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光州固始与唐代河南姓氏两次入闽
受战乱、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口的流动在古代当属正常现象,而人口的流动往往伴随着姓氏的播迁和文化的传播。有唐一代,以光州固始为起点,中原士民掀起了两次大规模入闽事件,对河南姓氏的播迁、中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唐代光州固始简介
唐代在地方行政区划上实行州县两级制,光州属于州级行政区,固始属于县级行政区。按《旧唐书》卷二十《地理志三》所载,光州本为隋朝弋阳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为光州,统辖光山、乐安、固始三县。此后虽经数次区划调整,但固始一直隶属于光州管辖。因此,“光州固始”连称,实际上是始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以后。在政区沿革方面,“光州之名源于光城,由光城郡改为光州。从南朝萧梁开始,北齐、唐、宋、清诸朝代均设有光州。而光州之地域,则以隋代的弋阳郡为基础而有所损益”。固始之名,则始于西汉,原为淮阳国固陵县,在西汉初年更名为固始县。但需要指出的是,汉代所谓的固始县和固始侯国虽然是如今固始县名的来源,但实际上其距现在的固始县区域较远,二者关系其实并不大,此点是需要注意的。以地理环境而论,光州固始北临淮河、南接大别山,属于南北方的过渡地带,山区、丘陵、平原均有分布。山区丘陵的存在,使得这一地区自先秦以来就有少数民族聚居生活,从而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杂居共存的局面。此外,光州固始境内的灌水可以通过淮河干流直通江淮地区,多重因素叠加使得此地成为东西南北交会之地,是中原经淮入江的水路咽喉要道。
在唐代中原移民史上,光州固始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之政治形势的变化,成为唐代中原百姓南迁入闽的主要输出地和中转地。有唐一代,以光州固始为起点,爆发了两次入闽移民潮,对河南姓氏播散到闽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亦对福建姓氏的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乃至出现了“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之现象。
二、“平乱开漳”与河南姓氏入闽
唐代河南姓氏第一次大规模入闽,始于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开漳。按《灵霄县志》所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獠啸乱,民苦之。咸乞镇帅有威望者,以靖边方。朝廷以(陈)政刚果敢为,而谋猷克慎,进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镇绥安 ”。所谓“蛮獠”,其实是“南蛮”,“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獽,曰俚,曰獠,曰㐌,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故而此次闽南地区的“蛮獠啸乱”,实际上是当地少数民族土著民与汉人发生的一次严重冲突,已严重威胁到唐廷在闽南的统治。在此情况下,唐王朝任命陈政为朝议大夫兼岭南行军总管,率领3600名府兵和123位将校前往泉、潮之地平乱,陈政之子陈元光亦随军出征。然而,由于劳师远征和水土不服,陈政军与“蛮獠”作战不利,退居九龙山以求增援。朝廷派出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固始58姓中原府兵5000余人驰援,陈政之母魏敬亦随军增援。两军会师后,“蛮獠”受到重创,暂时无力作乱。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逝于闽南,其子陈元光继领其众,最终在永隆二年(681年)基本平定“蛮啸”之乱。
“蛮啸”之乱虽已平定,但唐廷对闽南地区的统治尚薄弱。基于此,“高宗永淳二年(683年),陈元光向朝廷呈奏《请建州县表》,请求于泉、潮之间的绥安故地建置州县,以利治理”。唐廷采纳了陈元光的建言,在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析福州西南境置(漳州),以南有漳水为名,并置漳浦、怀恩二县”,并以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以此为标志,跟随陈元光入闽的部属大多落籍漳州,陈元光带领他们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兴办学校,正式拉开了建设漳州的序幕,故而陈元光被誉为“开漳圣王”。需要指出的是,“陈元光死后,他的部下和子孙继续进行这一地区的开发。陈元光的儿子陈珦、孙陈酆、曾孙陈谟相继被唐朝任命为漳州刺史。曾孙陈谟死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也就是说从公元669年陈政入闽至公元819年陈谟卒,在长达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陈氏五代人及其部属,一直致力于漳潮地区的开发”。
陈政、陈元光父子平乱、开漳的历程,亦是中原姓氏大批南迁入闽的过程。但至于具体有多少河南姓氏跟随陈氏父子入闽落籍未有定论。综合前人成果,大体而言,主要有61姓说、81姓说、84姓说等。以较为通行的84姓说为例,李乔、许竞成根据漳州云霄县志编辑室据族谱统计资料《漳水云山》《云霄威惠庙》,在《固始与闽台》一书中持84姓说,具体为:“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翟、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由此可见,如此之多的河南姓氏跟随陈氏父子入闽并落籍闽地,这对河南姓氏的播迁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亦对当今福建乃至台湾的姓氏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王闽治闽”与河南姓氏入闽
