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治”有理④丨深入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
编者按
治理之道,重在基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需要哪些新技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河南怎么发力?怎么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针对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出《言“治”有理》特别策划,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建言献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引领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全部精神产品,统合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想知识等,对社会生活中公众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的形塑与影响。也正因为此,文化力量一直是社会治理实践中的有效手段,文化治理始终是党和国家开展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事实上,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德治”就是以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为载体的治理方式,其从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的内潜性维度,支撑着自治、法治等治理方式的运转,涵养着它们的前行底色。直面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要夯实乡村振兴的治理基础,需从强化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着手,加强文化赋能、做好文化治理功用发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这对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一、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乡村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已发生颠覆性调整,社会巨变给乡村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新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社会风气顺势而生,新的乡村文化形式在“大流动社会”中不断塑就。另一方面,乡村社会边缘化、乡村文化虚化、乡村价值空心化现象趋于严重,一些乡村地区出现文化供给匮乏、道德失范、发展失序等问题,“人文化成”精神的现代展现相对薄弱。
(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
当前,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依然是现代化河南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现实命题。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文化层面的体现更加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城乡文化对比中的不平衡,如城市文明冲击乡土文明、乡村文化衰落、乡土文化边缘化;还体现在乡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的乡村文化呈现迥异的形态走势。不难发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话语体系已发生颠覆性变化,传统文化慢慢让位于现代文明,乡土文化渐渐弱化于城市文化。城乡文化话语地位强弱的构筑基础是城乡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更确切地说是城乡文化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这一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是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文化发展问题。
(二)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水平较低
调研发现,相较于城市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配套都比较滞后,尤其是数字时代下的前沿性公共文化网络基础设施更是尚处起步阶段甚至是还未起步,乡村数字图书馆、网络教育中心、互联网+文旅,等等,只在个别地区或示范村镇零星展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任重道远。这直接带来乡村公共文化的供给短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足,一方面受制于乡村文化设施的严重不足和新兴文化设施薄弱;另一方面,相对于发展经济,地方对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视度明显较低,在文化发展政策出台、机制保障上着力不够,乡村文化市场发展氛围不浓。
(三)传承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困境重重
一方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境遇,其最大威胁是传承主体缺失,如代际传承人、文化人才的缺位。乡村地区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接续,但其“文化传承人”普遍面临断层处境,致使一些传统文化的延续难以维持。同时,乡村传统文化再生产缺乏创新引领主体,缺少文化专业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面临失序危机,表现在乡风民俗文化的规范无力,乡村内部治理秩序的礼治式微,价值多元化下的传统与现代文化张力。此外,乡村传统文化面临功能退化危机,主要表现在文化治理功能的弱化上,民风习俗、习惯规约、道德伦理等乡村治理力量趋于弱化,乡村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降低。
(四)乡村文化人才力量不足
伴随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乡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空心村”现象也在增加,人口流失尤其是青壮人员减少、乡村能人出走,给乡村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可以说,缺人尤其是缺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乡村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一方面遭受着社会流动大背景下的人员力量不足、人才支撑乏力的困境,另一方面面临着对村民资源挖掘整合不够的问题。文化发展有其特殊性规律,只有贴合民众生活、契合村民兴趣的文化形式才能真正有生命力,才能唤起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真正发挥出村民的主体力量。
二、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必须着眼于乡村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转变城市文明等于先进文化、乡村文化是落后陋习代表的狭隘偏见,重新认识和挖掘乡村文化价值,推动形成新时代乡村文化,以文化繁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引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其对民众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产品生产传播的导向作用,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与价值体系,强化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支撑。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主流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价值观念,凝聚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力量。三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文化精神,将其融入农民的乡村生活,建设风清气正的乡村社会,厚植乡村振兴文明底蕴。
(二)持续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挖掘和开发农村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提炼转化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信念、思想情感、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二是构建新乡贤阶层,发挥“道德权威”在乡村生活秩序维持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延续和强化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乡村社会传统风尚,同时结合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速”“质”共进农村志愿服务事业,振奋农民气质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三)保护传承乡村优秀文化
一是立足河南各地乡村实际,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在守护文明的原则下辩证对待乡村文明与现代文化,结合时代变迁和现实逻辑去推进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和创造,追求不拘泥于形式的文化精神弘扬。二是围绕文化载体的实物保存保护,有计划地开展传统文化村落的复兴行动、传承非遗技艺民俗行动等。三是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以用文旅产业的形式来激活、弘扬民俗风情、礼仪文化、技能技艺等,在县域、村镇发展中整合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在发展中保护文化,在文化繁荣中助推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发展。
(四)践行文明乡风建设新行动
一是因地制宜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行动,从民生之需有序谋划移风易俗的阶段性扩展,鼓励村民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增强民众践行新风正气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使“文明村镇”“道德模范”等基层文明创建常态化,构建文明新农村。三是着力培植淳朴乡风民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五老”人员、新乡贤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引领道德风尚。四是加强全社会对弘扬时代新风的宣传、对不良风气行为的曝光监督。
(五)深化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科学规划文化人才的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文化人才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定期对乡村文化骨干、“三馆一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能力提升培训,有侧重地做好“文化关键人”“技艺传承人”等各类关键人才的接续培养。二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在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文化示范户等正向草根文化发展。三是做好文化人才招聘规划,招募更多专业性、贡献性、思想性的优秀文化人才到农村来搞活乡村文化,配齐建强乡村文化工作队伍。
(作者:李三辉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