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治理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9-24 10:12

“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特别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定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沿黄省份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实际调研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复杂问题,并多次召开座谈会深入探讨如何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基于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大局,亲自谋划布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内涵的原创性论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安排,开创了黄河治理新局面。

一、对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目标和保障进行了新提升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作出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是基于社会发展现实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科学论断,具有多维度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是创造性地将中华治黄史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提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对黄河治理的根本目的进行了新提升。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黄河流域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极高、治理难度极大、自然灾害频发、水害极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在历史上曾出现“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状况,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在造就广袤无垠沃野千里的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同时,造成的洪涝灾害所波及的范围向北可达天津,向南可抵江淮,给沿岸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数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长期遭受黄河泛滥的困扰,沿黄人民对于安宁幸福生活和黄河安澜入海的殷切期望从未停止。自大禹治水开始到明清民国时期,历代统治者不断进行着对于黄河的治理策略的探索和改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 1952 年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党和国家将此项工作视作治国兴邦的重大事务来全力推进,治理黄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目标遵循和价值引领。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江河情怀,彰显着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守护黄河安澜无恙就是守护百姓安居乐业,这是黄河国家战略的初心与使命。

二是创造性地将中国发展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历史观相结合,提出了“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论断,对黄河治理的根本目标进行了新提升。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中国需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挑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黄河流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治理黄河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历史观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关系层面看,自然先于人类存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身体和生命活动与自然不可分割。同时,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劳动和实践对自然进行改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论证了“人类史和自然史互相制约”的客观现实,说明了生态环境制约性和人类主体能动性是高度统一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并充分尊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精准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中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当下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的时代背景,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与流域生态演化规律的深刻洞悉与双重把握之下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在保证维持黄河流域系统结构健康发展、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的基础上确保黄河长治久安的黄河治理根本目标。这一论断也是我们领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内涵要义的目标导向和根本遵循。

三是创造性地将黄河治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的论断,对黄河治理的根本保证进行了新提升。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黄河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黄河安澜始终是华夏儿女内心深处最为深切的祈愿。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治黄的历史接力棒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手中,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重托。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强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实践,同时也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来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黄河治理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集中高效配置,同时对黄河治理进行科学规划,通过深入研究黄河的水文、地质、生态等规律,制定出符合黄河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黄河治理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黄河已经实现了70多年的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实现了连续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这对于一个水资源分配复杂且面临多种挑战的河流来说,是极为不易的。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党的领导是黄河治理总抓手的论断充分概括了黄河举世瞩目的“地上悬河”治理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手上实现的,治黄的正确答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找到的。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集中统一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辐射下,在新中国70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治黄经验下,我们一定能够逐步实现黄河的根治,让黄河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成为世界江河保护治理的中国范例。

二、对有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进行了新界定

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九省(区),从三江源到入海口,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到“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再到“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调研思索,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治黄逻辑理路,为新时代有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解题定调。

一是创造性地将黄河“体弱多病”实际与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相结合,提出了“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科学思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核心就是生态保护。首先,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中上游地区多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加上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导致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使得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隐患。其次,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水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此外,生态系统退化。黄河流域的湿地、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自然又能改造自然,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导致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2]。在2021年10月21日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在2024年9月12日召开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强调,要着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始终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路遵循,指明了努力的逻辑方向。

二是创造性地将黄河全流域治理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相结合,提出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科学思路。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覆盖9个省区,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充分考虑黄河上中下游的差异至关重要。黄河上游地区通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这里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黄河的水量和水质。黄河中游地区主要流经黄土高原,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黄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宽阔,水流缓慢。这里面临着河床淤积、洪水威胁和生态退化等问题。马克思系统思维强调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面对黄河流域“易淤积、易迁移、易决口”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治理要抓住“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的关键矛盾。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流域治理理念,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调需结合流域内上下游的生态环境特征,加强流域各方面的协调,实施多层次、全流域和全过程的生态保护措施。特别是在2021年对青海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湿地、草原草甸及沙地荒漠等生态系统的治理和修复工作,将“山水林田湖草”逐步扩展到包括“沙”和“冰”在内的流域治理体系中,以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实行生态一体化保护和环境协同化治理,体现了以系统观念谋划全局、从现实出发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为黄河流域破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对于保障黄河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创造性地将黄河流域黄河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结合,提出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的科学思路。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从远古时期的史前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各个阶段,是沿黄地区人民长期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华夏儿女安身立命所遵循的精神标识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工具和视角,具有教育和塑造人的作用,能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民族认同感。黄河文化中包含着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生态保护的理念,为当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沿黄地区调研考察时,多次强调黄河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总书记心中,黄河早已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历程牢牢捆绑扭结在了一起,孕育并不断锤炼着炎黄子孙的心劲韧性和精神力量,也为中华民族赓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3]。在2024年9月12日召开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指明了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性、代表性、主体性文化的重要地位,肯定了弘扬黄河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展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精神支撑。

三、对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精髓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并不断发展完善,达成了黄河治理从被动转为主动的历史性转变,缔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

一是创造性地将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与马克思主义两点论、重点论观点相结合,提出了“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的科学路径。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丝毫不能放松警惕,黄河流域的水量持续减少而泥沙输送量却居高不下形成了水沙失衡的局面。上游地区由于山区地形陡峭,植被覆盖不足,加之过度的人类活动影响,使得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流入河道并在中下游沉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强调在实践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反对只顾一方、忽视另一方的形而上学一点论,马克思主义的重点论强调必须分清主次,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的形而上学均衡论。面对黄河水沙不协调的复杂难治的症结,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指出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治理黄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重视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同时推动中下游的防洪减灾和经济开发,重点解决黄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确保黄河流域的长远健康发展,强化重点河湖支流及流域腹地生态环境治理,构建水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要求健全重点涉水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发挥“四水四定”指挥棒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的治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等措施,科学制定和实施了关于黄河流域治理的相关政策,有效减缓了黄河下游淤积,确保了黄河沿岸安全。

二是创造性地将黄河流域发展规划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结合,提出了“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的科学路径。在过去,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模式存在着用水粗放和浪费的现象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忽视了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指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和处理某一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适度原则,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资源的配置、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等都需要把握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或不足。黄河流域发展涉及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多个目标的平衡与协调,与此同时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人口、17%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黄河流域发展规划必须建立在对流域内资源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他进一步强调:“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4]这一思路是站在流域永续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是以辩证的角度全面地看待黄河流域的发展大局,是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难题的根本破解之法,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既谋一时又谋万世、既谋一域又谋全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前瞻性战略眼光和系统性历史眼光,深刻警醒我们只有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才能走出一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是创造性地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观点相结合,提出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科学路径。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域面积涵盖了多个省份,地理、气候差异明显,流域内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地的农业和工业发展迅速,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却相对滞后。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观念强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应对复杂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措施。黄河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沿黄九省区,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聚焦高质量发展。根据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每个地区的治理和发展策略,对于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关注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而对于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观念与黄河流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治理思路,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搭建起了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完善了黄河流域治理体系。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优秀治水经验的充分吸收和传承创新,是新时代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是我们需要贯彻执行并长期坚持的新时代治黄方略。

引文注释: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2-01-01(1).

[2] [3] [4]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2,3.

【作者:饶明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院教授,智川书院院长,大河网特约专家;裴月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水安全工作重要论述研究”(22BDJ004)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