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1-12 09:17

学习全会精神,我们一起领会!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一段时间以来,省内社科领域专家学者学到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感悟和体会?结合会议精神,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特别策划《领会》,持续刊发专家学者理论反响,邀约作者做客大河网直播间,与主持人畅谈对于会议精神的学习领会,欢迎关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六大原则之一,提出改革一定要做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原则不仅继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而且规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传递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秉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改革设计从人民出发

改革设计立足什么、从哪里出发,是观察一个政党立场、观点的重要视角。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在谈到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存在时,就曾指出:“任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是活的有机体,每时每刻都需要能量的补给,这要求我们人类一刻不停地进行物质生产,以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两种生产概括为“生命的生产”。即:“通过劳动”而实现“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而实现“他人生命的生产”。他们还特别强调,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的出现起,两种生产就同时存在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清晰地告诉我们,人类开展生产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以保证人类能够永续绵延下去。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其生产最直接的目的是保证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是为了少数人而开展的生产。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的建立内在规定着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绝大多数劳动者的需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的改革,理应从大多数人即人民的立场出发,来提出改革思路、设计改革方案,“做到改革为了人民”。在思考改革的初衷上,清晰“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在衡量改革的尺度上,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评价改革的得失上,要看人民的利益是否有效增加。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还在强调,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牢价值取向。《决定》在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五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改革才有意义。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改革大业由人民共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社会变革和实践发展的主体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正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精华,成立伊始就明确地将“无产阶级”写进一大党纲中,同时结合中国农业大国、农民居多的具体国情将自己的阶级基础具体表述为“工人、农民和士兵”。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变中,人民始终是变革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成就时曾饱含深情地讲道:“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国大业中,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是改革的主角,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人民踊跃投身的深刻变革。我们应更加自觉主动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推进我们的事业发展。只要党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搏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迈不过去的坎,全面深化改革就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改革大计由人民共谋

人民不但是力量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千百年来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实践是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千变万化的,在长期解决生产生活实践的难题中,人民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如何推进改革提供了智慧的源泉。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出台了数以千计的改革措施,其中大多数都是基层探索出来的。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经济特区的建立、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等一个个智慧产品都是源自地方、基层敢为人先的尝试。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啃下许多硬骨头,在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一个重要的依托就在于始终坚持问计于民、萃取民智要,依靠群众智慧、基层经验来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比如二十届三中全会出台了369项改革措施,就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结果。早在2023年11月27日党中央就发出通知,就全会的议题向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部分干部群众征求意见,被征求意见者就文件的主题、框架、重要举措等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决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参考;决定稿出来后,又在党内、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相关企业和专家学者中征求意见,各方面共计提出了1911条修改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吸收的尽量吸收,最终作出221处修改。这些都是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群众智慧、丰富改革思路的生动体现。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才智,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会自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深水区,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遇到棘手难处理的深层次矛盾,都要坚持问计于民,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查研究,善于倾听基层的声音,充分吸收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依靠人民排忧解难。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有力量,人民有智慧,逻辑要求就是要把人民作为根本立场,把历史发展的价值和成果惠及人民。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努力增进人民福祉,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的成果最终由人民共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真招、实招,来解决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重大利益。比如,明确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人“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解决“上学难”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在制度层面发力,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落实落细。只有这些惠民举措得以兑现,人民群众才能对我们的改革交口称赞,从而更加支持改革。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继续赢得民心,才能解答好风华正茂之际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问题。

(作者:姚巧华,河南省委党校科社部副主任、教授、博士)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