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从起点到纵深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2-25 09:39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这是对改革进行到底的一次号召。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将改革进行到底,此后,将改革进行到底成为广为人知的论述。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热词就是“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开幕式上,仍然强调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改革进行到底明确回答了在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好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历史逻辑、思想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全面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之维:对于社会演进的科学判断

从历史逻辑来看,改革的思维和逻辑在中国古已有之。《荀子·强国》提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强调要根据时势变通才能达成目标。《易经》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将“变”看作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周易·杂卦传》写道“革,去故也;鼎,去新也”,明确指出通过不断的革新使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导向下,中国古代的改革以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唐朝均田制等形式进行,近代也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变革运动。

从历史逻辑来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论述可以追溯至毛泽东同志的两个讲话。79年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即将赢得伟大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发表《愚公移山》的演讲,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取得胜利。75年前,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即将建立之际,毛泽东同志发表新年献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不怕任何困难,团结一致,将革命进行到底。

从历史的逻辑来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根据社会演进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对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实时调整。改革的每一次出现都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矛盾密切相关,体现了“因时制宜”的智慧。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传统的宗法制和井田制无法满足新兴生产力的需求,于是有了管仲改革、商鞅变法、汉武帝的“推恩令”等。工业革命时期,清末的洋务运动是对近代工业化浪潮的回应,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从民生改善转向抵御外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社会主义变革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使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今,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由此也带来了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抓住这些新的时代特征,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成为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的国家战略。

思想之维:对于中国特色的有效结合

从思想的逻辑来看,我国的改革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改革的思想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酝酿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强调实践在认识论中的核心地位,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体现了我国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从思想的逻辑来看,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探索。1950年陈云同志在政务院第二十七次政务会议中首次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来应对物价的涨跌。此后,“摸着石头过河”成为我国改革的方法论,强调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去突破,但是还没有确定把握的时候采取逐步探索、谨慎稳妥的工作方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是通过这种局部探索和破冰突围的工作方法,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经济特区的建立,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都是基于这种渐进式的探索,这一方法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结构,同时也与我国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守正创新正是对它的回应。

从思想的逻辑来看,我国的改革是因地制宜的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自然条件、经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和“齐步走”,需要结合和尊重地区差异。例如,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资源集中、经济基础雄厚,具备对外开放的天然优势,因此在1979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深圳从当年的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尽管资源丰富但是开发不足,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都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在1999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交通和能源设施,以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可以说,因地制宜的改革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果,体现了我国在改革过程中的差异化和精准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之维:对于发展局势的现实回应

从实践的逻辑来看,我国从古至今历次的改革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展开的。例如,晚清的洋务运动面对列强入侵和国内动乱初步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为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思想和文化的转型,适应时代需求。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我国也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国有化改革、农村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运动,可以说,改革成为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的经济结构,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新焦点和各方抢占的制高点,在我国新时代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可谓准确研判了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实现新发展阶段目标的战略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科技”一词的词频出现52次,“创新”出现51次,这些高频词清晰地展示了国家战略的重点方向和发展思路,也说明我国此次改革需要科技与创新双轮驱动。可以说,每一次的改革都是对我国发展局势的现实回应。

从实践的逻辑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改革提到了新的阶段,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从广度上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2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600多份重要改革文件,各方面共推出3000多项改革方案,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等各个领域,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从开放度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分批在北京、上海、广东等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不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从深度上来看,关键领域改革步入深水区,有效破解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仅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就新组建多个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组建和重新组建部级机构25个。从温度上来看,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使命担当,明确宣示将改革推向纵深才能实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麻芳菲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