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建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1-21 10:15

在2021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符合人民价值追求、彰显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的话语表达。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党在新时代以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不仅有利于提升共同富裕的境界和成色,而且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3],这一重要论述标注了共同富裕的“文化”属性与“精神”含量,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模式超越了“以物质为中心”“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表明了在物质世界丰裕的同时,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民精神层面富足丰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反映了我们党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一、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支撑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历史,二者相互依存、彼此助力,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物质基础和生产条件的支撑。一是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提出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物质手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邓小平指出,要注重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要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推动物质财富生产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跃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牵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强化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形成发展结构平衡、增强发展后劲的样态,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并进;绿色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放就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拓展对外开放格局,破解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协调互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口众多和具有超大市场规模的大国,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化解外部冲击和需求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自身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以高质量发展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二、丰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供给

精神生产是满足人民精神享受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4]高质量的精神产品生产是落实人民精神资源享有权利的基础和保证,没有丰富且高质量的精神资源供给,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一是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文化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意识,要把握人民需求、反映人民心声,把人民生活作为创作源泉与作品源头,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内容积极向上、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文化精品,推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二是以讴歌时代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产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彰显新时代的人民精神,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作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充分认识文化与技术的关系,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引发文化媒介变革,催生新的文化理念和媒介平台,拓展智媒表现手段,实现文化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四是以文旅产品融合为抓手。拓展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水平精湛、叫好又叫座的旅游演艺精品项目,引导音乐节、演唱会健康有序发展,满足“跟着演出去旅行”的新需求,满足人民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引领精神生活、搭建社会认同和凝聚价值共识具有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激励全体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社会、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确保理想信念不变、价值追求不变和道路方向不变。一是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社会都要重视与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任务,巩固民族复兴的思想基础,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基点,以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抓手,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新颖的形式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切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号召力。发挥道德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宣传各个时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价值观引领与有形正能量的示范作用,提供良好的道德示范。二是重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与价值引领多样性和差异化的精神生活。一方面,在礼仪习俗传承和乡规民约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通过“礼”向“风俗民俗”转化,形成日常规范和礼仪秩序。另一方面,在家风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场域,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家庭成员躬行践履高尚品德,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基本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公共文化的内容和服务以共享理念为引领,使全体人民拥有平等享有和获得文化资源成果的机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可以弥合城乡之间文化成果共享的鸿沟,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营造高质量的人文氛围。一是保障基本文化服务。坚持公平和普惠的原则,保证每个人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时依法享有服务机会、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的公平。通过政府采购、资金支持、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多种投资途径,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对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扩大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尊重人们自由选择权和需求差异性,满足公民均等化的基本文化需求,形成“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氛围。二是促进文化资源布局优化。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对口帮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活动,通过流动服务、数字服务等多种形式,把慰问演出、展览讲座、文艺辅导等送到群众身边,形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推动县域内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构建城乡一体、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县域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李克强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N].人民日报,2021- 08-18 (00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4-5.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5.

(作者:吴玲,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艳,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何山