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你说理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的思考与建议
编者按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5年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首倡地、千年治黄的主战场、黄河文化的孕育地,河南如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如何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河南该怎么干?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动专家学者,推出特别策划《“河”你说理》,致力于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道理学理说深说透。
黄河文化精神是黄河流域区域文化中贯穿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处于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传统的黄河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不但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作为主流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主体形成起到了主体构架作用,它不仅是中华文化中的灵魂与生命,更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部分,当然也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的文化渊源和逻辑起点。
一、黄河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主干和核心,黄河文化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在地域文化中生长成的国家文化,它代表了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平,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没有中断与黄河文化精神密不可分。在黄河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黄河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它所表现出的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凝结。
(一)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源和主干。黄河流域文化久远厚重,在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处于核心区域,代表着中华主流文化并推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发展。从夏朝建国伊始,中原地区一直是国家政治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个帝王在这里建都或迁都于此,使得黄河流域,尤其是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建都最多的区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北宋后期。黄河流域的经济繁荣和政治中心地位也使得黄河文化也具有了与国家政治中心地位相对应的一些人文精神因素:长期的政治中心地位和家国同构养成中原士人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历代中州志士的“尽忠报国”精神;处理社会事务中的“和合”精神。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枢纽地位是传统黄河文化精神形成的社会政治基础。正是在这样家国情怀指引下形成了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成为凝聚民族精英、弘扬爱国情怀的精神纽带。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北宋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表现出对民族、对民众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感情以及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抗日战争时期,一曲《黄河大合唱》唱出民众保家卫国的斗志,“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成为全民抗战的时代底色。在和平年代,人民爱岗敬业、公而忘私;在民族危亡之际,黄河儿女舍生取义,勇于为国家民族奉献捐躯。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历史上黄河流域涌现出众多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最忠诚的践行者。
(二)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中华文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等都产生了水平很高的早期文明,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长江流域出现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东北出现了红杉文化、夏家店文化,西北出现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呈现满天星斗之势。不过在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尚未表现出明显的高于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四周的文明萌芽相继衰落,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却不断发展壮大。由于中原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因此对周边地区的文明产生强大吸引力,不同文明带来不同的文化,同时带来的还有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黄河文化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兼收并蓄,逐步成长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和主干,并诞生了最早的国家夏朝。此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开放的姿态包容四方文化,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途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一路披荆斩棘,虽然历经九曲十八弯,但还是百折不回,不畏艰险,最后直奔渤海而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等诗句表现了黄河的壮美,也写出黄河直奔东海、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民众早已将这份精神融入血脉,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和精神指引。黄河号称“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可见水灾之频繁。有文字记载以来,黄河大的改道26次,重大改道5次,有关河水泛滥的记载更是多达1590次,黄河流域的发展史,也是黄河儿女与黄河水患的抗争史。在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面对洪水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成功将黄河水导入江海;秦统一六国后,面对黄河水患,“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减轻了水患压力;汉代“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泛滥长达20余年,后汉武帝发卒数万人,亲到河上督工,才终于堵合;宋元时期,郭守敬勘测卫、泗、汶、济等河,规划运河河道,对黄河进行规划分洪灌溉,以减少水患。到了清朝,更设立河防营,以军队管理河道;民国时期,中原儿女深受“水旱黄汤”影响,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克服经济和技术上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先后兴建了龙羊峡水库、小浪底水库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的梦想,让“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受益于黄河的滋养,沿黄地区通常水草丰美、物产丰富。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出色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成为八方觊觎的中心,这也给黄河流域带来了无尽的战火硝烟,给黄河儿女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历史上,和平时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争年代更是“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中原儿女数次南渡,仅大规模的衣冠南渡就有晋末永嘉南渡、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南渡、靖康之难衣冠南渡,战争过后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但是黄河儿女以惊人的毅力多次再站起来,以百折不挠的韧劲再次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区域,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
