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在河南乡愁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与优化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孕育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传统村落,形成了“老家河南”的形象代言和乡愁的符号表达。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愁由于具有文化规约、社会认同、团结互助、心理安慰与心灵净化等功能,已经从个体意义的情感层面上升到国家意义的社会治理层面。留住美好乡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但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产生消极影响,人口外流导致村落空心化和成员身份认同弱化,行政推动型移风易俗对传统文化传承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充分发挥社交媒体打造虚拟乡愁场域、固定和活化社会记忆功能、传播河南乡愁文化,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体要求,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愁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一)留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文化之根
一方面,乡愁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乡村文化的灵魂所在,能够激发社会凝聚力,增强人们对家乡的身份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深度挖掘乡村文化的潜在价值,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乡愁文化可以通过文化活动、乡村旅游等形式被传承和发扬,使人们在回忆中找到共鸣,从而促进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
(二)留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通过情感吸引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乡愁文化不仅能够吸引乡贤回归,还能吸引外来人才的加入。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都可以在乡愁文化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此外,乡愁文化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使乡村成为兼具绿水青山与乡愁记忆的美丽家园。
(三)留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价值追求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着国家层面的乡愁,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两者具有内在耦合性。留住乡愁不仅是为了保存文化记忆,更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乡愁文化通过承载乡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纽带,帮助乡村居民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乡愁文化传播的困境分析
(一)城镇化导向影响传统村落文化传承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将因村庄合并、民居拆迁等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恰好是现实存在的一块短板。操之过急的城镇化带来的硬件环境的急剧改变,使得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风貌被改变甚至被损毁,导致维系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外部环境逐渐消失,地方特色文化也失去了传承的实体依托。同时,由于乡村文化投入和供给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加之城乡发展之间的制度性壁垒长期存在,乡村文化传承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乡村的文化底蕴,还使得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受到了负面影响。
(二)人口外流导致村落空心化和成员原子化
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是普遍现象,这直接导致了村落的空心化。随着大量年轻人涌向城市,乡村人口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个体关系变得疏离,乡村社会不断失去传统伦理价值和凝聚力,而新的社会关系又缺乏可替代的支撑。此外,中间组织的涣散也导致了乡村共同场域的缺失,传统信任体系被打破,较大程度解构了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公共精神的荒芜和村民共同记忆基础的削弱,使得乡愁文化在乡村社会中的传播变得更加困难。
(三)行政推动型移风易俗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冲击
在基层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往往以行政命令“一刀切”为主,忽视了风俗的惯性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这种行政推动型的文化变革摒弃了有益的风俗,切断了村民的情感纽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乡村治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变革往往忽视了村民的文化认同,导致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丧失。乡村文化的生命力被弱化,乡愁文化的传播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三、社交媒体在乡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社交媒体作为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具有独特优势与潜力,它不仅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还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社交媒体应用深度普及,已经成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具有使疏离的个体凝聚成为价值共同体的可能性。
(一)社交媒体通过搭建虚拟场域重构熟人社会
社交媒体以其跨越时空的特性构建了一个“移动主体熟人社会”,为乡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乡村居民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互动和信息分享,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的增强,不仅有助于重构传统的熟人社会网络,还使得疏离的个体能够在虚拟空间重新找到归属感。通过这种方式,社交媒体进一步推动了乡愁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进而促进了乡愁文化的传播与认同。
(二)社交媒体通过自组织重建公共空间
社交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平台,更是社会自组织的工具,它通过打造“内部强关系连结”叠加“外部弱关系连结”的社会关系网络,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公共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居民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到乡村的公共事务中,共同商讨和解决乡村发展的问题。这种自组织的方式不仅增强了乡村社会的自治能力,还培养了乡村居民的公共精神,为乡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三)社交媒体通过动员凝聚价值共同体
社交媒体弥合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鸿沟,形成了“分享信息——建立关系——集聚要素——发起行动”的动员和组织机制。第一,在虚拟空间,人们发起或“围观”特定议题,分享信息,交换意见,信息共同体得以建立;第二,通过社交媒体建立或重构互动关系,虚拟空间的交往被转移到现实社会,虚拟社群变成现实社群,信息共同体转化为关系共同体,将乡村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传递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增强了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推动了乡愁文化的创新传播。
四、乡愁文化传播的政策路径优化与建议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愁文化的传播和振兴需要政策支持与路径优化。通过重构文化空间、创新文化体验、优化传播路径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乡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并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振兴。
(一)重构乡村文化空间,强化认同感
重构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愁文化传播的基础。地方政府应与文化遗产部门联合设立乡村文化保护区,以保护重要的历史遗存和建筑。文化资产的保护与维护应通过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申请文化基金,确保这些项目的持续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定期对文化遗存的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推动文化保护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使公众能够参与并监督文化保护进程。
在文化推广方面,社交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定期发布村庄的历史文化故事和活动进展,能够有效提升公众的文化认知。同时,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展示文化保护项目,进一步增强公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这样的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将有助于扩大乡愁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文化认同。
(二)推动文化体验创新,增强文化传播力
创新文化体验可以大幅提升乡愁文化的传播效果。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推动村落文化节庆活动的开展,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广泛参与。此外,政府可以与文化企业和旅游公司合作,策划和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项目,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全程直播,增强互动性,提高文化节的社会影响力。线上投票、评论等互动功能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参与感,推动文化传播的深入开展。
现代科技手段也是增强文化传播力的重要工具。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例如,游客可以通过VR设备参与虚拟村庄的节庆活动,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社交媒体平台还可以实时展示这些体验项目的反馈,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乡愁文化的传播范围。
(三)再现村落历史记忆,创新传播与营销模式
再现村落的历史记忆是乡愁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文化部门可以组织专业团队,策划拍摄高质量的乡愁文化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展示村庄的历史风貌、文化活动和村民的日常生活。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推广这些视频内容,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提升村庄的知名度。
同时,乡愁文化还可以与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塑造相结合。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农产品包装设计,或在直播中讲述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能够为产品注入情感价值,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这种“文化+产品”的结合模式,不仅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还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四)优化传播路径,构建协同传播体系
多平台协同传播策略是提升乡愁文化传播效率的重要方式。地方政府应制定全面的传播计划,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传播矩阵。微信公众号可以用于发布深度文章和文化故事,抖音和快手则通过短视频展示村庄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微博负责实时互动和活动预告。通过不同平台的配合,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为确保传播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政府可以支持村庄成立专门的社交媒体运营团队,负责管理和更新文化传播的内容。该团队可以由本地年轻人组成,并通过定期的培训提升其技术能力和创意水平。为了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政府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确保乡愁文化的传播长期有效。
【作者:郭颖,河南工业大学教授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社会记忆视角下河南乡愁文化社交媒体传播研究》(编号:2023XWH133)】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