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命脉·国脉丨从移民维度深刻把握南水北调精神
编者按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就,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ZS093)共同推出《水脉·命脉·国脉》专栏并有奖征文,学术中原将持续刊发优秀投稿,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陈东辉的文章《从移民维度深刻把握南水北调精神》。
南水北调精神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必将对未来的社会实践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参与人员多,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产生出来的精神成果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和关联性。由国家、库区移民、移民工作干部、工程技术和建设施工人员四个维度共同表现出来的南水北调精神,既紧密联系、互为条件,又相对独立、缺一不可,每一层面的精神要素在南水北调精神中均占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昭示着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刻内涵。
从移民维度上看,南水北调精神展现出来的是大爱报国、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爱有小爱和大爱之分。小爱是有条件的爱,是讲究付出与回报的爱;大爱则是无私的爱,是崇高的爱,是甘心为国家、事业或群体付出所有的爱。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群众身上闪耀的就是这种大爱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坚定的眼神、朴素的语言、默默的行动,无不在展示着一心为国的赤子情怀、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一、一心为国的赤子情怀
一心为国,源于对国家的认同。“所谓‘国家认同’,就是指认识主体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并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普遍而真实的国家认同,是国家稳定的民意基础,也是国家兴旺的重要前提。”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充分的真实的民主权利。《共产党宣言》中畅想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美好社会,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所要实现的执政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生活富裕祥和。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国家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所以,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不是盲目的、无奈的、被裹挟的,而是广泛的、真诚的、忠贞不渝的。这种国家认同感,反映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群众中,就表现为“舍小家,为大家”的一心为国的实际行动。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思是,具有伟大人格力量的人,都有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的心,有着不可泯灭的热忱和赤诚。在丹江口移民群众身上,始终闪耀着的就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焕发出的那无比温润的光泽。这种光泽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可爱的移民群众“体谅国家有不易,恐给国家添麻烦”的朴素情怀。当国家需要他们世代生活的那片土地时,他们无怨无悔,一批又一批地搬迁他乡。顺阳川、丹阳川、板桥川,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热土,这里是“一脚踏出油”的富庶之地。为了国家工程,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们搬迁到荒无人烟的青海,在湖北大柴湖的芦苇荡旁搭建简陋的房屋。从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修建一直到1978年,在这20年里,有20多万淅川移民在气候不同、风情悬殊的异乡安营扎寨。丹江两岸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着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但是,为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他们揖别故土,备尝苦难和辛酸而义无反顾,他们用坚定的步伐抒写了对国家的真挚情感,展现出“忧国如家”的博大胸怀。
时间进入2008年。这是奥运健儿在家门口为国争光的特殊年份,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始新移民的试点之年。自此,南水北调工程新一轮大移民的帷幕拉开了。在新一轮的移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让人感怀的动人故事。在每一个故事背后,我们都能看到以国为重、舍家为国的宝贵精神。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爱恋乡土,是人类共同的情怀,更何况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丹江两岸的人们已经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当国家需要时,他们把果树砍了,把渔网拆了,他们知道移民任务不能耽误。走,走得又是那么不舍,有的老乡装上一瓶丹江水,有的老乡用红绸巾包上一抔故乡土。他们携家带口,远离家乡的汽车上,拉的是日常用具,装的是无尽乡愁。当被问“知道为什么搬家吗”的时候,他们只是淡淡的一句话:“这是个大工程,国家需要”。他们说:“哪方水土不养人,再创家业不就是苦点累点嘛!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做贡献,值!”一个“值”字,凝练地概括出“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展示出一心为国的赤子情怀。
二、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
