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9-25 09:40

编者按

  学习全会精神,我们一起领会!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一段时间以来,省内社科领域专家学者学到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感悟和体会?结合会议精神,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特别策划《领会》,持续刊发专家学者理论反响,邀约作者做客大河网直播间,与主持人畅谈对于会议精神的学习领会,欢迎关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确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体现,更根植于深厚的群众与现实土壤,是追求真理道路上的重要理论成果。

理论逻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致力于维护并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构成了其理论构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劳动”的主体,人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的核心力量,深刻阐述了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民利益被剥夺的现实,提出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的理想愿景。他指出,在这样一个新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仅是目的,也是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从而确立了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作为社会变革的最终价值目标。从这一视角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它将人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历史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坚决走“群众路线”不动摇,这是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同志在丰富人民观内涵时将“共同富裕”思想纳入其中,同时还诠释实现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应有内容。邓小平认为所开展的一切工作是否有价值,判断标准为“是否有利于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提升”,从维护人民利益这个视角来启动改革开放程序,带领中国人民过上好的生活。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坚定站稳人民立场之具体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回答新时期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其科学发展观着重强调以人为本,始终维护人民利益。由此可见,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在实际行动中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这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在第一个百年征程中积累下来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现实逻辑: 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是行动指南

二十大报告总结分析了新时代十年变革中,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进步,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历史性变革与成就。党中央在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科学且完整地部署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并提出一系列有指导性价值的论述。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经济建设,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物质层面探索落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用实际行动践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这一生命线,并以此深化政治建设,在政治制度方面,全过程落实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人民民主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沿着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又扩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方法论的内涵。强调文化建设必须重视社会效益,并以此作为创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价值锚定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发展为了人民理念

人民憧憬美好的生活,人民是改革的动力,也是改革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铸牢“民生稳”的根基,要持续不断地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是赢得民众信任的基础,要听得到人民最为朴素的话,就要想群众之所想,要获得良策,就必须广开言路,要凝聚共识,才能不断完善观点。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要在思想上,在情感上,在理论上,在政治上形成认同感,就必须凝聚共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一起铸牢中国梦。

发展依靠人民理念

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其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与坚定支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充实了党领导下的部队力量;抗日战争时期,人民通过各种形式支援前线,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并取得了第一次全面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初期,不惧恶劣的环境,面对敌人的子弹,以血肉之躯挡之,熊熊烈火也没能阻挡英雄的人民抗美援朝的决心。改革开放期间,不管是从包产到户,还是兴办特区,人民都表现出了创新精神。今天的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必须充分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在改革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施推进等各个环节,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改革的方向与人民的期盼高度契合。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

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也是衡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核心标尺。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路径。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共同富裕的核心理念在于“共”字,它强调的是普遍性与共享性,即人民共同享有发展的成果。这一理念不仅回应了全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也为我们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与目标——让全国14亿多人口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朴素而深刻的表述,揭示了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协同与公平,它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群体的实际情况,确保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每一个人,不留死角、不遗余力。  

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实践路径

治国理政应以“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方法论体系解决各种矛盾,要充分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目标。

围绕群众路线,满足人民心愿

“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倾听普通百姓的意见,实现“问政于民”;要问到点子上,要做到“问需于民”,要充分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即“问计于民”。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要求县、市、省委书记要深入所有村、所有乡镇、市区。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充分践行这一点,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与人民群众建立联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急的事、最难的问题、最愁的事情、最盼望实现的为重点,要充分履行责任,要能发现并看到问题,要着力解决问题,要想人民群众所想,直面人民群众所面临的问题,真正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让人民群众不再有困扰,与人民群众团结一致。

聚合人民智慧,发挥人民创造

人民的拥护是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人民的支持是党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推动改革工作的关键力量在于基层群众。因此,要大力号召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改革进程,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与首创精神。通过鼓励人民先行先试、重视人民群众的经验创造等方式,激发全社会的改革热情与创新活力。为此,党必须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广泛且认真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这要求党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动态把握人民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同时,党还要真正打开大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倾听来自底层的声音与诉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与参与平台。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导向,深化制度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与深化制度建设必须紧密围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导向”展开,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现实情况,社会发展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在深化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具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引领,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发挥人民的创造力,鼓励人民群众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国家事务的管理。这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立法听证、政策咨询、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民意,通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渠道反映民声,以及通过直接选举、协商民主等形式实现民主权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人民意愿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从而全面保障人民的权利。

关注人民利益问题,增进民生福祉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导向,深化制度建设”的核心理念,是贯彻“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的关键路径,旨在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坚实的保障。这一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既要量力而行,又需尽力而为,精准聚焦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切的利益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针对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挑战,加速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网络,确保老年人安享晚年,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作者:张萍萍 单位: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