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命脉·国脉丨从国家维度深刻把握南水北调精神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1-29 09:28

编者按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就,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ZS093)共同推出《水脉·命脉·国脉》专栏并有奖征文,学术中原将持续刊发优秀投稿,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陈东辉的文章《从国家维度深刻把握南水北调精神》。

南水北调精神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必将对未来的社会实践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参与人员多、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产生出来的精神成果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和关联性。由国家、库区移民、移民工作干部、工程技术和建设施工人员四个维度共同表现出来的南水北调精神,既紧密联系、互为条件,又相对独立、缺一不可。每一层面的精神要素在南水北调精神中均占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昭示着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刻内涵。

从国家维度上看,南水北调精神展现出来的是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国家精神。统筹协调是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统筹协调,是把握规律遵循规律的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就是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其关键点在共建、落脚点在共享。从提出设想,到考察论证,到开工建设,到全线通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始终贯穿着统筹协调的理念、彰显着共建共享的精神。

一、南水北调宏伟设想体现了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精神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长江、黄河、淮河流域水患尤为严重,自古以来人民群众深受其害。1950年初,新中国成立不到3个月,毛泽东就发出了“根治淮河”的号召。1950年2月,毛泽东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关于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听取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引江济黄设想的汇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大国的领导人,毛泽东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长江、黄河、淮河的水资源状况后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事实上,在毛泽东视察黄河前,黄河水利委员会为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派出专业人员对黄河源头进行了查勘。这次查勘从1952年8月开始,到12月结束,持续了4个月。查勘组重点考察了黄河上游支流多曲和长江上游源头通天河的左支流色吾曲。色吾曲与多曲仅一山之隔,全长约159公里,河床宽阔,水量充沛,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保持在3.2亿立方米左右。查勘组初步研究了从色吾曲到多曲的引水路线。这个研究从长江上游向黄河调水的最早记录,足以说明南水北调的大胆设想是建立在实地勘验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此后,南水北调成为国家统筹利用南北水资源的重要思路被纳入工作日程。1953年2月,毛泽东乘“长江舰”从武汉至南京视察长江。在这期间,毛泽东听取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关于治理长江的工作汇报。毛泽东问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他还用铅笔指向地图上腊子口、白龙江、西汉水,最后指向汉江和丹江口,每一处都问到引水的可能性,并要求对汉江引水方案作进一步研究,一有资料就立即给他写信。2月22日,在听取林一山关于长江防洪初步设想的汇报后,毛泽东说:“三峡问题暂时还不考虑开工,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强调,不论是小型工程、中型工程或一般的大型工程,其目的都在于达到充分地综合利用水利资源。上述指示在谈到对全国水资源统筹规划时指出:“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是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和将松、辽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应即加速制订。”这是“南水北调”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央文件中,表明了国家统筹协调水资源的设想,同时也证明了南水北调工程始终体现出共建共享的精神。

二、南水北调工程论证体现了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发布后,南水北调工程进入讨论论证阶段。讨论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基础上的,体现了统筹协调的科学性。1959年2月,中国科学院和水利电力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我国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规划会议。张含英、竺可桢等参加会议讨论。会议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指导方针“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59年6月,中国科学院第五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中科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上千人次参与,考察队对西南地区的地质地貌、水利、交通、矿产、林业、植物、农业、经济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由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分别调水的计划。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更加重视。197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之后,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更加充分具体。1980年10月,根据中国科学院和联合国大学协议,由联合国一位官员和联合国大学比斯瓦斯博士等8位专家,以及我国水利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共60多人组成了阵容强大的科学考察组,对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考察。考察结束后,围绕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问题在北京召开了学术讨论会。经过考察和讨论,专家们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来自联合国的专家还建议在经济和环境方面补充研究南水北调问题。

1983年3月,国务院将《关于抓紧进行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给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水电部、交通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北京、上海市人民政府。但是,由于论证尚不充分,仍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东线第一期工程设计任务书提出的时间推迟了。1985年,国务院召开治淮会议,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进行了深入讨论。1988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鹏批示说,南水北调必须以解决京津华北用水为主要目标,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11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并了解丹江口水库引水至华北的规划后,题词“开发汉江,造福人民”。这些都表明,国家在推进南水北调工程过程中秉承的是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精神。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集中必要的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其中之一就有南水北调。1995年6月,国务院第71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南水北调问题。1999年6月,江泽民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为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要在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2000年9月,朱镕基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听取水利部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中线、东线三个调水方案等有关问题的汇报。钱正英、张光斗、潘家铮、何璟、徐乾清、朱尔明、陈志恺等专家,以及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朱镕基听取汇报后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在于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同时,要认真搞好配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可以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论证过程中,国家最为关注的就是南水北调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就是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国家精神。

三、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体现了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精神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进行。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形成了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这一总格局的形成,意味着南水北调工程将涉及苏、皖、鲁、冀、津、鄂、豫、京、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十四个省份。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除水利部门之外,南水北调工程还需要土地、移民、环保等部门的参与。

可以说,没有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整个工程就不可能开工建设,更遑论南水北调精神。正是将家国情怀融入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伟大梦想,才开启了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工程,才形成了光耀千秋的南水北调精神成果。南水北调,最难在移民。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横跨河南、湖北、河北、天津、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全长达3000多公里,需要征地90多万亩。这就意味着在库区和沿线这90多万亩土地上世代生活的近60万群众必须搬迁。移民搬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迁入地的选择。这就需要政府科学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协调迁入地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当地群众的利益,让他们愿意接纳移民群众;又要考虑到移民群众的长远发展,使他们搬得进来,扎得下根,幸福生活。比如,丹江口水库因大坝加高需要搬迁34.5万人,搬迁任务要在两年内完成,年度搬迁任务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正是在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精神的引领下,从中央到地方上下联动,国家在河南、湖北两省成立移民搬迁安置指挥部,省直有关单位成立包县工作组,市包县、县包乡、县乡干部包村包户,明确责任,协调各方,才顺利完成移民搬迁任务。

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规模宏大,投入建设资金多,需要破解的技术难题多,涉及的职能部门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坚持“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原则,协调各方力量,实现了资源的科学配置。在国家层面成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建设委员会设置办公室,一方面负责指导协调沿线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做好移民、治理污染、生态涵养、文物保护、地方工程配套等工作,另一方面负责监管各主体工程项目法人,这些法人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要主导者,他们承担着项目管理、勘测设计、监理施工等业务的协调和联系工作。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从2010年11月开始,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先后召开了十四次工程建设进度协调会,及时分析工程建设形势,研究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协调力量攻克技术难关。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是造福当代、泽被后人的民生民心工程。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是有关部门和沿线六省市全力推进、二十余万建设大军艰苦奋战、四十余万移民舍家为国的成果。正是在国家的统筹协调下,南水北调这一泽被后世的水利工程才得以由宏伟构想变成现实图景。可以说,南水北调一渠清水缓缓北上,每一滴水里都流淌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国家精神。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