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场景应用,建设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新生态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1-21 10:45

摘要:为使河南省数字化发展整体实力尽早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应紧扣“场景牵引、应用为王”这一关键,主动适应新动能加速成长需要,着力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点、脱节点、梗阻点,发挥平台型企业带动效应,将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化新场景应用的“主战场”,完善场景应用的治理规则支撑,加快推动新场景应用从“物理组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建设数字经济新生态,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一、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的现状及竞争优势

(一)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与发展态势

近年来,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实现显著跃升,近五年来总规模由1.7万亿元激增至1.9万亿元,增长率高达11.76%,凸显出其在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核心地位。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中部首位,5G基站建设与网络运营位列前茅,展现了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实力。同时,通过深化与阿里巴巴等国内外领军企业的合作,主办各类高规格数字活动,河南省在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展现出不可小觑的国际竞争力。

(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过去几年,河南省数字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累计投资额达到数千亿元,增长率保持高位运行。目前,河南省已建成5G基站数量逾二十万个,实现了城区和重点区域的连续覆盖,并积极推进乡镇及农村热点地区的5G网络建设。此外,河南省的网络容量和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降低了网络时延,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场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尤其是省会郑州的数据中心建设成绩斐然,新建了一批高标准绿色数据中心,大大增强了数据存储、计算和交换的能力,有力促进了本地乃至周边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建设。

(三)数字经济的创新生态与政策环境优势

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一方面,河南省会城市郑州依托郑东新区智慧岛等高端创新载体,打造了集科研、孵化、转化于一体的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吸引了大批高技术企业和人才集聚。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数字经济峰会”等活动,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同时,河南省还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政务服务,营造了有利于数字经济企业成长壮大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当前新场景应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仍存在应用场景创新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规模化部署、数据共享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双重困境等短板。目前应紧扣“场景牵引、应用为王”这一关键,聚焦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场景创新与市场需求契合度欠佳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与新兴场景应用的拓展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未能全方位满足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态势下的深层次、个性化需求。以智慧医疗为例,虽然河南省已有多家医院引入了智能挂号、在线问诊等基础数字化服务,但目前在线医疗服务在疾病复杂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方面的功能仍显不足,无法完全满足患者对于高效、精准医疗服务的期待。这反映出智慧医疗场景的设计与实施虽初具规模,但在深度贴合患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上存在差距,导致部分潜在用户群体的接受度不高,影响了数字健康服务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新场景应用的规模化部署

基础设施的全域覆盖尚不均衡,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也略显滞后,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对高带宽、低延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新场景应用大规模普及推广的显著制约。

(三)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双重挑战

当前河南省在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的“孤岛效应”,数据共享比例不足,特别是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壁垒严重影响了大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进而限制了新场景应用的创新发展潜力。与此同时,我省在数字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储备相对匮乏,数字科技领域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特别是在关键岗位如AI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缺口巨大,且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稀缺,远不足以支撑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培育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削弱了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延缓了新场景应用的研发进程与市场化步伐,亟须构建高效顺畅的数据流通体系,并同步强化一流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引进。

三、国内外数字场景创新的做法借鉴

(一)国内新场景应用创新案例:海口城市大脑

海口城市大脑项目凭借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构筑了一个多领域融合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囊括交通、政务、医疗等关键领域。通过集中海口广泛的数据资源并搭建统一的云计算平台,该项目实现了城市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及高效决策过程。在智慧交通方面,它利用交通大数据来预测车流、即时响应交通事件,并优化智慧停车管理,比如依据实时数据分析自动调整信号灯时序,有效疏解交通压力。智慧政务创新则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政务数据的流通与共享,推出的“一网通办”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在线办理多项事务,显著简化流程并提升服务效率。智慧医疗领域中,该项目推动医疗资源数字化转型,支持在线预约挂号、远程医疗服务及电子病历的互通,尤其在疫情期间,借助大数据分析有效助力疫情监测与防控策略的制定。

(二)国际新场景应用创新案例:中国联通的全球智慧项目

中国联通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的智慧项目,彰显了数字技术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智慧医疗领域,与中国武汉亚心总医院合作建立的5G智慧医疗联合创新实验室,利用5G技术实现实时远程会诊、手术直播及医疗影像的高速传输,极大增强了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有效缩减了城乡医疗服务差异,为偏远地区带来了优质医疗资源。智慧教育方面,中国联通在上海卢湾高级中学和遵义第五中学推行的5G+全息技术,开创了远程互动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跨越地域限制,体验沉浸式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互动性,还对平衡教育资源、确保疫情期间教育连续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于智慧交通,中国联通在厦门的BRT系统智慧化改造项目中,通过60公里道路、5个路口的智能化升级及50辆公交车的智能网联改造,实现了车辆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不仅提升了乘客体验,还借助数据分析优化了公交网络,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树立了智慧公共交通的标杆。

