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命脉·国脉丨南水北调精神的凝练和概括应遵循四个原则
编者按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就,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ZS093)共同推出《水脉·命脉·国脉》专栏并有奖征文,学术中原将持续刊发优秀投稿,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理论文章《南水北调精神的凝练和概括应遵循四个原则》——
摘 要:南水北调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离不开南水北调精神的引领和支撑。当前学界有关南水北调精神的概括还在争议之中。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探讨的前置性原则未确立起来。原则不明则内容不彰。概括南水北调精神的具体内容,应遵循“贯穿始终”“独具代表”“简约明确”“易记易传”四大原则。
关键词:南水北调精神;凝练概括;“四大原则”;传播
伟大实践往往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支撑。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从“南水北调”一词于1958年第一次在中共中央文件《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出现,至2014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全面通水,近60年来,南水北调精神始终贯穿其中,用一双“无形之手”推动并滋养着整个工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路负芒披苇、披荆斩棘,编织起“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网。对于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实践的精神,该如何概括其丰富内涵,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课题。从当前学术界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南水北调精神的概括还在不断争议之中。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探讨的前置性原则未确立起来。原则不明则内容不彰。概括南水北调精神的具体内容,应先确立好概括的四大原则。
一、概括南水北调精神要遵循“贯穿始终”原则
贯穿始终是指在概括南水北调精神的具体内容时,务必要在南水北调工程始终都能够明确体会到这些精神。一些学者概括时在追求“全”上颇为下功夫,意图穷尽南水北调工程中每一个具体实践背后的精神,殊不知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开放式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如果求“全”,势必穷尽能够用来作为精神的一切词语。毕竟,南水北调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是由无数个具体的实践构成,每一个具体实践背后都有某种明确精神的支撑、引领和推动。问题在于,穷尽精神所有,就成了南水北调精神吗?显然不是。因为并非所有精神都贯穿了南水北调工程始终。如有学者概括南水北调精神时,总结出了“淡名利、重责任的奉献精神”。这一概括放在某个阶段某些人身上当然是恰当的、精准的,充分体现出一些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伟大情操。但是,从“贯穿始终”这一原则来看,这一说法整体上的说服力显然力有不逮。所以,有学者指出:“不能偏重于在某个特定群体、环节、时间的实践中去提炼精神,更不能以其作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全部内容。”[1]
以贯穿始终的原则来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就要从整体上充分认识南水北调工程,充分挖掘在工程的计划、统筹、开工、推进、通水等全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寻求这些精神中的“最大公约数”,将其以合适的词汇表达出来。如顾全大局、人民至上等伟大精神,就是贯穿南水北调工程始终、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撑作用。这样的精神,就可以成为南水北调精神的主要内容。反之,有些精神虽然很伟大,在南水北调某个具体实践中有所体现,但并未体现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始终,这样的精神就要慎用。
以贯穿始终的原则来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就要从一致性上充分认识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成为精神支撑力的内容成千上万,不同事业、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情境都会带来或者使用不同的精神。但是,具体到某一项事业、工程上,总有些精神贯穿该事业或工程的始终,具有显著的一致性。也只有具备这种一致性,才能被用来作为某项事业或工程的精神标志。比如,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艰苦奋斗精神在论证、动工、推进、东中线工程通水等过程中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这样的精神就应该成为南水北调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贯穿始终的原则来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就要从传承上充分认识南水北调工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表示精神的词语也会出现与时俱进的演变情况。对于跨度大且有后续工程的南水北调工程而言,概括其精神,不能忽视词语迭代的现实。如表达“人民处在中心地位”的精神时,当前我们用“以人民为中心”最为合适,历史中的称谓诸如“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系人民”等等,虽具有不同的具体含义,但精神内核都是一致的。概括这种精神,就要关注到词语的传承问题,使用最新的词语来作为南水北调精神的概括,因为最新也就意味着有了传承,又赋予了新意。
二、概括南水北调精神要遵循“独具代表”原则
“独具代表”是指在提炼概括某一精神时,必须是那些具有特色的、最能体现对象特点的精神。可以从库恩提出的“范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理解。一个学科范式形成后,仅是一个词语,就会使人想到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如提起“量子力学”,大家会瞬间想到物理学;提起“中和反应”一词,大家立刻会想到化学;提起“魔幻现实主义”,大家马上想到文学;提起“阶级”,大家很快想到政治学。其实,量子力学在生物学中也会提及,中和反应在药学中也会使用,魔幻现实主义在社会学中普遍适用,阶级一词更是在各个人文社会科学中都会用到。但是,大家第一反应,还是将其对应着某个学科范式之中。这种具有显著导向性的词语,就是某学科范式的独具代表的特征,尽管它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但对读者或者听者而言,“第一导向”的学科则体现出其独特的隶属功能。
