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
编者按
学习全会精神,我们一起领会!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一个多月以来,省内社科领域专家学者学到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感悟和体会?结合会议精神,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特别策划《领会》,持续刊发专家学者理论反响,邀约作者做客大河网直播间,与主持人畅谈对于会议精神的学习领会,欢迎关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系统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提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改革行稳致远的重要指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深刻领会“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才能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连续性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问题,改革也就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今天的改革不仅涉及领域多,而且难度大、矛盾深。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以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满足人民群众对河湖新期盼,推行新高考政策等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行药品集中采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最期盼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就从哪里抓住、从哪里推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改革的价值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为人民而改革就是改革的意义;但同时更应该意识到人民更是改革的动力,是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与创新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确保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在创新中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就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现实而言,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创新,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不动摇,使改革步伐始终稳健;又要用创新强化守正,通过聚焦问题导向、创新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举措,使改革效果保持最优。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建设的质量。要确保改革的效果,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重要抓手。一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改革,在一个地区探索得到的经验,想要为更多地区提供借鉴参考,就需要将该地的经验归纳、总结、提炼,挖掘经验背后的一般规律性并形成通用的制度,以点带面推动改革。另一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具有指向性的改革,2029年要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如何确保改革的成效?可以说,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改革效果,但高居首位的无疑是制度建设的质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不断完善、优化各方面制度机制,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法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因为改革的过程是涉及多个利益群体的,也是一个不同主体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过程;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或多或少会引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改革的稳定性也将受到冲击。如何最大化地减少矛盾,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呢?这就需要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坚持依法治国,充分认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仍在“攻坚区”,必须坚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一根本原则,及时修改或者废除不适应现代化实践需要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范性文件;及时将已被经验证实成熟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不断发挥好法治对于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大大增加改革的穿透力和实效性。
坚持系统观念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仍在经历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变革。今天的改革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可以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观念就是最根本的工作方法。那么,坚持系统观念,就要牢记总书记“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的重要论断,用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观察事物,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各领域联动和集成的改革,实现全面的、系统的深化改革。
(作者:李逸柔 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