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大关系
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毛泽东曾形象地将开展工作比做“弹钢琴”。只有十个手指相互配合,才能成曲成调。如果将推进新型城镇化看作是“弹钢琴”,那么,只有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该抓大的时候抓大、该抓小的时候抓小,才能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助力城镇化发展。从根本上讲,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就是统筹协调各方关系。
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外部关系。从外部看,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可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时空压缩的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特定历史时期实现了共时与共存。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就不得不考虑这四者有机互动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一是要注意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叠加发展对城镇化带来的重大影响。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转型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等带来的不仅是产业自身的变革,更是这种变革对城镇化提出的新要求,即用什么样的产业引领城镇化的发展。二是要注意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任何时候,只要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处理得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就离胜利不远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的短板弱项依然在农村。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有机互动的本质在于实现对新型城乡关系的再建构。国际经验亦表明,城乡关系处理得不好就是城市剥削农村、农村依附城市,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的城镇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才能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部关系。从内部看,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镇化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既是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又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容。一方面,作为建设载体的城镇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建设空间。历史经验表明,城镇化建设就是对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与重组。空间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结合化解产能过剩、环境整治、存量土地再开发,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三横两纵”的城镇化战略布局。通过主体功能区定位划分了承载能力减弱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构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多点发力。另一方面,作为建设内容的城镇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内在支撑。城镇的建设内容就是城镇的自我生产。城镇的自我生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以城市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生产与以城市治理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相辅相成,建设提供硬环境,管理增强软实力,共同指向完善城市功能。总之,城镇功能的完善与满足城镇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息息相关。城镇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等所发挥的基本功能本就由城镇居民的内在需求所驱动。随着现代化的程度加深,人的需求变得多样化,经济需要、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生态需要、心理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城镇的自我生产。由此,也对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责与主业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一个综合性议题,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就决定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要做到知行合一。所谓“知”,主要是指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所谓“行”,主要是指用城镇化发展规律指导实践。人作为城镇化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人的城镇化就不能称之为城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人民的实践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民的需求是丰富而具体的。新型城镇化要促进人民的实践与需求的良性互动,使人民以主人翁的自觉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实领导作用,因为党的领导能够始终确保新型城镇化沿着“为人民”的方向前进。在开展城镇化工作中,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相关知识学习,真正做到尊重城市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尊重群众诉求,将主责与主业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徐梦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 】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