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社会记忆建构与文化认同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非遗题材纪录片正是将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文化谱系呈现为“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精神传承的时空艺术。社会记忆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对于过去社会的记忆在何种程度上有分歧,其成员就在何种程度上不能共享经验或者设想。从这个角度看,非遗题材纪录片对社会记忆跨群体的建构,既关涉中国文化传承的历史连续性问题,也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意识铸牢实践。因此,通过社会记忆建构及其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塑造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非遗题材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课题。
一、非遗题材纪录片:记忆共同体的营造
近年来,多部非遗题材纪录片火爆全网,深受青年人喜爱,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如果国宝会说话》《你是我的瓷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非遗题材纪录片指的是以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及其实物、场所、传承人事迹为素材,旨在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非虚构影像作品。因此,传统戏剧、杂技、手工技艺、民俗等,以及作为其传承载体的实物、场所、传承人和保护措施,都归属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范畴。
1.纵向的代际记忆传承
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打破代际的记忆阻隔,凝聚全年龄段的记忆共识。打破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壁垒,使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得到保护和发扬,是非遗题材纪录片创作的重要目的。例如《了不起的匠人》第一集《从剪纸到剪纸动画》讲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周克勤等人,用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做现代动画《葫芦兄弟》的往事。熟悉的动画元素使原本属于周克勤等创作者的回忆,在纪录片的光影中转变为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共同记忆。纪录片还提到了陕西榆林的剪纸画老艺人郭佩珍,这使《葫芦兄弟》的爱好者、《了不起的匠人》的观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动画人与一千五百年的中国剪纸画历史,形成了跨越时空的记忆共识和心灵共鸣。
2.横向的跨圈层记忆共享
非遗题材纪录片通常以精致的视听奇观、热门的流量话题,将原本局限于一时一地的个体记忆转变为跨圈层共享的社会记忆。例如,在青年群体中广有拥趸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大量生动的特写、精致的场面调度,展现了多位在故宫国宝修复中技艺超群的能工巧匠。纪录片在讲述书画修复专家杨泽华及其团队的修复工作时,以特写的方式展现了大量高话题价值的故宫瑰宝,例如《清明上河图》《乾隆慧贤皇贵妃朝服像》。老少皆知的《清明上河图》和在《如懿传》《延禧攻略》《一纸寄风月》等清宫剧中被反复演绎的乾隆慧贤皇贵妃,都自带流量属性。原本在故宫一隅为少数专业人士所掌握的记忆与体悟,被纪录片扩大为令大众津津乐道的“国民记忆”。
3.记忆共同体的结成
非遗题材纪录片对纵向的代际阻隔和横向的圈层束缚的打破,使异质的观众就片中的非遗文化结成了记忆共同体。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非遗文化作为中介,使原本年龄、性格、喜好、职业、人生经历千差万别的观众,获得了相同的传统知识、文化体验和生活认知,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记忆。例如,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观众在总台2022年末、2023年初播出的第四季《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共同成为“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不凡气宇的见证者。观众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在寻宝、探馆、旅行等现实世界中的碰撞,都一再地确认了这个记忆共同体凝聚社会共识的效用。
二、作为群体认知框架的社会记忆:非遗文化重构
非遗题材纪录片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呈现,是包含了当下社会需要的记忆重构。因此,非遗题材纪录片绝非对传统文化的生硬照搬,而是从当下的社会机制出发对非遗文化的存储和解释。记忆不仅是关于过去的知识,更是理解当下的框架。非遗题材纪录片指向的认知记忆,作为人们赖以领悟过去、未来和当下的认知框架,可以引导社会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文化谱系。
1.重构非遗文化的认知视角
非遗题材纪录片从当下的社会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强化社会有关非遗文化的记忆,从而起到重塑非遗文化认知视角的效用。2022年、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非遗里的中国》,从创新的角度展现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承,以小见大地反映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时代风貌。2023年6月播出的《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从传统智慧的当代创新式应用的角度,集中展现了四川省的41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美食、舞蹈、年画、灯会、竹雕、武术、漆器、木偶、油纸伞等多个方面。例如,1835年四川自贡的工匠开凿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口千米深井——1001.42米的盐井,启发了当代深海钻探技术。对此,主持人撒贝宁强调:“祖先的这种科技智慧,只要碰到了合适的时代、合适的激发力,完全可以迸发出超乎人想象的能量。”这既是对《非遗里的中国》主旨的阐释,也是对非遗记忆的当代认知视角的重新塑造。
2.重构非遗文化的认知结构