唐末,以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王闽治闽”为标志,出现了河南姓氏又一次大规模入闽的高潮。黄巢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光州固始一带亦是如此,“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王潮三兄弟借机投身王绪农民起义军。而后王绪与蔡州军阀秦宗权产生矛盾,为躲避秦宗权军的进攻,“绪率众南奔,所至剽掠,自南康入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王潮、王审邽和王审知自此进入闽地。由于王绪为人猜忌多疑,不久被部将所杀,余众推王潮为主。此后,王潮率众相继攻克泉州、福州等地,并招降汀、建二州,“由是尽有闽、岭五州之地”,成为闽地的实际割据者。唐王朝对这一事实也予以了承认,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4年)正式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以此为标志,正式拉开了王氏三兄弟“王闽治闽”的序幕。“乾宁四年,潮卒,审知代立。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唐廷对王审知控制福建的事实继续予以承认。唐朝灭亡后,后梁太祖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继续承认王审知割据福建的既定事实。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因病去世。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王审知接替其兄王潮割据闽地算起,王审知治闽长达近三十年,“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为闽地的开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开闽圣王”。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正式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被南唐所灭。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入闽开基立业的历程,亦是中原姓氏大批入闽的过程。不过,在关于具体有多少河南姓氏随王氏兄弟入闽乃至落籍的问题上存有多种说法,现按李乔、许竞成在《固始与闽台》一书中的说法,“综合正史、谱牒、地方志以及个人文集等资料,明确记载自唐末五代间由固始移居福建的姓氏就有蔡、曹、陈、程、戴、邓、董、范、方、傅、高、龚、郭、和、洪、侯、胡、黄、江、金、康、柯、赖、雷、李、连、梁、廖、林、柳、刘、卢、吕、罗、骆、马、茅、潘、彭、邱、商、沈、施、苏、孙、唐、涂、王、魏、吴、谢、许、薛、严、杨、姚、应、尤、游、余、袁、曾、詹、张、郑、周、朱、庄、卓、邹等70姓”。由此可见,与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掀起的中原士民移民潮类似,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入闽亦引发了中原士民南迁闽地的又一波高潮,伴随而来的自然是一大批河南姓氏南迁和落籍闽地。大批河南姓氏的入闽,无疑对福建姓氏的构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河南姓氏两次入闽的意义
以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为代表的两次入闽事件,掀起了河南姓氏大规模入闽的两次高潮,在福建地方史、河南姓氏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深刻影响了福建地区的姓氏构成
如前文所述,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掀起的两次南迁入闽潮,引发了河南姓氏特别是固始姓氏大批南迁入闽。根据张新斌的研究,“随陈氏父子入闽的固始姓氏为84姓,随王氏兄弟入闽的固始姓氏为83姓,去掉重复的姓氏,入闽的固始姓氏达116个。而据我们查证家谱及方志资料,入闽的固始姓氏,至少有王、陈、杨、郭、叶、廖、何、萧、罗、高、詹、魏、孙、曹、傅、蒋、姚、唐、石、汤、欧、邹、丁、韩、钱、柳、刘、黄、李、郑、许、方、曾、吴、谢、尤、沈、施、余、颜、吕、龚、柯、蔡、彭、宋、潘、康、涂、苏、赖、卢、董、洪、戴、庄、张、侯、林等 60 个”。如此众多的河南姓氏落籍闽地,显然会直接增加福建地区的姓氏种类数量,这无疑会深刻改变福建地区原有的姓氏构成,促进福建姓氏与河南姓氏的交融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福建地区的姓氏文化,并对台湾姓氏的构成产生间接影响。故而,闽祖光州现象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光州固始成为福建乃至台湾许多姓氏产生兴起的重要发源地。
(二)极大加速了福建地区的开发
