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性看 |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编者按:
12月18日至19日,中共河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哪些部署?怎么理解此次会议精神?河南应该如何扛稳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河南需从哪些方面发力?明年河南怎么干?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刊发《经济理性看》系列理论约稿,听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今天刊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张坤的文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近日召开的中共河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体现了省委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些要求,将从多个方面持续推动农民增收。要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重要部署,把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汇聚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动力。
农民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河南有超过4000万乡村常住人口。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之举。
2023年全省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5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01:1。农民收入稳中向好主要得益于多方面有利因素。稳就业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粮食、生猪等主要农牧产品产能稳中有增,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对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5年及未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收需要认清新形势新变化,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行压力大,这将制约农民非农就业,抑制部分农产品、乡村旅游等消费需求增长,给农民收入带来不确定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应对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之举,将从产业、就业、改革多个方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民增收增动力、添活力。
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稳定就业是关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在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就业渠道上下功夫。支持县域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重点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等新业态。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服务,为农民创造更多外出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在提升农民工劳动技能、增强劳动力供需适配性上做文章。要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开展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供给针对性;发展基于社区的养老照料、生产托管等公共服务,解除家庭劳动力全日制就业的后顾之忧。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空间依然很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蕴含多方面工作要求。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看,一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通过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兜底,如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发展小麦、玉米、稻谷完全成本保险和农业气象保险,基本实现粮食生产“政策保本”,调动地方和农民抓粮种粮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实现节本增效。
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重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全省农村还存在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人群,确保该部分群体稳定增收是下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按照“守底线、促增收、补短板”的思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如对脱贫地区开展公益性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规范管理乡村公益性岗位。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
农民增收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破除影响农民稳定增收制约因素,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政策体系,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