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建构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凝心铸魂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医学院校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既要遵循思政课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织叠加的发展态势,适应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以及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课题,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守正与创新。在此背景下,探索“知信行导”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卓越医学人才中的关键作用,成为医学生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一、新医科拓展医学生思政课教学模式重构的可能性空间
教育教学规律表明,任何先进的理论都不会自发产生,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由外而内的理论灌输。然而,理论灌输并不等于教育者硬生生地、机械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填鸭式”的知识教育。正如恩格斯在1887年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所讲:“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愈多由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任何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都无法实现启智润心的教育效果。
伴随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社会的深刻转型,定位“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医科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启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质量革命”成为重要课题,这不仅对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医学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守正与创新提出迫切要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医学生对机械灌输式的传统授课方式产生疏离感、排斥感,以教师为中心、以“填鸭式”为主导的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一方面,新医科的“技术赋权”解构和消解思政课教师独白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与话语权威;另一方面,新医科打破“学科藩篱”,拓展了医学生思政课教学模式重构的可能性空间,具体体现为课程建设观、课程本质观、课程学习观、课程评价观的重构。
第一,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课程建设观的重构。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肩负着“健康中国”的战略使命。因此,医学生思政课建设要告别和摒弃“小课程”的陈旧思维,而是要以“大思政课”的课程观为指引,将办好医学生思政课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视野来建设,自觉建立思政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关联。
第二,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课程本质观的重构。新医科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中国精神的医学人才,这就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有更高的要求与期待。讲道理是思政课的本质所在。在以往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把课程本质理解为知识成果,即知识型的课程本质观。另一种是把课程本质理解为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经验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即经验型的课程本质观。然而,医学生思政课在本质上是对以上两种课程本质观的扬弃与超越。这是因为,思政课教学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播,但又不止步于知识传播,而是要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化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思想武器。
第三,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课程学习观的重构。新医科培养医学人才更加注重其知识迁移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而医学生思政课对其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深刻且持久的。然而,医学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一个客观实际是,思政课的课程内容是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的体现,其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核心教学主题是相对固定的,经常会出现不同学段教材表述有“似曾相识”之感。相对于小学阶段思政课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思政课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思政课重提升政治素养而言,大学阶段思政课更加注重在学理道理哲理的体悟中增强使命担当。因而,医学生思政课课程学习要有“瞻前顾后”、“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自觉意识,既要看到思政课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接续性发展的过程,也要看到医学生思政课有其特殊的学习主体性、学习高阶性。
第四,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课程评价观的重构。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权衡教育目标设置与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课程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评价应结合新医科人才复合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的突出特征,科学分解新医科人才的关键影响因子,落实到课程与教学后的学生考核。医学生思政课要采取多层次、多维度、动态化的评价方式重塑评价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课上与课下相结合,使之符合新医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新医科赋能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
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基于知信行理论(KABP或KAP)和“医学+X”多学科整合的新医科理念而创设,这一教学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理论灌输的优势,又利用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优势,更加强调思政课教师和医学生的双向互动、合作学习、深度交流、创新创造等。在教学环节上,“知信行导”教学模式可以分为“知识认知、信念认同、行为外化、评价导向”等。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践中主要存在四大转变,一是知识体系供给从教材体系向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医学生困惑点的“结合点”转变,二是信念认同方式从理论说教、独白式灌输向专业关联、思想沟通和情感支持的转变,三是行为外化途径从单一学生主体的课后实践向师生共同参与的价值澄清、知识迁移、意志训练、实践决策能力提升转变,四是教学评价导向从单一维度、静态评价维度向动态评价和评价反馈转变。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核心要义在于,正确处理和理性应对思政课教学中医学生“有知与无知、知识与信仰、觉知与践行、行为与评价”等基本矛盾与内在张力。
一是正确处理有知与无知的矛盾与张力。此为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逻辑前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思想体系,思政课所传授的知识具有逻辑性、学理性、抽象性等特点。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主渠道,思政课所传授的知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因此,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学深悟透思政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内在统一,引导医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需要有开放而宏阔的知识体系。在此,有知与无知的矛盾不是简单意义上有知识与无知识的矛盾,而是相对有知和相对无知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认知动机上主动探究与被动接受、认知程度上深度学习与浅层了解、认知态势上动态把握与静态悬置等差异与矛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知识体系螺旋式上升的展开过程中,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建构,需要在知识传授中平衡有知与无知的边界,以相对有知启发学生未知,以未知探究通达相对有知。质言之,要坚持主动探究而非被动接受,坚持深度学习而非浅尝辄止,坚持动态拓展而非静止不变的认知态度。