四、推动新场景应用从“物理组合”向“化学融合”转变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平台型企业对于新场景应用的引领与催化作用

一是积极推动河南省引进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领军型平台企业,作为河南省新场景应用的创新引擎,引导它们在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文旅、智能制造等领域发挥核心驱动作用,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二是宣传优化“绿城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购票折扣、抖音小红书自媒体等进行宣传,同时无缝对接公交、地铁、景区购票、酒店预订等多元化服务,促进省内文旅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与行业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河南省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三是借鉴“中国信创谷”等成功案例,打造以平台型企业为中心,众多专业化企业协同发展的“1+N”数字经济特色生态圈,打造专属的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如利用高新区、经开区的优势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吸引和培育相关企业入驻。采用众创空间、众包项目、企业帮扶和众筹投资等多种创新模式,激发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效应,实现跨界融合的场景应用和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四是通过设立“首席科学家”角色,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形成有针对性的需求清单和解决方案清单,引领新场景发展方向。

(二)以智慧城市为核心载体,全面铺开数字化新场景应用实践

一是积极构建“城市大脑”,深度整合全省数据资源,建立起涉及民生各领域的城市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实时监测、智能调控城市运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布局无人驾驶技术,优化交通管理,提升道路安全与运输效率,同时探索无人驾驶在城市物流、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的应用,实现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联动,共同推动河南省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打造集约高效、创新驱动的现代化智慧城市。二是分类规划五大类场景应用:首先,依托省会郑州龙子湖大学城等科教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智力密集型场景,鼓励校企合作及产学研一体化,吸引和培育高技术企业,构建起从科研到市场的高效转化通道;其次,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新生产要素密集型场景,探索数据交易、跨境数据流动等试点;再次,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郑州高新区,通过优化升级为生态型科技园区,发展高端科技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然后,围绕河南省的文化地标,如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等,大力发展数字化文化产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繁荣数字文化产业;最后,在成熟商圈如二七广场、郑东新区CBD商圈、洛阳十字街商圈等地打造商务商贸提升型场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建设特色“硅楼”“硅街”。

(三)完善适应数字化新场景应用的创新机制

一是利用河南省282.33万的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人才优势,举办河南省大学生数字场景应用创新大赛,给予现金和购房补贴奖励,激发大学生数字场景应用创新热情。二是完善场景供需对接机制,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借助市场化手段公开征集、比选优秀解决方案,推动场景集成服务企业与第三方中介高效服务场景应用。三是借鉴河南省大信家居(博物馆聚落)的成功模式,在智慧家居领域积极探索与实践,打造集展示、体验、教育、研究于一体的智慧家居示范区。联合本地及国内外领先的智能家居企业,在市区核心区域规划构建一个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家居生活馆”,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智能化带来的便捷生活。四是打造数智课堂AI教学体系,构建涵盖课前、课中与课后三大阶段的全方位AI辅助教学流程。课前借助数智化教学资源库,学生能自主获取并预习电子或数字化教材,而教师则运用虚拟仿真与智能教学工具进行课程预备;课中数智教室互动系统集成数智授课、AR技术、App互动教学及区块链技术等多个模块,形成一体化管理平台。课后数智创作交流平台联结校内校外资源,携手企业导师深化教学实践,持续优化教学质量。

(四)系统构建和完善数字化新场景应用的法治化、制度化治理体系

一是构建数字产权规则基石,出台数据确权规定,明确各类主体在数据流转中的权利边界,尤其关注场景应用中涉及的数据交易、隐私保护等问题,倡导“指导性执法”,建立智能科技产业的红黄牌监管制度。二是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将新场景应用纳入“监管沙盒”,采用包容期管理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先行先试。三是针对数字经济风险防控,制定风险预防和应对预案,特别是关注金融领域新场景的风险累积,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同配合,严防风险叠加放大,确保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依据“创新负面清单”设定合理的创新边界,为河南省新场景应用的“化学融合”保驾护航。

【作者:赵玉帛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023CJJ113);2023年度郑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编号为8)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