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高校改革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4-11-04 10:29

  □吕宏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科技竞争更趋激烈,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推进深层次改革。

  深化治理体系改革。《决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

  高校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必须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只有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才能使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强化党委对学术工作的政治领导同样不可或缺,这是确保学术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科建设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已成为当务之急。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超前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这些都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支撑。学科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必须与时俱进,建立竞争性经费支持机制。引导学科发展要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此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间的深度互动,对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体系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科研评价体系的深化改革必须坚决破除“四唯”倾向。建立突出创新质量、实际贡献、创新绩效的分类评价体系是必由之路。对于基础研究领域,长周期评价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这有助于营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应用研究则需要强化成果转化和实际贡献导向,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评价机制。同行评议机制的完善也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强调“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要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三全育人”体系的完善更需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这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制度保障。

  人才培养范式的革新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开辟了快速通道。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必须建立在系统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同时还要搭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推进要以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为抓手,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建设则是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举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工程。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是重要方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必须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现代化教学设施作为支撑,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新型教学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决定》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创新支撑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原则。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基础。跨学科研究中心的设立则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制度平台,有助于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则是推动创新要素有效集成的重要举措。这种系统性的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又要重视基础支撑,还要关注各环节的有机衔接。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健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制度的完善必须坚持激励导向。对科研人员赋予更大的成果转化自主权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市场化技术转移机制的建立需要培育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成果转化基金的设立则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则是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制度保障。

  创新生态的优化是提升创新效能的关键。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的健全要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为导向。“揭榜挂帅”等制度的推行体现了改革的创新性。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切实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科技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和科研诚信建设的加强则是营造风清气正创新环境的重要保障。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决定》强调“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更加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制度保障,是推动高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是改革的核心任务。同行评议机制在人才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提升评价科学性的重要保障。长周期评价机制的建立则为人才成长创造了宽松环境。团队评价机制的健全有助于注重对团队整体能力和贡献的综合评估。

  分配制度改革是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抓手。建立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是改革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在职称制度改革中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中提高科研人员的受益比例。科技创新荣誉体系的建立则体现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这些制度安排的完善必须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要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人才服务体系的健全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完善在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的建立和“一站式”服务的提供体现了服务理念的创新。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则为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大,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实施,都体现了人才梯队建设的战略考量。这些服务保障举措的实施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