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 |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可见,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畅通循环,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内在逻辑看,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机结合,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从战略需求看,加大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力度,是面对大国博弈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破解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必须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从实践经验看,多地正通过多种方式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展开深入探索。一些部属高校聚焦基础研究,建立起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一些地方院校聚焦应用研究,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脱节问题;一些研究机构推动联合攻关,构建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示范于一体的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融合创新团队。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顺畅的问题依然存在。对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吸引集聚能力有待提升,引进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面临挑战。此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待加深,成果转化率仍需提高。研究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较低,其中材料、能源、网络信息、农业等领域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激励评价机制尚未形成,还需持续营造更有竞争力的科研生态。
以统筹推进一体改革为发力点,解决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应明确思路,在制度架构、组织方式、评价体系等诸多领域打破藩篱、形成协同效应。
一是构建完善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统筹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并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和产业体系及产业链优势相结合,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二是着力提升整体效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教育体系,有的放矢培养产业急需短缺人才,为解决“卡脖子”难题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提升科技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多方联动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和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群,构建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的创新生态,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发力。着眼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贯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学问题研究。聚焦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驱动,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完善收益分配机制。通过重大人才项目和专项人才计划等方式,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取得突出成绩且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人才的潜力和活力。
(作者:王明姬,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人才战略室主任)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