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浩:“天人合一”思想在儒释道文化中的体现
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对于“对治”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十分有效,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不少问题。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儒、道文化是中国本土固有的,而佛教文化属于外来文化,但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已经经历长时期的中国化过程,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儒释道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挖掘其思想内涵,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天人合一”在道家思想中的体现
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向书本请教,特别是向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文字学习。不少学习了传统文化的人,都或多或少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并且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领会道家的一些观念,能够使我们身心变得愉悦和健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其中的原因在于道家学说中的一些观念能够让我们变得平和,心情变得平静,不再那么浮躁。人之所以浮躁,原因在于功利心太强,功利心强的原因就是太关注自己的利益,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好处就沾沾自喜,不能获得就会痛苦,在患得患失中心情变得浮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观念。这里的天,可以视作人之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一切人、事、物。对待身外的一切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假如用“天人合一”观念对待身外的一切,就不会太在意得失。人之所以在意得失,主要在于把自己和他人、自然、社会视作对立的,而不是统一的、一体的。道家的理论贡献在于告诉人们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的、一体的,也就是说都统一于“道”。既然万物都是一体的,伤害了包括他人、自然、社会等在内的任何事物,就等于伤害了自身,当然就会产生痛苦。有些时候,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占别人一些小便宜,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来。根据万物一体的道理,损害他人的利益,最终会伤及自身。
道家一再强调要我们减少欲望,实际上是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最终减少对自己的伤害。道家追求的境界是自由,怎样才能做到自由呢?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熬夜打游戏看似非常自由,实际上,长此以往,必定会伤害健康,身体变得不舒服。伤害了健康,甚至不得不到医院看病,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了。这说明不能由着性子来,而要有一些自我约束,否则是无法获得自由的。约束才能获得自由,毫无节制则会远离自由。道家认为,追求功名利禄也不能获得自由,反而会被功名利禄缠缚。追求什么就会受到什么的束缚,甚至会受到所追求东西的伤害。什么都不追求了吗?显然,这也是不对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追求一些东西,本来是想获得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最终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控制了我们,我们不能控制我们所追求的东西,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追求不是为了占有,更不是为了炫耀。追求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以扭曲的心态拼命地占有和索取。根据“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道理,我们所追求的东西仅是暂时放置在我们这里,暂时让我们保管,我们追求到的任何东西都属于天地万物,而不是我们的私有物。要拥有天地一样的胸怀,才能够像天一样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无私之心对待人、事、物,反倒能够“成其私”,成就和保全万物是天地之“私”,而这正是天地无私的表现。
二、“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
儒家也追求“天人合一”,儒家的“天人合一”可以表述为“天人合德”,也就是在践行道德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儒家把天看作是有道德的。天为什么是有道德的呢?这就涉及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自私自利不是道德,无论做任何事情,假如仅仅为了一己之私,都是不道德的。如果是为了他人,无论做任何事,都是道德的。天能够容纳万物,为万物提供适当的场所和适宜的温度、水分等,让万物得以生长发育、繁衍生息,天的这种包容特性是符合道德的。天的包容性还表现在不是以功利性的目的而存在,天能够包容所有的生命,让每个生命都能够存活下来。按照功利性原则,那些贫困的人、弱小的人、残疾的人,都应该被消灭掉,因为他们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这种态度对待不同的生命群体,就违背了天的包容性。
儒家强调“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符合天道原则。也就是说,天的存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万物的存在而存在,以万物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这难道不是很道德的吗?天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成就万事万物。因此,儒家认为天具有道德属性。要做到“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人合德,就要学习天的品质,效法天德,像天那样具有包容性,拥有涵养万物的品格。生活中有些人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做事情也就很容易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了像天一样的包容性品格。能够包容别人,才能够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大家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必然很容易做成功一件事。
在儒家看来,“天”不只是一个空间性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性概念,要做到“天人合一”,还要重视“天时”,遵守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规律。特别是在传统农耕社会,天气变化对农业收成好坏起着决定作用,这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天时。人们根据天象变化规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就是重视天时的表现。在一天十二个时辰之内,个人的生活起居也要尊重天时,该起床时就起床,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才能够身体健康。千万不能和自然规律对抗,遵守时令实际上就是和大自然的运动节律保持一致,而不是与之对抗,也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因此,“天人合一”包含着“和谐”这一内涵。做事恰到好处,实际上是与外部环境保持和谐的结果。
如何与外部环境保持和谐呢?拥有“天人合一”观念,认识到人与外部世界是一体的,不再有对抗和抗拒的心理,就会与外部环境保持和谐状态。要做到“天人合一”,并非盲目顺从,而是要了解事物运动变化规律,顺应外部环境,并与之保持和谐。要做到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当然也需要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把握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能力,从而与外部世界运动节律保持一致。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除了要通过亲身的实践去把握,还要通过书本学习去了解掌握,实践和学习非常重要。儒家也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才能增强实践能力。
三、“天人合一”在佛教思想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外来佛教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就具有了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些思想观念。受中国传统儒道文化影响,中国化佛教的教理中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知道,佛教很重视心的作用,认为万物唯心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观念的产物。当然,天也不例外。天代表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在我们观念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影像,这些影像形成物质世界,实际上是观念合成的世界。一切都可归结为观念,也就是可以归结为心。既然如此,那么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结为心的作用。
那么,心是什么呢?心存在于不同层面。除了我们的肉团心和意识心,还存在一个能生万法的心,这个心既是宇宙心,也是我们每个个体的心。宇宙即无心,无心即宇宙。这样就彻底消除了对立的观念。世界是圆融的,我们的心也是圆融的,一切了无分别。这里的心实际上就是佛教中所谓的真心,真心不存在对立,真心不生不灭,本自具足,世间的一切皆真心生发和幻化的,包括我们的意识心,也是真心幻化出来的,如此,一切都归结为真心。“天人合一”可以表述为万法归心、万法唯心所造,万事万物都是真心的作用显现出来的。真心无任何分别和对立观念,只能表述为“空”。
与中国儒道文化相比,佛教文化比较重视心的作用,也就是比较重视修心。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修身,当然,修身也内含着修心。佛教文化则直接修心,也就是所谓的直指本心。我们的意识心是一种对立的心,把意识和意识到的对象对立起来,然后就有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别,主体的任务是认识客体。事实上,意识心永远不可能把主体完全认识清楚。只有消除对立,回归到本心或者说是回归到真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没有了主体与客体的分别与对立,形成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局面,这就是修心的过程,修心的过程也是让真心或本心显露的过程。
真心或本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道心,与道心相区别的是人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心没有对立,不受外境的干扰。人心是充满欲望的浮躁之心,通过长期的修炼,放下人心而求道心,才能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在修心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被外境干扰,也不要被外境带走,不被自己的各种念头干扰,也不被各式各样的念头带走,安住在当下,不执着于任何物质财富、名闻利养,也不要执着于任何一种境界和见识,让真心或本心显露。需要指出的是,并非人才拥有真心或本心,一切动植物、无机物都是本心或真心显现的结果,万事万物皆是本心或真心显现的结果,本心或真心不是现象背后的本质,而和现象是一体的。本心与真心性空,但并非空无一物,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作者:赵志浩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