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若干思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1-15 09:3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土地改革,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优化耕地统一管理机制等。一系列相关举措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进一步落实到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相关问题上十分关键。

1.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背景与意义

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藏粮于地”,随后这一概念不断丰富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水平。“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出要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耕地保护的重要问题,也明确指出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出台了专门的意见,进一步丰富了推动农业发展的相关举措。这些重要战略规划和指示意见为我国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方向,也划定了底线原则。

全球宏观层面不确定性加剧,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约2.816亿人口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而涉及的人口数量呈现出了连续五年增长的趋势。同时,近期发布的《粮食展望》报告也表明,伴随着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地缘政治冲突、政策转向等问题的发生,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可能出现失衡现象,粮食进口费用将会继续提升。从国内看,农业农村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我国粮食产量将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推出一系列推动粮食安全生产新战略的重要成果,牢牢确保了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然而,粮食安全与稳定并非一劳永逸之事,居安思危、创新驱动才能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等问题提供持续动力。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少、人口土地空间分布不均衡、极端天气及地质灾害影响严重、农业生产人口结构不合理、农业产品消费理念升级等多重挑战,特别是在确立18亿亩耕地红线后,农业资源开发模式的调整升级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因此,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举措,不断提升耕地资源开发效率,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升级意义重大。

2.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是耕地问题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但有效耕地资源不足,人口集聚在“胡焕庸线”以东,资源错配情况突出,且人均耕地面积较小。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6亩,与第二次调查结果相比较,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尽管全国共有8700多万亩即可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1.66亿亩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但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同时,耕地质量提升也尤为迫切。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耕地质量调查报告可以看到,2019年全国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76,一至三等级的高产耕地面积为6.32亿亩,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低质量耕地面积占比达到了五分之一。此外,大量盐碱地制约着我国耕作效率的有效提升,部分耕作区盐碱化程度在不断加深,目前仍有5亿多亩盐碱地有待开发。城镇化进程加速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侵占了原有田地、林地、草地等区域,城镇建设用地大幅增加,特别是中西部、县域等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闲置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

二是劳动力结构问题仍然突出。收益与预期失衡是导致当前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农业往往存在着长周期性、高脆弱性等高成本特征,尤其是对于粮食主产区而言,这种低回报率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也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关键因素。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相较于2022年增加468万人,增长2.7%。从农民工的年龄上看,平均年龄43.1岁,其中,40岁及以下占44.6%;从学历层次上看,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超过了85%。可以看到的是,大量的青壮年且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地区,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缺失,不仅导致耕地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缺乏精细化种植等,同时也导致农业专业人才培育本地化工作受限,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应用不足问题长期存在。资本投资偏好往往聚焦于高回报率产业,在市场化规则中尤为明显。农业生产风险大、成本高,农业技术应用限制多、推广难度大,往往难以形成对资本的有效吸引,从而也使得社会层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及成果转化关注度相对较低。同时,我国部分地区还面临着耕地分布零散、连片困难大、土壤质量偏低等问题,难以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缺乏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种植等农机装备、生产技术适用条件。从科技进步率上看,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3.2%,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等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技术从研发、实验、量产再到全面推广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存在着较高的失败风险。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失败,就需要推倒重来,前期投入产出为零。这就导致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使得金融投资机构或私人资本止步观望或转投收益更加稳定的行业或产业,从而缺乏持续有效的农业领域金融支撑与保障。

3.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是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确保“藏粮于地”有效落实。坚持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深入贯彻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制度。进一步优化现代化信息平台、遥感影像技术等,对各地区耕地使用情况实现精准摸排,及时上报和整改问题地区。持续优化各地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健全省级平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机制,确保发展成果各区域平等惠及。严格执法力度,坚决惩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建立目标责任清单,强化耕地管制,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加强农业用地、耕地面积、质量以及区域连续性等内容的调查核算,强化耕地使用的规范性,及时更新核算工具、评价体系等,保障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推动查漏补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二是建立科学可持续的规划举措,确保“藏粮于地”有序推进。形成和完善中央到地方的农业发展利益补偿机制,夯实粮食补贴政策与转移支付机制,特别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持力度,给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吃上“定心丸”和“强心剂”。以“大食物观”向地要粮,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韧性,确保主粮安全稳定,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主粮的可替代性,推动农业生产与供给的空间多元化。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相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避免出现建而不用、建而无用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加快制定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保障机制,健全高标准农田的管养护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尝试开展生态农业,打造循环经济,利用农、畜、肥等产业链条增强土地肥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对能够迅速复垦为农用地的区域,可以根据地区发展需要及时转变为农业生产用地;对于一些存在污染、地质面貌破坏较大等需要系统性工程修复才能转化为农业用地的地区,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复垦后经济社会产出效应进行研判,决定是否进行投入和转化。

三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确保“藏粮于技”稳步落地。推动农业发展,提高耕地产出,科技是关键出路。加快推动育种工作相关研究与应用的正向激励机制,以专项资金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充足稳定,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育种攻关技术中来,盘活金融工具,建立健全风险保障体系,营造研发失败能够兜底的包容氛围。大力推进农业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支持生物技术、可降解技术等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绿色技术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围绕绿色技术开发,建立科学的种养管理体系,实现耕地生产精细化。积极推动农村人才引培工作,提升农业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水平,完善农村发展制度建设和资金保障举措,以县级以上单位牵头,建立“反向飞地经济”,提高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将引进来和本土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央及省级平台为主导,加大对农业大省、农业大县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与完善,推动本土农业生产劳动力职业化、技术化、保障化。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科技小院发展机制,带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解决农户作业问题时效性、有效性,强化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持续性、专业性,真正实现田野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作者:郑坤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