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 |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形成新质生产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0-14 09:33

编者按

  学习全会精神,我们一起领会!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一段时间以来,省内社科领域专家学者学到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感悟和体会?结合会议精神,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特别策划《领会》,持续刊发专家学者理论反响,邀约作者做客大河网直播间,与主持人畅谈对于会议精神的学习领会,欢迎关注!

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着眼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应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时刻动荡变幻的国内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从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周密部署我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安排,围绕新时代如何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均衡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如何更加有力推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明确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不断促进各类要素更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优化产业和各类要素的空间配置格局。这不仅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和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性。从形成机理来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逻辑上的耦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优化生产力布局,让各类生产要素能够通过市场的手段流向更加具有发展效率的地区,实现各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协调和相对均衡。在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过程中,各地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减少要素流动障碍,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从发展原则上来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强调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理论品格;既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原则,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国各地发展状况差异极大,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发展路径,各地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和特色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从发展要求上来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内在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各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成果显著,初步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找准发力点。具体而言,要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高质量推动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工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区域层面而言,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禀赋特征,发挥优势,强化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联动,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模式。

具体来看,一是要协调科技创新分工,加快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为重点,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平台体系。加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强化大科学装置对区域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支撑作用。深化科技创新平台与地方合作,支持各地紧密结合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和科创资源,加快产出和转化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积极发展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平台,增强创新平台内生动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效率和创新绩效。

二是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重点强化和发展各类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加强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协同联动,探索多种形式的双向“飞地经济”模式,推动产业的跨区域梯度转移以及科技创新成果的异地孵化。借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G60科创走廊建设经验,以“交通+产业”走廊建设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跨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协同。编制跨区域产业地图,明确各地产业定位,系统梳理各产业及细分领域产业链,引导企业按产业类型、功能类别在相应区域聚集,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是要整合区域科创资源,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布局,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创新人才资源利用方式,探索建立“人才飞地”和“离岸人才中心”,把地方发展诉求和人才自身发展诉求相结合,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水平。发挥金融对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协调引领作用,探索区域内部省市联合授信机制,加强同业合作,切实提升金融对区域重大科技和产业创新项目的服务能力。

四是要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打通束缚各类生产要素流动的堵点卡点,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降低各类生产要素的制度型交易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区域产业合作发展机制,建立相对合理的合作利益共享和差异化保障机制,强化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提升各地在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合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林永然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