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形象提升视角下的中原哲学典籍英译与传播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1-17 09:39

一、中原文化的独特地位

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亦是中国哲学思想孕育、发展与繁荣的摇篮。自夏、商、西周,中原学术思想进入萌芽阶段,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初步成形,其中“天人关系”成为哲学思考的首要议题。西周初期,“敬神”观念向“敬人”的转变,预示了人本哲学的兴起。《周易》通过卦象阐释万物起源与运动规律,对后世思维方式与文化进程影响深远。至战国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家等流派针对社会动荡提出变革主张。两汉时期,佛学传入,魏晋玄学兴盛,探讨宇宙本源与人生目的,成为引领思辨与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儒学复兴,推行宽容文化政策,儒、佛、道三教融合,形成思想繁荣新局面,促进了大一统文化的构建与社会稳定。宋代理学兴起,以洛阳二程为代表,确立“理”为至高范畴,强调道德修养与格物致知,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尽管南宋后文化中心南移,但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正统源泉,其地位未变,持续影响中国古代学术发展。阳明心学与乾嘉汉学虽兴于江南,其根脉仍可追溯至中原,彰显了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版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二、中原哲学典籍英译研究的重要性

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摇篮,孕育了“十三经”及诸子流派等思想精髓,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哲学典籍聚焦终极命题,在中原文化中地位显著,其翻译对维护文化身份、提升自信至关重要。近代“东学西渐”中,中原哲学典籍影响欧洲,受到伏尔泰、孟德斯鸠、沃尔夫等哲学家的赞誉,推动西方变革。作为典籍发源地,深入研究中原哲学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原文化、提升河南国际形象尤为重要。

三、中原哲学典籍翻译现状及成就

中原哲学典籍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自19世纪起,其英译工作便蓬勃发展,佳作不断。先秦诸子典籍译本众多,但经典翻译之路充满挑战。中原哲学典籍的对外翻译是国家翻译实践地方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河南特色翻译范式。2018年,河南省政府启动“翻译河南”工程,编纂“中华源·河南故事”丛书,以多语种呈现历史名人故事,旨在展现河南多元形象。该丛书获中国外文局认可,荣获多项国际荣誉,并在国际博览会上引发广泛反响。作为省级政府主导的首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它在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弘扬中国价值观及构建国际话语体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提升了中华文化和河南的国际影响力。

四、中原哲学典籍翻译与传播的策略研究

(一) 选材之思:深入挖掘中原哲学典籍资源,精准对接国外读者需求

河南省外办牵头实施的“翻译河南”工程,在构建中原国际传播体系中发挥了示范作用,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中英双语作品,涵盖了黄河、中医、武术等具有河南特色的中原文化元素,为中原文化的海外传播树立了典范。同时,政府积极支持研究机构与高校在中原哲学典籍翻译领域的合作,推动学术研究与翻译实践的深度融合。

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河南大学合作共建了“河南省中原典籍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致力中原文化、中原典籍的多语种翻译实践和研究工作。然而,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远不止于此,需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翻译范围。

由于西方学界长期存在“中国无哲学”的偏见,因此,西方对于中原哲学典籍的翻译较多从文学性和宗教性入手,专门的哲学性译本则较为少见。同时,出版的哲学典籍译本当中,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的译本较多,而对宋明时期哲学著作则关注不够。在先秦诸子流派的典籍翻译中,《道德经》和《论语》等儒道的典籍复译率较高,《孙子兵法》《韩非子》《墨子》等其他哲学流派的典籍的译本则相对较少。不仅如此,北宋时期的“二程理学”及张载等理学家著作的翻译与传播较为薄弱。据统计,当前宋明理学哲学典籍的翻译成果有限,现在仅有葛瑞汉的《两位中国哲学家》(Graham,1958)、葛爱儒的《张载的思想》(Kasoff, 2002)及华人译者陈荣捷1967年出版的《近思录》译本等。

