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访谈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9-27 14:57

        编者按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一段时间以来,省内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到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感悟和体会?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特别策划《领会》,邀约专家学者做客大河网直播间,谈谈对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领会。第一期邀请到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省委宣讲团成员贺卫华,谈谈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以及“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请问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把握?

贺卫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一是体现了改革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二是体现了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深刻理解这个总目标,对于完成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历史任务、贯彻落实好《决定》作出的各项改革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

在这个总目标中,明确了到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和“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要求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就形成了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领之下,有总有分,总分结合,系统完备的目标体系和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在到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明确“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明确“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些目标,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战略部署安排相一致,展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前景。在“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中,对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提出了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目标要求。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分领域改革目标相比,增加了国家安全领域改革的目标,进一步凸显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

主持人:《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怎么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贺卫华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明确指向,也是新时代中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保障,现代化则为改革提供目标导向,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具体而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现阶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也只有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推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改革扫清先进生产力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更好相适应,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接下来需要怎么做?

贺卫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四是‌协同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协同推进民主和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形成强大改革合力‌。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主持人:《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请问“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什么样的?

贺卫华衡量市场经济体制是不是“高水平”,关键看这种体制是不是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能否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高效能的宏观调控、完备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特征,我们可以概括为“两高一完善”。

一是市场配置资源效率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体制。市场经济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引导要素流动,最大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高效率的资源配置为重要特征,通过产权激励、价格引导、竞争公平等,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是政府宏观调控效能高。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宏观调控是为了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高效能的宏观调控,就是通过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政策协调机制、健全预期管理等,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秩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发挥市场活力和动力创造条件。

三是完备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只有把基础打深、筑牢,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楼大厦,才能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主持人:《决定》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从郑州到卢森堡的“空中丝绸之路”是河南扩大开放的关键平台,截至去年6月,郑卢“空中丝路”货运量突破100万吨,与此同时,河南航投投资收益超过100亿元。请问,这条“空中丝路”如何推动河南更好发展?

贺卫华郑卢“空中丝路”不仅是河南与欧洲实现经贸沟通的“空中大陆桥”,也是中原经济区乃至整个中部地区连通欧洲的重要通道,为郑州货运航空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和稳定增长的货源支持。当前,河南经济正处于“加快回升、持续向好”发展的关键期,推动河南更好发展,要进一步发挥郑卢“空中丝路”的支撑作用。

一是进一步优化航空经济空间布局,推动开通更多航线。围绕“航空货运数字化”引入软硬件服务提供商,为更大规模的货物组织和集疏管理做好准备,围绕核心主业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将郑卢“空中丝路”打造成一个在国内、全球航空货运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平台。

 二是持续完善货运航空物流产业链。这包括引进更多基地航司、综合物流服务商等,全面提升河南航空经济供应链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为河南省高质量提升货运航空规模、带动交通优势向枢纽优势转化、推动临空经济相关产业链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构建航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航空经济科研创新体系,统筹各地航空产业载体平台联动,重点强化航空产业、航空物流、航空都市等功能,加快航空科研创新,打造航空资源开发与人才集聚新高地。

主持人: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董事会主席汤姆·维斯格伯曾在河南与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上说:“不要犹豫,大胆来豫投资。”这是郑卢“空中丝路”为我们带来的认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河南还应该怎么做?

贺卫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从四个“更”来理解。包括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的开放、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开放、更好促进合作共赢的开放。   

一是助力“豫品”“豫产”出海。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豫品”“豫产”出海提供更大助力。

二是吸引外资外企入豫。研究制定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政策举措,做好负面清单的“减法”,在营商环境、权益保护、市场准入、投资促进、生活便利度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资。

三是持续优化开放平台能级。强化河南自贸试验区与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联动,推进制度创新共试、改革赋权共享、政策措施共用,提升重点产业集聚力、辐射带动力和示范引领力。

主持人:“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我们该如何争做中部崛起的排头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呢?《领会》系列访谈持续推送中,下期视频我们不见不散!(姜秋霞 范昭/策划  冯佳宁 申久燕/执行  牧堃 刘晓明/视频  李思豫/摄影  杨鑫阳/剪辑  张舒婷/海报)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