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与弘扬措施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9-27 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是这一战略实施的五周年,黄河文化传承、保护与弘扬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众所周知,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河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黄河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价值,保护与弘扬黄河文化遗产。

一、黄河文化遗产的内涵

黄河文化遗产是在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探讨黄河文化遗产之前,有必要回顾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概念。遗产的概念经历了逐步深化与完善。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包括文物、景观、标本、考古遗址、建筑群、录像等历史遗存的记录载体。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将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列为文化遗产,这一公约的内容阐释主要涉及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则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习俗、仪式和节庆活动、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及传统手工艺等。2005年,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明确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概念,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总之,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物质、精神和意识的综合产物,涵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则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黄河流域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种类丰富、价值独特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诞生和发展核心区域,黄河流域不仅是中华文明和国家的起源地,也是中国城市和商业文明的核心区,以及传统思想起源和传承的中心。黄河流域因此成为文化交融之地、文明辉煌之乡和人文荟萃之区。从黄帝时代到北宋,黄河流域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始终走在中华民族的前列,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一直位于此地。黄河文化通过开放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不断丰富自己。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文化融入了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及江南文化。隋唐时期,黄河文化在吸纳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文化交流,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全球文明成果。黄河文化还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业,融入了红色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新文化内涵,为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增添了新的元素。这些都构成了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

依据国际公约、中国法律法规以及黄河文化的内涵,黄河文化遗产主要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成就。其涵盖的历史、科学、文化、环境和教育价值,为人们了解黄河流域的劳动成果提供了生动的资料。例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山西省洪洞县的霍泉灌溉工程,至今仍在灌溉、供水、生态和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霍泉灌溉工程所建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渠册和夫簿制度,也成为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河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

黄河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载体,是黄河文化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具体体现。因此,黄河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黄河根祖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核心区域,黄河根祖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在这一地区的成长和壮大。黄河流域的史前遗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发展连续,证明中华文化的演进未曾中断,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黄河流域的史前人类化石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南许昌灵井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等,都是黄河文化的根脉所在。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建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道路,这一时期的都城遗址、礼制建筑和甲骨金文等,都是黄河根祖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二是黄河根魂文化遗产。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黄河流域是最早形成国家形态的地区之一,并在此基础上辐射成长,形成了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意识与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根魂。黄河流域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中心,著名古都如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安阳等均位于此地。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是思想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齐鲁地区成为儒家文化的中心,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创始人和传播者也集中在此地。黄河根魂文化遗产丰富,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古代都城的文化遗址,以及道家、儒家、法家、宋明理学等思想家的故居、墓地和思想传播场所等。

三是黄河农业文化遗产。黄河农业文化遗产是黄河文明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中国先民的农耕智慧和文化传统,维护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黄河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与农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文化遗产及其活动空间,这些遗产可以以“固态”或“活态”形式存在。黄河农业遗产的主要类型包括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和农业民俗文化等。例如,陕西佳县古枣园、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宁夏中宁枸杞种植系统、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和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游牧生产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四是黄河治理文化遗产。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千年的忧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在几千年的治河实践中,我国先民总结了丰富的治河经验、理论和技术,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治理黄河人物,并修建了大量工程设施。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与黄河治理和利用相关的河道关津、黄泛遗迹、水利工程建筑遗存、治黄名人的遗址、墓葬和纪念馆,体现治黄理念的文献史料、水利科技文化遗存以及历代碑刻等。

五是黄河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精神标识,也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武器。红色文化遗产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红色革命活动及其结果,这些结果表现为可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历史遗存。黄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包括革命遗址遗迹、革命英雄故居、革命遗物等物质类红色文化遗产,以及革命事迹、革命文艺等非物质类红色文化遗产。

这五类遗产是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弘扬的对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

三、弘扬黄河文化遗产的措施

立足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根植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价值,当前关键是要从夯实研究基础、加强协同保护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融合发展等多维度着手,保护弘扬黄河文化遗产。

夯实黄河文化遗产研究基础。要强化黄河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凝练其时代价值和多元特色。目前,学界和社会对黄河文化遗产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因此,应持续推动黄河文化遗产的研究,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系统整理相关文物资源,明确其概念和构成体系,揭示其深层文化意义。例如,济南社会科学院设立了“济南·黄河智库”,支持黄河国家战略。通过数字技术,建设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搭建数据共享平台,绘制文化遗产资源地图,并构建传承与发展的文化谱系。例如,将黄河流域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实体体验馆和在线展示馆,建设黄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资源库和网站等。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机制。由于黄河文化遗产面临广泛的区域跨度、长期的时间跨度和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保护实践中必须形成联合意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跨地域、跨部门的协同保护机制。有效的协同保护需要统筹规划,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在此基础上,应推动黄河沿岸九省区的合作,设立黄河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加强统一规划,建立区域协同保护机制,多措并举推动系统保护。例如,黄河流域各省区应统筹发展,在资金投入、税收政策支持、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专门性法律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如陕西省政协委员刘勇建议,建立陕蒙、陕晋、陕豫跨区域协作机制,共同打造沿黄河风景带,将流经陕西与内蒙古、陕西与河南接壤的黄河区域建设为国家级中央公园等。

鼓励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单霁翔强调,“公众共享是保护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缺乏公众参与会显著降低保护效果。因此,在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过程中,必须鼓励公众和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调动社会热情与积极性,共享文化遗产权益,以提升保护共识。公众的参与是实现黄河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关键。例如,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政府、社区、农户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机制,特别是要充分激发遗产地农户和社区的保护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

优化黄河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方式。黄河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要从三点着手:首先,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挥旅游载体作用。遗产旅游是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策略,将文化遗产与区域旅游紧密结合,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黄河流域的文物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生态景观,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品牌,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例如,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旁的《无上龙门》体验馆,通过光影效果展现龙门石窟之美,并提供丰富的文化巡游体验;山西云冈“又见云冈”大型实景演出,通过现代艺术演绎传统文化之美,打动了观众。其次,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借助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为保护与发展的趋势。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的转化、再现、复原和完整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助力黄河文化的传承,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山西博物院运用“文化+科技”融合的方式,深入推进山西黄河文化系列主题云展览的建设。其中,《“大河上下 民族根魂”黄河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作品采用“科技+文化IP”模式,使数字创意和动态交互成为其主要亮点。第三,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与创意设计产业的融合发展。黄河文化遗产底蕴深厚,结合地域特色,通过加强文创作品设计,提升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例如,在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文创产品特展上,“晋祠礼物”如关公“神勇”书签、伏羲庙罗经仪、鸟尊摆件等展示了黄河文化的现代时尚元素,弘扬了黄河文化遗产。

【作者:尚群昌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基金项目: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清代豫西地区水利碑刻文献搜集整理研究”(2022XWH270);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基于创新精神培养的新文科课程群建设探索研究”(2024SJGLX0339)】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