在重塑非遗文化认知视角的基础上,非遗题材纪录片得以获得非遗文化的解释权,进而改变社会记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结构。认知框架是人在解读事物时相对稳定的视角、结构、情感。当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就为非遗题材纪录片重新解释非物质文化提供了可能性空间。例如故宫书画修复组专家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回忆了冯忠莲花费十年临摹一张《清明上河图》的往事。这极大地超出了普通观众的认知,动摇了人们既有的知识和记忆,从而使观众在震撼中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纪录片对故宫书画保护技艺的解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有序传承中连接古今,面向未来。人们有关《清明上河图》等古书画的社会记忆,由此与书画修复技艺和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形成了勾连,社会记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结构得以重建。
3.重构非遗文化的情感认知
作为社群性的动物,情感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社会记忆建构以正能量的叙事为手段,使观众对非遗文化形成了强烈的正向情感认知。正向的叙事激励使非遗题材纪录片在传播实践中形成了能量矩阵,观众对非物质文化及其传承人的钦佩和崇敬之情,在多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得到了持续的强化。《你是我的瓷儿》《指尖上的传承》等多部非遗题材纪录片以精彩的人物故事反复咏叹同一个主题:辉煌的非遗文化依赖生生不息的传承而历久弥新,继往开来。对非遗文化的信任、骄傲,对传承人的见贤思齐之情,由此得以作为情感认知的一部分长存于观众的社会记忆中。
从认知视角、结构、情感方面改变观众对非遗文化的社会记忆,使非遗题材纪录片最终具有了重塑观众对非遗文化所持有的认知框架的价值。综上,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社会记忆建构,从时代的需求出发重塑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框架,用纪实影像实现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
三、非遗社会记忆的价值塑造: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是非遗题材纪录片社会记忆建构的文化认同的价值旨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社会记忆建构,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从而使非遗文化的社会记忆建构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协调共振,达到以传统文化认同推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传播效果。
1.从日用而不觉的身份认同到文化自觉
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将观众日用而不觉的、抽象的民族身份认同导向具象的非遗记忆,使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和传统非遗文化的止于至善,凝结为强烈的文化自觉。总台2023年6月播出的《传承(智慧篇)》,着重从传承人遭遇的困难入手,展示非遗文化当代传承中的迂回曲折。第三集《配比之妙》中,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的传承人韦启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研究和传统的手工技艺,使失传已久的铜鼓工艺重见天日。传承人在纪录片中百折不挠的传承过程,使观众日用而不觉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被激发为群体共享的传承期待,非遗文化当代传承的宏大课题由此转变为张力十足的视听叙事。观众基于感官刺激的文化自觉随着传承期待的满足,构成了观众非遗社会记忆中浓墨重彩的部分。
2.从记忆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
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社会记忆建构通过对个体记忆的干预而形成,而观众则通过文化自觉,实现从非遗记忆共同体向非遗文化共同体的转变。总台2022年播出的《过年的画》,从多个角度讲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将人们对过年民俗的零散记忆聚焦为以年画为中心的社会记忆,使时异事殊的观众得以围绕相同的感官刺激结成记忆共同体。纪录片中传承人、研究者、收藏者和热情购买的市民对年画的热爱,使观众跳脱出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进而得以对年画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根脉产生强烈的自觉意识。观众的文化归属感,由此被激发为强烈的文化自觉。在主体间性的作用下,纪录片的创作者、受访者与观众围绕非遗文化形成了高效的沟通,社会记忆共同体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非遗文化共同体。
3.从共同的文化想象到共同的文化认同
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对非遗文化的社会记忆的建构,向观众提供共同的文化想象,进而激发观众的文化自觉,从而达到增强文化认同的效用。当人们围绕非遗文化形成了稳定的、理所当然的认同态度,那么文化自信由此就得到了强化。近年来,多部非遗题材纪录片在以青年群体为核心的全年龄段观众中热播,观众对非遗文化“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内核已经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形成了稳定的文化自信。例如,大量的观众在豆瓣网的非遗题材纪录片评论区对广泛的非遗文化,予以高度的肯定。评论者多达12万人、评分高达9.4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收获了诸多针对纪录片、故宫的赞誉,还吸引了很多观众对兵马俑、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予以联想和称赞。
通过诉诸社会记忆建构,非遗题材纪录片为当代中国人建立了一个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协调共振的精神家园,探索了将非遗文化认同导向文化自信的理路。非遗题材纪录片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以“精益求精,止于至善”为文化内核,为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理解过去、当下和未来提供共同的记忆纽带,进而增强中国文化的向心力。
【作者:张国伟,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乔新玉,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计划2025-CXRC-38,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4ZX29】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