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命脉·国脉丨南水北调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的三重维度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2-12 09:39

编者按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就,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ZS093)共同推出《水脉·命脉·国脉》专栏并有奖征文,学术中原将持续刊发优秀投稿,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霍贺的文章《南水北调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的三重维度》。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灵、文明之源,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的根本所在。治水关乎民族生存、文明进步、国家强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积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规划建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南水北调工程从保障民生用水安全、改良沿线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个维度促进“人水和谐”,增进民生福祉,谱写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一、保障民生用水安全

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用水需求量大,但受地形与气候条件的影响,普遍降水较少,水资源占比不足全国的2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城市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长期过度开采水资源,引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自净能力削弱、水体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区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使得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京津冀豫缺水地区,为沿线民众带来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显著改善沿线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为确保输送到沿线受水区水源安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高度重视水源开发、水源地保护及水质净化处理,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措施。

首先,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以丹江口水库为例,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河南、湖北两地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水源区保护和管理体系,严格监管水库周边的工业企业,关停并转移一大批高污染、高能耗工厂,在传统农业区构建合理的生态农业工程以控制面源污染。与此同时,两地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水库周边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对水库周边原始森林植被的保护,合理规划绿化区域,设置一定宽度的生态缓冲带,用于吸收和拦截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和提升植物涵养水源能力,并积极宣传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民保护水源意识。这些举措使得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确保沿线受水区居民能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其次,建立完善的水质、水量监测网络。在水源地不同区域设置多个监测站点,定期对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做到准确的动态把控。同时,实时监测水源地的水流量,掌握水源地的来水量和蓄水量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数据支撑。

再次,科学规划输水线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2]南水北调工程根据受水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需求、沿线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水源地与受水区的地理特征精准规划输水线路。线路的规划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主要目标,对于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的大城市,规划较大的输水支线和较高的供水流量。对于农村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供水设施和供水规模。

最后,严格把控输水过程。在各个输水厂建有多个水质监测站点,实时监控水质变化情况。监测站点采用最为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去除水中的沙石颗粒、微生物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南水北调的水,硬度较低,酸碱度适中,口感好,与华北部分地区原有的苦涩、咸味和高氟的地下水相比,人们长期饮用可以降低结石和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极大地提升了沿线民众的用水健康水平。南水北调工程优化了我国华北地区的水资源配置结构,全面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这使沿线诸多城市的供水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人民群众对高标准饮水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二、改良沿线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水也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不能就水论水”。[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始终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高度重视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各地政府亦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水源区和干线工程河湖长体系,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在确保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的同时,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南水北调既是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也是惠及民众的生态工程,它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一,改善沿线水文环境。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沿线众多城市和地区的河流水量得到补充,水域面积持续扩大,干涸的河道重现生机。通过合理的调水补水,沿线水域的水体自净能力不断增强,水质明显提升。通水10年后,华北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沿线的地下水水位逐年回升,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以华北地区的一些城市为例,相关研究数据表明,这些城市周边地下水位在经历40余年的持续下降后,实现由下降幅度到趋缓到局部回升再到总体回升的持续好转,与2018年相比,2022年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高达92%,水位平均回升2.25米,深层承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7%,水位平均回升6.72米。[4]

其二,优化沿线受水区土壤环境。北方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土壤含水量较少,农业区无节制地开垦和抽取地下水用于作物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沙化问题突出。南水北调工程为保护沿线生态环境采取跨区调水、间歇补水、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措施。这些措施为沿线地区补充大量水源,使沿线河湖水位上升,空气湿度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土壤盐碱化状况得以改善。沿线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增强了土壤的抗风蚀能力,有效减缓土壤沙化的进程,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三,丰富沿线的生物多样性。南水北调工程通过生态补水的方式,使沿线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面积扩大、水位上升,水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使得原本因缺水而数量减少或消失的本土水生生物得以恢复和发展,丰富沿线水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同时,施工方在输水渠道两侧建设生态廊道,生态廊道的植被能够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拦截和过滤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避免因水土流失导致的水质浑浊和富营养化等问题。生态廊道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迁徙的通道和场所,保护和增加了沿线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改善了居住区域的局部气候,提升了居住地环境的舒适度,为当地居民营造了休闲娱乐的自然空间与户外活动的场所,从而使得居住环境更加适宜,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引领性、约束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已经成了我国严重短缺的产品,成了制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5]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以为支撑。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为沿线受水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完善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对于受水区而言,南水北调工程自通水以来,不仅从根本上改变受水区的供水格局,提高了大中城市供水保障率,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水资源支撑。未通水前,沿线受水区的大部分城市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通水后,沿线受水区突破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有了基本保障。受水区同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充足的水源供应使农业区的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对于水源区而言,为确保水源质量,水源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关闭和迁移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驱动当地工业向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构建起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当地政府更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圈,带动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政府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和水源区经济发展,加大对水源区交通、通信、电力、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为后续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沿线地区而言,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直接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参与工程建设,不仅带动沿线地区的建筑、建材、运输、物流等行业的发展,还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缓解沿线地区的就业压力。沿线生态环境因工程建设得到改善,形成新的旅游景观,催生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多种旅游形式。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其沿线所建造的生态廊道、渡槽等水利工程设施极具观赏性,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运营,沿线地区均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可达性得到提升,间接促进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南水北调工程与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得益彰,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6]南水北调工程从根本上扭转了沿线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在全面推进国家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个关键民生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地增进民生福祉。它所形成的水源区与受水区之间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持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支撑。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99页。

[2][6]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43、287页。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6页。

[4]陈晨:《“五”管齐下,华北地下水位回升了》,《光明日报》2023年3月2日第1版。

【本文系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霍贺工作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口述史研究”(项目号:21BZS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