福建地区自先秦以来,由于所处位置偏僻,加之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致使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地区,境内“蛮獠”势力一直十分强盛,经济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待开发、欠发达特征,故而被中原士人称作蛮荒僻壤之地。尽管秦、汉、晋、宋、齐、梁、陈、隋等朝均对福建地区有过或多或少的开发之举,但直至唐初,相较于中原地区而言,整个福建地区在经济文化上仍明显落后。在经历陈氏父子和王氏兄弟两次大规模南迁入闽的移民潮后,福建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具体来说,陈政、陈元光父子在平定闽南蛮獠之乱后,唐廷采纳陈元光的建议,在泉、潮之间的绥安故地设置漳州,拉开了唐廷正式开发闽南的序幕。概括而言,陈氏父子及南迁中原士民对闽地的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上,陈元光率众开垦荒地,推广兵农合一的军事体制,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理念在闽地得到推广,福建地区的农业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陈元光还注重闽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利用当地自然禀赋和地理条件大力发展造船业、制盐业等,使其形成了较为兴盛的海上贸易。二是在文化上,陈元光在闽地积极兴办学校,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创办了松州书院,漳州地区的士人以此得以参与科举应试,极大改变了以往漳州地区落后的风俗,文教之风开始盛行于此。三是在民族关系上,为解决当地蛮獠与汉人之间存在的矛盾,陈元光采用怀柔安抚政策,积极鼓励汉蛮通婚,在闽南地区掀起了一股民族融合的潮流,“蛮獠”在此过程中逐步受到开化,民族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为闽地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内部环境。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治闽期间,福建地区在经济上迎来了又一重大发展的契机。大体而言,王氏兄弟与中原士民对福建的经济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农业上,积极招抚流民、开垦荒地、鼓励农桑,同时注重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使得福建的农业生产水平再次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在手工业上,通过收容南北工匠、精研纺织技艺,福建的纺织业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五代时远销海外的泉绢及薄如蝉羽的九龙帐等均说明了福建织工的纺织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外,这一时期福建的铸造业、造船业、冶铁业等均发展迅速,其工艺水准已远非唐初可比。三是在商业上,利用福建毗邻海洋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使得福州、泉州成为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极大促进了福建商品的对外流通。与此同时,铸造铅钱、铁钱,进一步激活了贸易市场,促进了福建商品贸易的发展。
(三)客观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南传
在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掀起的入闽移民潮中,大批中原士民移居闽地。从表面来看,这是中原人口的流动,是河南姓氏的播迁;而从实质来看,这更是中原姓氏文化、家风文化的南传。如前文所说,至少有60个固始姓氏在这两次移民潮中南迁入闽,尽管每家每姓都有着独特的家风文化,但生长于中原大地、同受中原文化影响熏陶的文化共性当无异议,故而整个河南姓氏的播迁入闽,其实是中原姓氏文化大举入闽。在这方面的论述其实较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李乔、许竞成在《固始与闽台》一书中论述固始移民与中原文化南传时,从“隋唐中原音韵的南传、中原风俗习惯的因袭、儒家文化传统的继承、中原宗教信仰的延续、唐代诗文风气的传承、中原艺术形式的承袭”这六方面予以说明,甚为全面,充分说明了两次固始移民入闽对中原文化传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表现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作为两次移民潮的主要带领者,对中原文化在闽地传播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陈元光在漳州大力兴办文教,还是王审知在治闽期间积极兴办学校、招抚中原士人,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原文化在闽地的生根发芽,为福建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故而,以此意义而论,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掀起的河南姓氏两次入闽潮,是中原文化两次南传、福建文化两次发展的重要机遇。因此,闽豫一家亲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内在基础,光州固始也因此成为福建乃至台湾许多家族寻根问祖的圣地。
(作者:高昂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