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急需提高改革攻坚能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12-30 15:42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及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广大干部,尤其是充满活力的年轻干部,急需增强改革攻坚能力,不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勇于面对挑战,而且需融合干事创业的激情(想干事)与扎实的工作技能(能干事),最终将愿景转化为实际成果(干成事)。在此过程中,识别、分析及解决各类问题,特别是破解发展难题。这是衡量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改革,从其字面意义而言,涵盖了改变、革除与创新的多重维度。何谓改革?李瑞环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干什么事情要以书本怎么写的,规定怎么说的,过去怎么办的,别人怎么干的为依据,改革就寸步难行。”换言之,改革本质上是对既有规章制度、传统惯例及惯性思维的突破性变革。而攻坚,则是指对复杂难题的直接面对与有效破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将改革攻坚能力作为年轻干部应具备的“七种能力”之一,强调“改革必须有勇气和决心,改革攻坚要有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改革要注重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由此可见,提升领导干部的改革攻坚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综合施策的系统性工程。

  首先,改革急需领导干部的勇气与胆识。针对这一品质的培养,应当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其一,将干部群体,尤其是年轻干部,置于改革的最前线,以此拓宽其视野、增进其见识,并在实践中锤炼其意志品质与心理韧性。通过直接参与改革实践,干部能够直面各种挑战,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解决方案,进而塑造出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其二,必须建立一套对勇于担当的干部进行正向激励与认可的机制。当前,干部激励体系过多地依赖于负向激励,如以频繁的问责、严格的督导等手段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这种“属地式、强压式、计时式”的问责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规范性的执行,但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诸多隐患,逐渐消磨了干部的担当精神与创新意识。改革的本质在于探索未知领域,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试错的风险,这是改革不可避免的成本。因此,为干部提供必要的自主权与合理的试错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过度的监督与限制只会束缚干部的手脚,抑制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导致在面对改革时表现出犹豫不决、缺乏创新勇气的态度。为了有效激发干部的勇气与胆识,推动改革攻坚战的顺利进行,应当适时调整激励策略,实现从偏重负向激励向正负向激励并重的转变,并在特定情境下适当加大正向激励的力度。这包括但不限于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表彰、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这些措施,使那些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奖励,从而营造出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其次,改革攻坚需要有科学的方法。第一,在改革的实施步骤层面,我们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推进策略。改革作为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应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展开。在改革的初期阶段,我们应审慎地将整体问题拆解为一系列具体且可管理的小问题,通过逐一攻克这些小问题来逐步推进改革进程。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确保每项改革措施在推出时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与支持,从而增强改革的稳定性与成功率,而且便于我们对改革效果进行精准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改革策略,确保改革方向的正确性。第二,在改革的优先次序安排上,我们应明智地选择那些能够赢得最广泛民众支持的问题作为改革的首要突破口,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能够积累宝贵的改革经验与信心,还能够进一步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为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这种“先易后难”的改革次序策略,有助于我们逐步扩大改革的影响力,为后续解决更为复杂与棘手的问题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在改革的声势营造上,我们应秉持低调务实的原则。在推进具体改革时,我们应集中精力于当前的核心目标,避免过度张扬与争议,通过稳健的行动与适时的成果展示来引导公众预期。同时,我们应灵活调整改革策略,巧妙利用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增强改革的动力与信心,同时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

  再次,改革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增进共识。问需、问计于民,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增强群众获得感、认同度。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增强改革决策科学性和改革落实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与群众首创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更要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因为,群众是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改革不断向前的重要源泉。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意味着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在改革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及时将这些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政策举措,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改革,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为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通过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民生的改革措施。这样不仅能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还能够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总之,改革要依托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在改革中唱主角、挑大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此外,改革应当秉持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理念,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关键方面:一是,改革的设计与推行务必严格恪守群众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改革绝非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之中。故而,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基层一线,紧密贴近群众生活,广泛征集并吸纳他们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以确保改革政策能够精准对接群众的利益诉求,切实解决他们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关键领域所面临的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而让人民群众在改革进程中真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福祉。二是改革需持之以恒,切忌急功近利。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历史使命,往往需要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方能铸就最终辉煌。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科学态度,坚决摒弃盲目追求短期成效与表面政绩的浮躁心态。在改革实践中,我们应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坚持既定蓝图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巩固并扩大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最终夺取全面胜利。三是改革必须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改革绝非随意而为的试验,而是建立在对社会、经济、政治等诸领域深刻洞察基础之上的实践探索。因此,在设计与实施改革时,我们必须对客观规律保持高度的尊重与敬畏,包括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等,确保改革举措切实符合实际状况,具备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我们应深入剖析改革领域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精准把握改革的时机选择、节奏控制与力度调整,有效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同时,加强改革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设,及时发现并妥善化解潜在风险隐患,确保改革在平稳有序中持续推进。

  最后,改革要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这是深化改革、确保改革取得长远和全面成效的基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革要具备高度的系统性。改革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每一步棋都需精心布局,方能赢得全局的胜利。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改革时,我们必须具备全局视野,深刻洞察各领域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推进某一领域的改革,而应将其视为整个改革系统的一部分,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既符合各自领域的特定需求,又能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互呼应、协同推进。为此,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谋划改革的路径和策略,确保改革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协同性。第二,改革要整体性地推进。改革不仅是对局部问题的修补,更是对整个社会体制机制的全面优化和重塑。在推进改革时,我们必须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确保改革能够全面覆盖、深入各个层面。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社会体制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推动各个领域和层面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我们还需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改革措施之间能够相互衔接、相互支持,形成改革的整体合力,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改革的全面胜利。最后,改革应强调协同的重要性。改革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强化改革的协同性,确保各方力量能够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此,我们应建立健全改革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同时,我们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改革在协同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赵晨,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