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成:关于如何认识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思考(下)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1-02 13:49

编者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在质的规定性方面具有颠覆性科学技术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这一概念由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和新跃升。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是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有一定的生成背景、发展逻辑,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演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性、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对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占领发展制高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的本组系列谈,分别从如何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性,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和时代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和路径选择等3个方面进行探讨。

今天刊发王喜成的文章:《关于如何认识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思考》(下)——

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和路径选择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引擎和战略支撑。

第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就能占领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权。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深刻洞察全球科技创新的趋势,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大力深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占领科技创新制高点。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切实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从无到有的原创性成果。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等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布局,聚焦“卡脖子”技术、未来技术,锻长板,补短板。要加快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大力支持各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完善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加大对市场应用的支持,通过市场拉力加速技术成熟和产业发展壮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根据产业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组织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促产业链、技术链融合贯通,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原动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提升产业化水平,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和发展高地。

第二,着力构建和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培育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用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着力点,加快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建设国家级乃至世界级产业集群。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根茎向下延伸、新叶向上生长,实现传统产业的数智化、低碳化转型,实现“三线并进”。要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鼓励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壮大产业,培育竞争新优势。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大力培育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构建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形成推动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着力打造生命科学、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战略性产业,重点打造一批智能产品和装备,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第三,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培育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其相适应。要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打破藩篱桎梏,摆脱内卷内缠,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又要扩大减税激励、支持设立科研基金、科学捐赠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向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深化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瓶颈,让创新链产业链良性循环。要促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要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创造让通晓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第四,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科学技术只有通过劳动者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努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突出高精尖导向,培养造就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要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注重培养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那些具备科技背景、熟悉市场运作和管理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以“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遴选攻关团队与带头人,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要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支持他们在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给予其更多机会和更宽阔平台。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的引才聚才平台功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引进、培育更多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相协同的高精尖人才。要支持国内机构建立前沿技术开源平台,吸引国内外企业、科技人才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营造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五,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当前,全球大国科技竞争博弈日益加剧,中国在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新型举国体制解决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问题”,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激励、集中攻关与分散试错、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攻关机制、推动创新要素优化组合,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要以市场的力量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与国际创新链、产业链、数字链、生态链的对接,畅通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发展双循环,让市场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大力引导创新资源特别是那些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资源向关键技术领域集聚,不断壮大专门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战略科技力量,在前沿科学问题和基础研究上深耕细作。同时要明确新型举国体制不能是一种封闭模式,而必须是一种开放模式,即一方面要围绕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与主要发达国家、重要国际组织的深度沟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合作规则制定,推进科技领域的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另一方面要主动设置全球性科技议题,加快发起和组织由我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形成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新格局。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市场机制加强重点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通过深化产业、产能合作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第六,更好发挥资本赋能作用。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具有资源配置、风险定价和收益共享功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平台,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高质量发展领域集聚,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科技创新赋能服务。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进行筛选、发现和培育的功能,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分散技术创新风险,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拓宽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有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并使其高效流动,缓解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要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提高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资本循环的效率,完善科技金融制度设计,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存量盘活资源等方面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更好利用债券融资工具,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资本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让资本市场充分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要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打造高效的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第七,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其一,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加大财税支持创新力度,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等措施,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凝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合力。其二,要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大力支持企业走双循环发展道路,深度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优化行业技术标准,实行符合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其三,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推进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型改革,坚持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内外循环一体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其四,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保障,优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其五,要坚持“新质型城市、新质型基建、新质型产业、新质型企业、新质型人才与新质型资本”六个方面共同推动,切实发挥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塑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其六,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畅通,把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到位,推动先进技术、数据、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有益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作者:王喜成,郑州工商学院特聘教授)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