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命脉·国脉丨渠调泓碧南水,泽被北方大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年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2-13 13:54

编者按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就,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ZS093)共同推出《水脉·命脉·国脉》专栏并有奖征文,学术中原将持续刊发优秀投稿,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课题组的文章《渠调泓碧南水,泽被北方大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年》。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截至2024年12月1日,10年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位158.42米、库容167.38亿立方米,陶岔渠首流量202.00立方米/秒、累计入渠水量685.94亿立方米,向我省累计供水237.01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用水139.30亿立方米、南阳引丹灌区农业用水55.00亿立方米、生态补水42.71亿立方米),为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总体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水北调工程谱写了中华民族水利史上一部壮丽诗篇,铸就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座历史丰碑,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伟大见证,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河南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极为重要一环,十年来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必将为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出突出贡献。

世纪工程展现河南使命担当

河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主要移民区和重要受水区,既是“大水缸”,也是“水龙头”,承担着中线水源保护、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水土流失有效整治、调水总干渠生态环境保护、沿线水害治理的历史重任,在南水北调总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南省委、省政府讲政治、顾大局,锚定“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目标要求,把服务南水北调、加强生态水源地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扎实做好丹江库区及其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坚决守牢水生态、水安全底线,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确保干渠和配套工程如期推进。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全长1432公里,从南阳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线经过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其中,河南境内总干渠从渠首起,到冀、豫省界的漳河止,途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共涉及43个县(市、区),沿途设置各类交叉建筑物1254座,工程投资占干线批复概算的60%,全长731公里,超过总长的一半。面对这一世纪宏伟工程,河南相关部门和相关地市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积极完成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工作,库区移民和沿线拆迁安置居民讲大局、识大体,顾大家、舍小家,理解和积极支持干渠和配套各项工程顺利施工。

稳步推进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征地和移民安置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河南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工程在河南省总征地60.81万亩,其中库区用地23.88万亩,总干渠36.93万亩;拆迁房屋449.31万平米,其中库区258.37万平米,总干渠190.94万平米;搬迁安置21.27万人,其中库区16.54万人,总干渠4.73万人;搬迁处理企事业单位495家,迁建(恢复)各类专业项目8381条(处);文物保护涉及264处,出土文物10余万件。2008年11月,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启动,2011年底基本完成,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安置区涉及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南阳6个省辖市的25个县(市、区),征地移民投资214.25亿元,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08个。通水10年来,在执行国家移民政策的基础上,省政府和各个移民安置点地方政府持续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美丽移民村”,库区移民生活实现了从“搬得出”“稳得住”再到“能致富”的阶段跨越。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水质好坏事关南水北调成败。保护水源地一库碧水源源不断流向北方,是河南作为调水区义不容辞的责任。10年来,河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使命担当的新内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汉江中上游,流域地跨河南、湖北、陕西3省,控制流域面积9.5万平方公里,丹江口库区水面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河南境内库区水面面积将近506平方公里,占库区水面总面积的48%。水源地共涉及河南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的淅川、西峡、内乡、邓州、栾川、卢氏6个县(市),包括47个乡镇,境内丹江口水库流域总面积为7815平方公里。河南辖区的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积1595平方公里,总干渠两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积970.24平方公里。为确保工程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南阳、洛阳、三门峡相关部门集中开展了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矿山开采修复,旅游餐饮、河道采砂淘金、网箱养鱼、库周违规建设、畜禽养殖、无序设置排污口等影响水质安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被集中关停和整治。同时,持续加强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压减化肥农药使用量,转型发展绿色生态有机种植业,强化工程沿线生态带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林和公益林,保护和涵养水源。由此造成的发展制造业和加工业的机会成本损失无法计算,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项目补偿等生态化补偿资金,但相较地区产业积极发展损失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充分彰显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一渠碧水源源北上,惠及沿线亿万百姓,有效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调水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充分释放。

社会效益方面。10年来,南北调配,水资源格局不断优化,南水成为沿途26座大中城市和280多个县(市、区)的重要水源,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在北京,南水的到来,使北京形成“南水”、密云水库水、地下水三水联调格局,“南水”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经开区等区域。“南水”入京后,全市年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全市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毫克每升,“南水”已成为北京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天津,南水北调中线已累计调水超100亿立方米,1300多万人受益。天津市16个行政区中15个行政区用上了“南水”。在河南,受水范围已覆盖11个省辖市市区、44个县(市)城区,受益人口已达2800万人。在河北,中线工程与廊涿、保沧、石津、邢清4条大型输水干渠构建“一纵四横”供水网络体系,“南水”已由原来规划的补充水源成为沿线多个重要城市的重要水源。从陶岔渠首到北京、天津,南水北调中线纵贯南北、承接东西,有效衔接国家水网和省市县级水网,不断优化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一座座水厂、一条条管网与“南水”相交相织,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拓展,部分地区告别了以往的苦咸水、高氟水,饮上了清澈甘甜的丹江水。