2021年国庆节之际,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就极具这种“范式”意蕴。如伟大建党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主要内容,并非说建党过程中只存在这些精神,也不是说这些精神只有伟大建党精神中才会有,而是这些伟大精神最能概括和体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一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提到这几种精神,会即刻让人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再如,沂蒙精神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作为主要内容,以极为精炼、质朴的词语,描绘出沂蒙精神的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内涵,生动展现了党、军队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当人民群众看到这几个词语时,思维中即刻会呈现出“沂蒙精神”而非别的精神。
提炼和概括南水北调精神,要以“范式”的思维来审视南水北调工程,将最能够代表南水北调工程的人物和事件、理论和实践、影响和价值等精神的词语探寻出来,达到“提之而能想到”的映照效果。从当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有些提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如水利部组织专家学者概括的南水北调精神中有“调水为民、治水兴邦;南北统筹、经略江河”的内容,很好地实现了这种映照效果,突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目的。存在的问题在于,从精神的角度而言,调水为民、治水兴邦能否成为一种精神?当然,这是后续学界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事情,非此处需要展开的主旨所在。当然,有些精神,正如前文所指,也同样适用其他一些精神内容,所以,需要从整体上来实现精神与实践等的映照关系。如“人民至上”这一精神,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推动南水北调工程克服重重困难和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开拓进取,最终成为实现阶段性成就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同时也是许多伟大实践的精神写照。究其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的那样:“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2]就此而言,如果单说“人民至上”,很难实现与南水北调工程的映照关系,就需要将“人民至上”放在整个南水北调精神之中,使之形成一种联动性,进而实现与南水北调精神的映照关系。
三、概括南水北调精神要遵循“简约明确”原则
“简约明确”是指概括南水北调精神的词语应该简要、精准、凝练。南水北调精神的概括要简要。一是宜用词语而非句子进行概括。通过中央宣传部梳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可以看出,对于这些伟大精神的凝练和概括,多是以简洁明确的四字成语或词语组成,并无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同样,概括南水北调精神,也应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以四字成语或词语为基础,构建起逻辑自洽、特色突出、表意明晰的精神概括。有学者用句子的形式尝试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如“南水北调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艰苦奋斗、创新求精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精神,以大局为重、秉持爱国热忱和奉献之心的移民精神”[3],虽内容完整,条理清晰,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并不利于这一伟大精神的大范围传播。
二是词语数量宜少不宜多。鉴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规模宏大、时间跨度长和涉及面广,在词语的凝练上最多不超过8个词,24个字为宜。如果能用4个或6个词语表达清楚这一精神的本质内核,应就少不就多。实践证明,超过8个词语,记忆上就容易混淆,容易丢三落四。过多的概括,虽能更全面反映南水北调精神的不同内容,但并不利于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和践行。
三是词语表意不能出现交叉。南水北调精神是由许多精神特质综合而成的整体性精神,每一个精神都有所指。此处引入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理论来对这一问题做以简单解读。能指是组成符号的音像和书写标志,也就是语言的声音和书写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概念、意思或意义。只有作为能指的音像和作为所指的概念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语言符号,即我们所认识的词语。南水北调精神内含的每一个“能指精神”,都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等内化为“所指精神”,才能成为具有符号意义的南水北调精神。仅仅抛出一个精神,不对其进行“能指”与“所指”的分析,必然无法达至南水北调精神的本真内涵。一个“能指精神”可能指向好几个“所指精神”,如何确立能指精神与所指精神的对应关系,进而形成稳定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精神?这就要用“奥卡姆剃刀”剔除所指的多余的指向意义,使其通过对应的影响和概念形成精准的语言符号。即是说,一个精神的所指可以对应几层意义,这时对精神的表述是散漫的,需要通过确认的方式,剔除重复、交叉、反复的语义,使所指成为能指,将其精神的内在含义固定下来。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确立、表述南水北调精神时,要对探寻出的表述精神的词语进行进一步分析,将具有重复、交叉、反复的词语进行分析和筛选,只保留一个约定俗成的大众认可的即可。如舍己为国、不怕牺牲两词,都内含着牺牲之意,就要确定哪一个在大众约定俗成的认识之中,由此舍弃一个词语,留下另一个作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内容之一。
四、概括南水北调精神要遵循“易记易传”原则