顾全大局,就是想问题办事情从全盘考虑,从整体利益出发。人是社会的动物。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从村庄到乡镇,直至一个国家,区别在于这个集体有大小之分。作为个体的人,其利益和集体总体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局部冲突,这就需要在具体问题上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国有句俗语,叫作“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代表的是集体,小河代表的是个人。这句俗语深刻地揭示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休戚相关的相互依存关系。作为集体的一员,只有自觉爱护集体、服从集体,真心维护集体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的群众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当南水北调工程需要移民时,他们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艰难抉择面前毅然选择了后者。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讲究的是付出,是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理念的宣传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认同深入人心,丹江两岸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养成了集体主义的思维习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需要他们付出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大局需要,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在水草丰美的丹江岸边,不少群众靠养鱼和种植果树家庭年收入已经达到10万余元,他们衣食无忧,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生活。然而,搬迁任务来临后,尽管带着无限眷恋,他们却没有丝毫犹豫,携家带口迁居异乡。他们知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南水北调,库区水位升高,就是大局,就是大道理。搬迁之后,虽然住上了新房屋,但是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也没以前多了。为了惠泽后人的国家工程,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没有丝毫怨言,因为他们懂得什么是大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的解放的高度论述了大局的重要意义,也就是集体利益之于个人解放的意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群众是最懂顾全大局意义的人,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使他们认识到集体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胸怀全局,顾全大局,时刻惦记的是国家发展,是集体利益。作为一个半辈子都在迁徙的人,何肇胜是南水北调工程大移民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959年,何肇胜志愿移民到青海,在那里度过几多艰辛岁月后,根据组织安排返回淅川老家。不久,他再次移民到湖北荆门,后又返乡。2011年,何肇胜第三次离开家乡搬迁到500公里外的河南辉县。当记者采访时,他说:“这都是为了国家,哪有个人小利益不服从国家大利益的?”无数可爱的移民群众像何肇胜一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向世人展示出以大局为重的高尚情操。
三、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作为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无私奉献展现出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受思想和思维支配的,其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是利己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倡导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提倡的是无私奉献精神。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无私奉献精神概括为八个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全社会倡导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些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无私奉献。广大群众深受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当国家工程需要移民时,他们才有了牺牲个人利益的奉献行动。
丹江口水库的建设,使几十万移民世代含辛茹苦积累起来的家产葬身水底,特别是他们赖以生存和维持生计的土地、房屋、果树、船只等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都荡然无存。这对于广大移民来说,无疑是痛苦的。然而为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移民们展现出的是“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无私情怀。为了一泓清水送京津,他们坚决“不给国家添麻烦”,按照上级要求搬迁到异乡生活。他们说:“这儿就是座金山银山,为了国家,马上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无私奉献;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轻轻的离乡脚步。年逾花甲的老大爷,义无反顾地卷起了铺盖;出生不满月的婴儿,在襁褓中离开了还没来得及仔细端详的家乡。栽种没几年的果树,说砍就砍了;每年数十万元效益的养鱼网箱,说拆就拆了。眼看着祖辈遮风挡雨、生息繁衍的老屋分拆解体,瞬间变成断壁残垣,生活了多少代的绿水青山美好家园沉入深深的水底,“那种撕裂感,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淅川的移民群众强忍着眼中的泪、强忍着心头的痛,揖别家乡。他们用默默的行动、朴实的话语,给奉献一词作出了最佳的注解。
移民群众的奉献精神不仅仅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层面,在情感上和精神上他们同样也付出了很多很多。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如果说舍弃家产已经让人痛心的话,那么情感的别离则更让人撕心裂肺。淅川县金河镇有个姚湾村,村里有个66岁的老汉王廷颜,住在淹没线之下,需要搬迁到河南省中牟县。他的女儿家和他家仅仅相隔200米,但是却在淹没线之上,不在移民之列。王老汉说:“平时,娃们做了好吃的,都忘不了给我端一碗,俺不想走哇。可咱总不能让国家调不成水吧?”搬迁那天,女儿紧追着渐行渐远的大巴拼命挥手。老汉坐在车上面色凝重、默默无语。屈原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人间的悲伤再也没有比亲人活生生地分开更让人断肠的了。然而,为了“大家”,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移民群众弃祖坟、舍家业,离父老、别乡亲,抒写了一幕幕让人潸然泪下、荡气回肠的移民故事,而支撑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付出人间大爱的,就是那源自内心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