生态效益方面。为了加强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河南相继出台《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为全面系统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水质及总干渠出省境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标准”提供了法治保障。持续实施“丹水丹治”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工程,看源头、管斧头、护山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6平方公里,总干渠两侧生态带建设,累计完成生态带面积约23万亩,水源地和水源涵养重点生态功能区林草覆盖率由47.3%提高到64.5%。南阳市印发《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意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水质护运行实施方案》,探索形成了“一河一策一图”应急方案。焦作市出台的《南水北调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解决城乡供水一体化和生态用水瓶颈问题。干渠沿线各地科学统筹绿色转型和水源保护、水害治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节水调水同时发力,牢牢守好水质安全底线,合力守好一泓清水,水质稳定达Ⅱ类,调水线成了环保生态线、绿色生命线。通过水源置换、利用汛期雨洪资源进行生态补水,长期被城市生产生活挤压的生态用水得到退还,地下水超采减少、水位回升,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同时,生态补水有力促进了河湖生态修复。白洋淀又恢复了往日的鸟飞蓝天、鱼翔浅底的勃勃生机;河北邢台浅层地下水与2018年同期相比回升7.36米,87个泉眼复涌,百泉齐涌的壮观景象再次展现。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连续9年回升,天津深层地下水水位与2014年初相比回升8.7米;华北地区湿地面积持续保持稳定,珍稀鸟类、鱼类数量品种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

经济效益方面。1400多公里的“黄金水脉”将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重要城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南北方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保障更坚实。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五地因为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以水为纽带,沿线城镇、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得到扩展,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得到极大缓解。从产业和城市发展来看,南水北调优化水资源配置,沿线地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从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来看,南水北调破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制约难题,促进了南北之间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势互补、畅通流动,释放北方优势产业潜力,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夯实了水资源支撑。从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来看,本地水与“南水”相互配合,实现“大水源”供水、“大水厂”制水、“大管网”送水,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从省域合作来看,京豫、津豫对口协作内涵不断丰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有利于创新资源的区域协同和加速转化,有利于发挥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的比较优势,推动调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调动调水区加强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南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奠定了河南在中部崛起中的龙头地位。

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南水北调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构建南北协调、东西互济现代水网和实现人水和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新时代精神,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南水北调精神,不仅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自我革新的韧劲,还激发了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他们不畏挑战、攻坚克难的信心。10年南水持续北流,是对所有为了南水北调事业勇于牺牲、无私奉献人们的最好肯定,也是南水北调精神最生动的写照和印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中,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要继续发扬南水北调顾全大局、忠诚担当的奉献精神,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做好库区及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快生态修复,持续强力治污,推动高效生态绿色发展,走水清民富之路,以昂扬的斗志去迎接和战胜前进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守护这条来之不易的绿色生命线。

在打造节水高效新水脉中持续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南水北调工程经过几代人的谋划、论证、建设、实施,付出巨大、旷日持久、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要继续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树立节水优先观念并贯穿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配套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之中,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把调水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一方面,要用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忠诚担当、创新求精、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树立节水和洁水观念,形成人人节水、爱水、护水的社会氛围。积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开展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节水技术改造,推进节水降损工程建设,推动雨水、再生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利用,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南水北调工程打造成节水高效的黄金新水脉。

在造福人民美好生活过程中持续弘扬南水北调精神。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考察时深情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人民立场,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之所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能够造福民族、造福人民,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当一渠清水缓缓北上,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南水北调事业付出、奉献、牺牲的人,不能忘记他们用泪水和汗水。弘扬南水北调精神,首先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为移民发展致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工程沿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提供便利。要充分发扬南水北调展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凝聚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紧紧依靠广大移民群众的力量,开辟出发展致富的阳光快车道。

在推动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弘扬南水北调精神。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总结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六点宝贵经验,并且指出这些经验要在后续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运用好。关于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总书记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遵循规律、坚持节水优先、坚持经济合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六点要求,这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既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谋划安排、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又需要持续传承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将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担当作为的良好作风和优秀品质传承发扬下去,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强大力量。

总之,面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我们将一如既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好这一库碧水”的殷殷嘱托,立足南北双赢、南北两利,通过大力传承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继续深入推进流域综合、系统治理,积极参与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和水质安全、推动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实现人水和谐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彰显河南在全国调水大局中的突出地位和无私奉献的时代品格。

   (课题组负责人:田文富 成员:李涛 姚巧华 田磊  何阳)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