“易记易传”是指概括出的南水北调精神要容易记忆,容易传播。伟大精神所承载的价值,并非仅仅让人们认识某个特定的实践、人物、工程等的伟大,它还要在现实中引导、激励、规范甚至纠偏人们的行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推手。由此推之,南水北调精神如果做不到“易记易传”,而是如同繁琐的经院哲学那般晦涩难懂、佶屈聱牙,甚至词不达意,需要二次甚至更多次的解读,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遵循“易记易传”原则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凝练的词语一定要“见词知意”——只要是识文断字的人,只要看到使用的词,就知道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易记易传”的前提条件。这并不难理解。我们读“诗佛”王维的诗,与读“诗鬼”李贺的诗,会感到前者更容易诵读、理解和识记。在日常的应用中,也因前者更容易理解而更愿意使用。一个常识在于,在使用成语时,我们很少使用那些复杂难懂、容易产生误解的成语,如克绍箕裘、豚蹄穰田、暮虢朝虞之类,因为使用少,这些成语就成了“生僻成语”,慢慢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反,诸如春光明媚、人勤春早、勤能补拙之类的成语,因能够“见词知意”,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被使用,成为写作中常见的词汇。基于这一认知,凝练和概括南水北调精神时,一定要使用那些人民群众看到就明白意思的词语,由此增加南水北调精神的普及化和后续的实用性。诸如有学者概括的“仁厚勇武”[4],就稍显晦涩。
遵循“易记易传”原则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凝练的词语一定要“朗朗上口”。“朗朗上口”对于某种精神的传播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古代对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等,正是因“朗朗上口”的特点而成为当前中小学学生国学入门的经典读物。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撰写的启蒙读物《笠翁对韵》,更是因为其韵律优美、节奏感强的“朗朗上口”特征,成为人们了解我国古代诗词歌赋的必读书目。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凝练,“表达术语要押韵易读、朗朗上口,才能助推其传播力和传播度的提升”。[5]不仅要求“朗朗上口”,还要“押韵易读”,当然,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只要满足了“朗朗上口”即可,对于“押韵易读”,则无需考虑过多。毕竟,押韵在很多时候可遇而不可求,况且当今人们对“押韵”的理解已不是古诗词所要求的“押韵”了。
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只要词语满足“见词知意”“朗朗上口”,就遵循了“易记易传”原则,对这一伟大精神的传播就会起到直接的、显著的推进效果。
五、小结
综上所述,提炼和概括南水北调精神,要在“贯穿始终”“独具代表”“简约明确”“易记易传”的原则下进行。从当前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能够完全坚持这四个原则的非常有限,也就导致在该问题上的争议不断。
总体来看,学界对南水北调精神的概括尚未达成普遍性共识。从呈现的内容来看,不同的总结源于方式的差异。具有代表性的概括方式有三种:一是行政指导性总结。如水利部组织专家学者将南水北调精神总结为“调水为民、治水兴邦,南北统筹、经略江河,绿色发展、人水和谐,科学求精、拼搏奉献”。[6]再如南阳市水利局概括南水调精神为“人民至上、协作共享、艰苦奋斗、创新求精、舍家为国”,认为这一精神生动地回答了南水北调工程“为谁建”“如何建”“依靠谁”的问题。二是复合式提炼。这是一种“分—总”式结构,通过不同细分的精神总结,合并成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如吕挺琳将南水北调精神内涵概括为“人民至上、协作共享的国家精神,艰苦奋斗、创新求精的工程建设精神,顾全大局、爱国奉献的移民精神,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的移民工作精神”,[7]强调南水北调精神由国家精神、移民精神、工作精神复合而成。三是点对点式梳理。这一方式多以南水北调中某类具体实践所彰显出的精神为案例,梳理出南水北调主要精神。如朱金瑞和乔靖文将南水北调精神内涵概括为“人民至上、协作共享、艰苦奋斗、创新求精、舍家为国”[8],谷佳媚和杨利英将其归纳为“统筹协调、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牺牲奉献;忠诚担当、任劳任怨;创新求精、攻坚克难”[9],也是点对点式梳理的体现。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学界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总结成果丰富,极大地扩充了认识边界,扩展了研究思维,为进一步研究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辩证来看,这种多而繁杂的表述,本身就是研究处在“十字路口”的迷茫阶段的一个典型表征。通过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我们认为,深刻把握南水北调精神的丰富内涵,要遵循好“贯穿始终”“独具代表”“简约明确”“易记易传”的原则,从“要义”出发认识南水北调精神,把握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到现在、从理论到实践、从设想到通水等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影响深远的那些精神,以此发挥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感召力和现实影响力。
参考文献:
[1][5]郭度,阚德未,郭珂:《南水北调精神内涵新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页。
[3]王刚:《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水北调精神研究评议》,大河网,https://theory.dahe.cn/2024/12-16/1866392.html。
[4]刘富伟:《试论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2日,第07版。
[6]李志,刘华光,杨洋洋:《新时代南水北调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研究》,齐鲁晚报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77904667224849&wfr=spider&for=pc。
[7] 吕挺琳.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熔铸——南水北调精神初探[J].领导科学,2018,(15):4-6.DOI:10.19572/j.cnki.ldkx.2018.15.001.
[8]朱金瑞,乔靖文:《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208/t20220803_5460549.shtml。
[9]谷佳媚,杨利英:《南水北调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产生逻辑》,《安阳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作者:庞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化世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基金项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阐释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校级研究专题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庞睿工作室、国社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口述史研究”(21BZS093)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