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词 “理”解2024④ | 刘涛:如何发展“数字经济”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2-26 11:32

编者按

行至岁尾,回看全年,即将过去的2024年注定不平凡。这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推出……这一年,理论指导着实践,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24年,您推荐的年度理论关键词是什么,为何推荐这个词?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传播学会访谈10位专家学者,请他们一人推荐一词,并围绕这个词回答记者的提问,带我们一起“理”解即将过去的2024年。

第四期,我们邀请到郑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涛,他推荐的年度理论关键词是“数字经济”。

海报替换.jpg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您推荐的年度理论关键词是什么?

刘涛:“数字经济”。

记者:何为“数字经济”?

刘涛:“数字经济”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提升效率的经济活动,涵盖了利用数据进行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技术和应用。

记者:我们为何要重视“数字经济”?

刘涛:数字经济本身具有高附加性、高渗透性、可持续性等特点,能够促进经济活动的智能化、智慧化、网络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新兴市场的生产效率。当前,数字经济已经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城市治理、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出电子商务、数字金融、共享经济、远程医疗、数字文创等数字新业态新产业,在拓宽就业渠道、改善民生事业、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记者:2024年,我们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刘涛: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实现更快、更好、更有韧性的发展。2024年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9万亿元,稳居中部首位。超算、智算、通算等发展迅速,新华三、超聚变等超算企业落地,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中原算力谷等项目落地,这些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此外,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G基站超过1.6万,基本实现城乡热点全覆盖。河南省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与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生态环保、文旅文创等领域融合,城市数字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爆款数字文创产品不断涌现,新兴数字消费业态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

记者:未来,河南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刘涛:河南省数字经济近几年在加速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转换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河南要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必须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完善数字经济保障体系,激活新质生产力,驱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数据中心、算力网络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和试验平台,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技术支撑。二是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壮大物联网、网络安全、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发展好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数字文旅、智慧养老等新型产业,重点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高效推动政策实施和项目落地。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引导性政策,创新数字要素配置方式,强化数字经济人才支撑,健全数字经济监管措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策划/姜秋霞 执行/冯佳宁 海报/张舒婷)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