民族间共同性。以豫疆合作为例,河南省极为重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工作对接,推进河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人员有序流动和产业转移,在对口援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两省区的经济、文化和人口交流。2022—2023年,河南省共安排对口援疆资金11.7亿元。豫新两省区签订全面加强农业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两地政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相关部门支持21家河南企业赴哈密投资兴业。同时,新疆驻豫工作组在豫新两省区党委政府领导下,与河南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发挥重要作用,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再以少数民族内地班为例,郑州四中作为西藏班承办学校,开展“大美河南厚重中原”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郑州七中作为新疆班承办学校,以举办 “名家讲堂”为契机,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态。“哈密百名民族团结模范游河南”活动连续举办多年,共青团河南省委从2018年开始举办豫疆青少年夏令营,至今已有3600余名豫疆各族青少年参加。通过河南与边疆地区教育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极大促进了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五个认同”。文化旅游援疆也是依靠交通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模式。河南省全力实施旅游宣传推介、文旅产业发展等重点工程,培育地铁“哈密号”、专列“豫疆号”等品牌活动。通过推广“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吸引新疆游客到河南旅游。开展“百名民族团结模范游河南”“中原文化天山行”等活动,促进豫疆两省区各族群众大众化、生活化、常态化交流互动。
三、交通现代化中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分析
(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没有把做好民族工作提升到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一些观点认为河南是内陆省份、少数民族散居省份,民族工作与本省关系不大;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少数民族的事情,与汉族关系不大,甚至认为少数民族是麻烦。对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学习不够,惯性思维使得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体不丰富,缺乏有效抓手。同时,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展还不平衡,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创建工作重视不够,造成民族工作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导致内容形式单调乏味,流于形式。
(二)“交通+”融合效应需进一步挖掘
以“交—文—旅”一体化发展为例,“交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能够强化各民族心理情感和文化认同。河南省现代交通业在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是顶层设计和全域统筹规划仍待加强。交旅融合项目建设和设计标准不明确、不规范,旅游与交通信息数据不互通不共享,综合旅游交通建设体系尚未形成。二是交通旅游服务品质仍待提升。旅游公路建设通常依附沿线自然景观,对公路沿线人文景观挖掘不够,公路自身景观建设也有待加强,这降低了基础设施作为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符号象征的视觉意义。城际、市郊等旅游目的地周边交通设施供给不足,通达性降低,缩减了各民族群众交往空间。
(三)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分布广泛,且河南是西部少数民族人员进入内地的重要通道和目的地。随着经济社会交往的增多和城镇化的推进,存在发生涉民族因素的摩擦纠纷甚至矛盾冲突的可能性,这一点不容忽视。
四、交通现代化中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分析
(一)重视宣传教育,深化重要性认识,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度和覆盖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既要面向少数民族,也要面向汉族;既要面向西部民族地区,也要面向东中部地区。坚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充分发挥汉族及汉族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民族聚居地区为主扩大到全省各个地区一体化推进。重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表达体系的构建、输出与共享。加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如机场、车站、码头、地铁站、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华文化元素和符号。重视研究工作,交通发展、中原文化传播、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及其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深化河南省与黄河流域其他省区的经济协作,强化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基础
第一,推动黄河流域尤其是上游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平衡黄河全流域的发展差距。下游地区应加大对上游经济支持和文化交流力度,上游地区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获得更大的发展权,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通过黄河全流域的经济协作,逐渐弥合中下游较发达地区和上游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二,推动黄河流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深入,扎牢各族群众的心理纽带。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在经济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结对帮扶体系、党员干部交流培训机制、劳务转移工作机制等举措,增进文化认同和情感依赖,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知。
(三)充分挖掘河南省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重视交通的文化传播功能
河南是中华文明交流交融创新发展的中心地区。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其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将地理环境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在与其他文化形态冲突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再造。交通在传播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心理体验上有着鲜明的“渠道”效应。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增强了相互理解和信任,也促进了各族群众的文化交融和文化自觉。因此,需要深度推进河南省交通现代化进程,依靠快捷的交通网络促进各民族成员流动融居,将以中原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文化在人口流动中不断扩散,提炼中华文化中的共同体思想,树牢各族群众的共同体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同时,加强对河南省各族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涌现出大批典型人物和事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的宣传教育材料。应加大宣传河南省交通建设的伟大成就,提升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度认同。
【作者:李国政,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智库研究项目(2024ZKYJ38) 本文资料和数据主要来自河南省民族宗教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发布的相关报道和统计数据,以及课题组赴河南省政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河南大学、相关地区的调研材料,课题组对其加以综合运用。如无特殊标明,均为课题组调研获取】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