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9-12 10:0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河南作为中国中部地区“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汲取动能,以制度型开放带动产业提质升级,以制度型开放加快内外规则、标准衔接,以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实践

从以开放倒逼改革到以主动变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到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中国走出了一条以开放倒逼改革、以主动变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路子。以开放倒逼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驱动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动或被动融入这一发展潮流,前提是要按照发达国家设计好的“游戏规则”,在国内采取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要求,实质是既定国际经贸规则的接受者和遵守者,而不是制定者和参与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主动对内进行制度性变革以推进更高水平开放,适应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需要,涉及服务贸易、电子商务、产权保护、环境和劳工保护、政府采购等领域的改革事项正在推进,为积极加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奠定重要基础。

从注重双向开放到实施单边开放。以商品和要素贸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强调自由贸易原则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区别于传统商品、要素等流动型开放强调双向对等开放,制度型开放某种意义是一种单向开放的过程。受制于各国发展阶段、水平不同,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双边或多边的制度对等开放。例如,CPTPP、RCEP协定均根据成员国不同情况采取过渡期和例外原则等包容、灵活的做法,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单边开放。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包括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宣布对部分国家符合条件人员实施免签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均是中国作为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单方面开放承诺,致力于通过率先实现自身变革,为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创造条件。

从践行“双边主义”到推动“多边主义”。“一带一路”“RCEP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金砖国家扩员”等从倡议到共识、从愿景到行动、从双边到多边的发展过程,已成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主义和助力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旨在通过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好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从而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通过参与制度型开放,不仅推动国内规则和制度的调整或变革,也形成各国普遍认同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多边规则,进而构建以此为基准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经贸规则不断演进和更新。传统的以降低关税和消除数量限制为主的开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的发展需求。一方面,产业创新发展要求各国在规则等方面兼容,实现各要素无缝衔接和深层融合;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新趋势给中国贸易和投资合作带来挑战。制度型开放有利于中国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规则,如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数字贸易等领域与国际高标准规则接轨,从而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为此,在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基础上,积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高质量要素资源,进一步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制度型开放是深化改革、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支撑。通过对标高水平国际规则、规制,完善国内相应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等,可促进全方位各领域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繁荣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速构建,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供重要支撑。一方面,制度型开放会吸引更多国际优质企业进入国内市场,这将加剧市场竞争。国内企业在面对国际竞争压力时,会被迫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激发市场活力。例如,在汽车行业,随着外资品牌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产汽车品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逐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一方面,制度型开放能够让国内企业接触到国际前沿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加强与国际创新资源的合作交流。这有助于激发国内企业的创新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制度型开放是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有力举措。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尽管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但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要把握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机遇,就必须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主张和方案,能够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推动制度型开放强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开放市场、共享发展机遇,为其他国家提供发展空间,促进各国共同繁荣,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发展空间。例如,中国通过对外援助和技术合作项目,不仅帮助了其他国家的发展,也为中国的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打造制度型开放的“河南标杆”,探索更多“河南经验”

以单边开放的早期安排尽快实现制度型开放的早期收获。河南可率先与RCEP相关国家共同促进以标准对接为重点的市场体系深度融合。例如,在专业服务的资质、许可或注册等方面,探索建立服务业认可清单,最大限度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和企业合规风险;争取政策支持,可有序放开面向RCEP国家的劳务市场。

以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为重点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数字贸易规则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点、焦点。为此,应充分发挥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政策优势,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并以自身实践更好引领、创新相关规则体系,打造成为具备数字经济竞争软硬件实力、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成功运行的高水平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利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时间窗口期,对接高水平经贸协定中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本地化、消费者保护等领域的规则标准,尽快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和诉求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如探索在数字身份、新兴趋势和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合作、数字包容等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尽快研究建立数据传输的“负面清单”制度,逐步规范数据资源产权归属,实现跨境数据有序自由流动;探索通过结构化方式发布非机密数据,以率先开放共享政府数据的早期安排实现数据要素经济效益的早期收获。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打造中国制度环境新样板。河南要持续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在行业管理、市场体系、商事制度、金融体系等领域逐步消除制约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显性或隐性障碍,推动市场竞争的形成;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采取同等待遇;围绕数字企业行为规范有序、数字市场营商环境优良、数字经济法治化保障有力、政府创新型数字海关通关便捷、政府创新型数字监管模式高效等目标完善相关规制。

(作者:回亮,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杨飞飞,海口经济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