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机制
□訾彦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高、创新强的人才队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加快探究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新要求,依托自身优势和地区特色、产业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伴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质生产力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对劳动者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新型劳动者的历史使命,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瞄准时代战略任务需求,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要锚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紧跟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整合高校资源,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建设更多交叉学科、新型学科,加大“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前沿知识传授,打造紧跟科学前沿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跨学科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项目驱动,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要革新教学方法,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推动课堂教学由传统讲授式教学向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释放创新型人才培养内生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高校改革,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远之策。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释放内生动能,坚定不移担当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重任。
面向新质生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系统工程,要加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协同性。要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构筑教师专业发展新体系,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推进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布局,弘扬尊师重教社会新风尚,以高水平创新型师资引导培育时代新人。要注重学生个人价值实现,注重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职业型高校等分类施策,因材施教,形成有序进阶的培养途径,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自主发展空间。要营造人才培养良好生态,强化校内外资源整合协调,积极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制度和社会环境,强化人才培养的短期效益与长期需求的良性互动,加强校际合作、校地联动、校企互动,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对优秀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的发现培养力度,形成多方参与人才培养的聚合效应,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育人共同体。要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的反馈与评估,做好人才培养的持续跟踪,持续完善人才培养的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创新性评价机制,健全全面立体动态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稳定、科学的激励举措,持续激发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内生动能。
加快培养各类特色人才。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必须增强人才培养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靶向性,要充分把握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定位、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地区发展条件、科技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高等教育与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
高校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要结合自身优势,紧扣地区特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建设区域特色型高校,充分把握地区差异、产业结构差异,聚焦地区产业现状,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学校人才培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联度,主动压缩或取消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模式,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一批有基础、利长远、有潜力、有特色的新兴学科、专业和课程。要注重差异化人才培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地区产业发展定位,承认客观差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成长规律,杜绝人才培养“赶时髦”“一刀切”,坚决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化。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牵引,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主动了解、参与地区企业发展实际和特点,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抓住本地区推进新技术、新产业的历史机遇,塑造人才培养新发展、新优势。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