二是正确处理知识与信仰的矛盾与张力。此为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树立为牢不可破的科学信仰是思政课一项崇高的历史使命。然而,在中西方思想史上,普遍流行着知识与信仰的二元对立论,认为知识与信仰分别属于理性世界与自由意志。实际上,这种观点把科学知识等于“价值无涉”,等于“去意识形态化”,恰恰是其无力解决知识与信仰对立统一关系的结果,这在当今时代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解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话语陷阱。在此背景下,平衡知识与信仰的矛盾,让知识通往科学信仰之路,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让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止建立在感性认同基础上,更要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理性认同的基础上,构成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关键着力点。
三是正确处理觉知与践行的矛盾与张力。此为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重要枢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觉知属于认识论范畴,践行属于实践论范畴,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其对立统一的现实表征即知行合一。日常生活经验反复表明,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与情感支配,只有由衷向善做到“知”的人,才有外在善“行”。同时,只有经历善“行”的磨砺,才能滴灌心灵、强化真“知”。为此,思政课教学尤其强调并致力于知行合一,要以增强主体性、实践性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突破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设计并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以此链接并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与认同,进而实现对理想信念的认同、信仰与践行。
四是正确处理行为与评价的矛盾与张力。此为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反馈机制。任何理性自觉的行为与评价都承载基本立场与价值坐标,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导向性、价值选择性。然而,由于生活世界尤其是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受思想支配的行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偶然性、局限性、冲突性。尤其是在医疗实践中,“善”与“善”的悲剧性冲突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如何对行为选择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这本身就是具有指示器、导航仪性质的价值坐标问题,而且也是行为主体省思体悟、自我审视的反馈机制。医学生思政课作为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课程,其教学效果是否入脑入心,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医学生对社会问题、人生选择的评价是否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因此,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转变、小组探究等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激发学生深度学习与行为践行的精神动力,是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必然要求。
总之,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正确处理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关系,旨在破解传统医学教育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科学与人文、知识与信仰、理论与实践的断裂与失衡难题,培养和塑造新时代医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等。这一模式强调知识认知、信念认同、行为外化、评价导向的整体联动,既表现为知行合一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社会实践的辩证过程,也表现为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辩证运动。
三、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基于“知识认知—信念认同—行为外化—评价导向”的教育进阶与相互转化,建构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拓展育人场域、创新多元载体、完善工作机制。
(一)坚持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知识进阶
根据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新医科人才的要求,胜任力是新医科培养医学人才的导向,教育结果成为教育内容的根据,医学生的知识技能、品德素养、职业能力等多方面服务于胜任力目标的实现。新医科背景下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向,变革传统单向的“教”“学”关系,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应始终尊重医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做好关键性引导的同时调动其自我能动意识,充分运用各方资源,突出师生的双向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生个体的自主实践,达到思政课教学实效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和谐状态。着眼于医学生发展成长,主体需求的不断凸显使思政课不再只是“教”的单向空间,而成了“教”“学”双向统一的集合,既需思政课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引导价值观,更需医学生形成转化式的学习方式,提升自身胜任力与患者需求、岗位需求、社会需求相匹配。
(二)拓展信仰铸魂的育人场域
新医科要求将“大健康”融入“明理、笃信、力行、评价”的教学过程,培养医学生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固有思维到全周期、全过程常态化健康的思维转向。在这一过程中,医学生思政课的课程建设理应树立“大课程观”,不仅要通过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开展显性课程的知识教育,以抽象知识引导医学生直接“入场”,而且要通过社会大课堂、教学科目之外的隐性课程让学生获得经验性、体验性教育,以具体情境实践活跃思政课教学促使医学生身心“在场”,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延伸出持续育人的“发展场”。场以载道,医院锤炼强基、企业提素赋能,实践场域与思政课教学场域的产教融合符合医学生未来的成长路径,有利于育人实效的长期维持;社区义诊实操、农村志愿支医,生活场域与思政课教学场域的有机连接使医学生能够早期接触社会,既具有医德仁心职业境界的高度又兼具脚踏实地“接地气”的温度。在大思政课的宽广空间,构建学校、社会、医院、企业多位一体的育人场域,更好地帮助医学生学深悟透,弄懂做实,推动“知信行导”转化的正向循环。
(三)创新线上线下的多元载体
思政课教学载体的创新是增强“知信行导”教学模式运行效应的必然选择,应保证教学内容和载体形式的统一。首先,思政课课堂的主要内容要坚持故事化的叙事渗透,围绕当下医疗行业热点问题,采取典型复杂的医疗案例研讨、专题分析、小组辩论等方式增强互动交流,让医学生在课堂中感于思。其次,线上思政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多种形式,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观看医护先进事例纪录片、参与在线虚拟仿真项目等举措形成现实与虚拟的交互,促使医学生传承高尚医德医风内化于心。最后,线下思政课应积极策划医学生宣誓仪式、医学院院史馆参观、思政杯主题教育大赛、国医论坛、医疗情境模拟竞赛、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实践等职场化的体验式活动,引导医学生利用所学所思所感践于行,在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寓情于事中辨明何所为、何所不为,做到学思践悟的螺旋式上升。
(四)完善协同联动的教评机制
在建立健全新医科背景下“知信行导”教育模式评价反馈机制过程中,只有确立了明确的任务目标,才能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评价反馈机制,明确医学生教育的目标和测评的对象,制定出明细化和具体化的评价标准。一是完善学校内部各部门的考核反馈,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旨,学院再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评价方案。不能单一以考试成绩为考量因素,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二是完善学生方面的评价反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通过数据研究对学生表现具体化,准确掌握学生的行为认同和情感的认同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医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发展规律,注重师生间的对话、活动和交流,使教学评价更加充满温情、智慧与欢乐。三是完善教学督导方面的反馈。各学院相关责任人应加强教师教学的监管,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监督,对学生对课程的反映情况进行收集。完善学校对各学科的督导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将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四是加强和完善学科联动与反馈。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联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创造出事事落实、人人出力、时时育人、处处跟进的教学环境,培养时代需要、国家需要和人民需要的新时代健康守护者。
【作者:朱培丽,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靖源,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院 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知信行导’教学模式研究”(2022YB0154);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医科背景下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SJGLX210)】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