鉴于此,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译本较少或者还没有译本的中原哲学典籍的翻译工作。一方面,要结合新时期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需求,精选能够代表中原文化精髓、塑造国家形象的经典哲学典籍进行翻译。必要时,可深入了解西方读者的阅读偏好与视觉诉求,采用多模态编译方式实现图文融合,以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方式呈现中原哲学文化。另一方面,可结合目标受众的需求,通过调查国外读者需求,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精准推介,形成具有内涵特色、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原典籍翻译与传播态势。

(二)翻译之道:发扬优秀译者的示范作用,构建交互合作翻译模式

中原哲学典籍的翻译与传播,作为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途径,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深化中原文化的国际传播,关键在于推进中原哲学典籍的英文译介工作,而此过程的核心则聚焦于翻译人才的储备与有效利用,归根结底,翻译事业的推进需要着力于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及翻译队伍的壮大。自古以来,中原地区涌现了众多典籍翻译领域的杰出人才,如佛教经典翻译巨匠玄奘,以及以英文撰写《中国哲学史》并译出《庄子》的哲学大家冯友兰等,他们不仅精通中华传统文化,并且有传播古典哲学的深刻使命感。近代以来,曹靖华、张今、王宝童、郭尚兴等翻译名家亦相继涌现,他们不仅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热爱,还凭借专业的学术背景精准把握国际读者的需求。因此,为有效推进中原哲学典籍的翻译与传播事业,可充分发扬优秀译者的示范作用,构建交互合作的翻译模式。

首先,应充分挖掘并弘扬翻译家的精神遗产,将其作为新时代翻译人才培养的典范,通过邀请中原典籍翻译家参与指导与交流活动,增强中原哲学典籍翻译事业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其次,加速新一代翻译人才的培养步伐。一方面,通过与省属高等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依托其教育资源优势,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培养机制,旨在培养出既具备国际视野又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翻译人才,定向输送至国际文化传播领域。另一方面,建立国际传播人才数据库,这一举措不仅便于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于中原文化传播事业,实现人才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利用,还能够拓宽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渠道。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会议、人员互访等多元化活动,进一步加快中原文化的国际化步伐,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

(三)传“译”之径:构建多渠道联动机制,加速哲学典籍译本国际化进程

在探索与推广中原哲学典籍及其翻译成果的传播渠道方面,可以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多元化渠道深化中原哲学的全球影响力。

首先,强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构建全面在线资源体系。具体而言,应着手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数据库,收录中原哲学典籍的原文、译文及丰富的相关副本等研究资料,为海外学者与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与学习平台。同时,开发专门的移动应用程序,集阅读、学习、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拓宽受众基础。此外,制作中原哲学故事系列的电子书与有声读物,并在各大电子书及音频平台上架,以此拓宽传播渠道,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构建多语种社交媒体矩阵。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全球知名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并采用多种语言发布内容,包括译文节选、深度解读文章、文化活动预告等,以丰富多元的内容形式吸引国际社会关注。同时,加强与西方文化、哲学领域知名专家的合作,邀请他们成为KOL(关键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分享与推荐,提升中原哲学典籍的曝光度与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再者,拓宽文化传播的物理空间,增强文化交流互动性。在海外举办中原哲学典籍翻译成果展览,通过展示典籍原文、译文、精美插图及相关文化产品,为海外观众提供直观而深刻的文化体验。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海外举办专题讲座与工作坊,深入剖析中原哲学典籍的思想精髓、翻译艺术及文化价值,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此外,积极邀请海外媒体对中原哲学典籍的翻译与传播工作进行深度报道与采访,借助媒体的广泛影响力提高公众对中原文化的关注度与认知度。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体系,加速中原哲学典籍译本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中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与交流。

五、结论

河南省在推动中原哲学典籍翻译与传播时,要挖掘文化资源、发挥译者作用、构建合作模式及多渠道机制,实现中原文化国际化,提升河南乃至中国形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这些举措将为中原文化的繁荣兴盛及河南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构筑一个稳固且坚实的基础,并为塑造和传播河南的国际形象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和亚楠,郑州轻工业大学讲师,博士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研究”(编号:18YJCZH04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哲学典籍英译史研究”(编号:2022BYY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