(四)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黄河流域的神话故事揭示了最早的黄河儿女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基本上塑造和强调的是劳动创造世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中原先民为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自力更生、积极向上的独立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君子应当效法自然规律,发奋图强,自强不息。长期以来,祖祖辈辈黄河儿女正是在独立自强精神的鼓舞下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繁衍生息的。愚公移山是黄河流域的一种精神传统,也是一种文化性格。这种受到环境的强力压迫而形成的韧性和弹性,是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红旗渠精神正是林州人民用生命同大自然搏斗的一次壮举。林州人民为实现最为实际的基本生存需求,敢拼敢干,终于完成红旗渠这一令世界惊叹的巨大工程。红旗渠既是林州人民千百年来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自强不息,勇于冲决一切艰难险阻、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也是中原儿女自强不息、改变命运的真实见证。经过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渐渗入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中华民族奋进前行的内驱动力。
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传承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难度大。黄河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本身便是传承黄河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目前黄河文化中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历史悠久、价值巨大的资源面临着巨大的保护压力,即便是由于自然风化侵蚀,甚至包括参观旅游人流量过大所造成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到对遗产自身的保护,对于那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巨大破坏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更加紧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也同样如此,由于文化环境、社会审美风尚等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身内发展规律的限制,加之传承人对传承内容文化价值的不认同,或是受到经济利益驱动,不愿意继续传承的因素,这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面临的困境,这就要求依据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首先做好传承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不足。黄河文化精神是中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全面系统地挖掘、保护黄河历史文化遗产势在必行。但是黄河流经9省区,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涉及范围极广,再加上沿黄地区文化资源、文化禀赋、自然风貌各不相同,因此对历史文献、文物遗存、文化精神等还缺乏统一的理解和整理。一是对沿黄各地黄河文学文化的资料整理。在中国的史前时期、王朝时期和帝国时期,黄河流域文明文化一步步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力量,创造出纷繁且厚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精神层面,黄河流域出现众多文化名家,写出众多影响深远的文学文化作品,产生了重要的人文思想,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意识、民生情怀、使命担当、勇于抗争等精神理念也由此产生。丰富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厚重的国家文明,凝结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和哲学理念。在物质层面,黄河流域广布着体现黄河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诸如各式民居、历代治黄工程遗迹、宗教设施、民谣歌舞、服饰餐饮、生产和交通工具等。尤其是黄河故道、千里黄河大堤,它们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达着历史的见证,是最能直接产生历史触动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只有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厘清黄河文化的根和魂,才能成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的基本依据,而目前在对黄河文化进行全面搜集、科学整理、系统研究以及数据化处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
(三)黄河文化的产业化推动不足。文化产品是文化精神的现实载体。黄河文化作为我国的根源性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了长期且深远的影响,学界对黄河文化的研究也已经比较深入,有大量研究成果面世并产生重要影响,但这些优势都没能转化为相应的产业优势,黄河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与它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社会价值、研究深度不相称,也与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也是在文化创意领域,还缺乏将厚重黄河与时尚现代相勾连的现代化、年轻化、科技化的时代表达;在文化产品领域,还缺少能够反映黄河文化、表达黄河精神的广播影视、网络动漫、演艺娱乐等方面的文化产品;在文化组织领域,还缺乏与时代需求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中介组织、相关行业协会。最重要的是,缺少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导致沿黄地区对黄河文化的开发利用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削弱了黄河文化产业建设和开发的综合实力和产品竞争力,难以实现以产业推动黄河文化精神的保护传承弘扬。
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的举措和建议
(一)加强历史考古研究。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要根据黄河文化精神建设的目标任务,对黄河文明的形成、发展及变迁进行综合系统研究,对历代治黄遗迹、石刻碑文、黄河故道等进行综合开发保护,对历代与黄河有关的文献,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黄河河道状况、地理环境、人文气候、治河经验等进行全方位整理。要加强历史考古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对资源全流域整合,对沿黄地区各历史遗产的发掘、研究、利用,对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遗产的内涵、特征、价值等系列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二)加强黄河思想文化精神研究。黄河文化以及基于黄河文化形成的黄河文化精神,不仅曾经支撑和引领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是塑造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基础和依据。要塑造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就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传统、拼搏奋斗、团结包容、自强不息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精神,要将这些精神熔铸成为统一的黄河文化精神,并成为引领华夏儿女投身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就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进行兼有针对性、开放性的思想文化理论研究,并由此实现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文化精神的对接,共筑当代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加强黄河文化精神的产业化表达。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内容,认真挖掘提炼黄河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并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使优秀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让人民群众得到精神滋养。要把黄河文化精神融入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中。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文化品牌塑造中融入黄河文化精神标识。要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发展高雅的艺术形式,不断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利用当代新科技手段创新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路径,以网络信息技术进行黄河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大力开发新的传播渠道,以视听娱乐、游戏电影、演艺观赏等方式展示新时期黄河文化精神。要推进黄河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黄河沿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通过沿黄旅游经济带建设,打造出独具黄河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中华文明文化的探寻之旅。努力推进精神文化的产业化表达 使当代黄河精神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境”的全过程,将产业文明成果转化、渗透到人们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各方面,推动黄河文化精神的繁荣发展。
【执笔:郭海荣,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课题组长:李立新 课题组成员:郭海荣、孔令环、靳瑞霞、秦玉、尹松鹏、卢冰、马培红、任梦一、张洪艳、范先立】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